何厚朝
摘 ?要:高中階段的歷史知識點多且雜,在學生學習時間緊張以及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有效提升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也是現在教學的重要問題。而學習中十分講究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使用,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效率更高,學生學習起來也更容易。但是歷史課堂往往都是比較單一的授課以及學習方式,缺乏相應學習策略的應用。本文將圍繞“巧用學習策略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展開討論。
關鍵詞:學習策略;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提升
高中歷史在高考中占有較大分值,同時學習的難度也較大,需要記憶、進行背誦的地方很多,而高中的學生更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的現狀,所以,一定要巧用學習策略,不斷提升教學有效性,更好的更高效率的進行知識點生講解,以及進行相應歷史觀等的教學滲透,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不斷提升歷史成績。
一、高中歷史教學現狀
對于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是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的。對于教師來說,則認為高中歷史都是為高考服務的,這也就決定了歷史課堂中知識點、考試難點所占的比重較大,這樣的教學目標也就導致了教學進度快,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的現象,同時,這樣高密集的知識點教學,也會讓學生難以消化知識,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變差。而且,歷史學科本身知識點多,有大量的時間、事件等需要記憶,然而教師在教學時缺乏一定的系統性,這也導致了一些知識的割裂,學生在進行系統的總結時,會更加的苦難。而且,在歷史課堂中,講解的某些知識可以是一些年代以及事件意義等普遍適用的,這久更加要求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把相應的知識放在該放的位置,才能正確的對知識進行應用。
對于學生來說,課堂進度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在背誦時時間也比較緊張,往往會死記硬背,形成一種瞬時記憶,記憶時間短,記憶棒不牢固,也會發現在對知識進行應用時不會應用,歷史時間和事件割裂,歷史意義混淆不清等,這都是歷史教學中應該十分重視的問題。
二、學習策略應用的重要意義
學習策略的掌握,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同時,在具備了某些良好的學習策略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會增加,學生會在學習應用所掌握的學習策略,去實驗學習策略的有效性,這也是學生很好的進行自我學習的動力。同時,學習時運用學習策略,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減少發呆以及走神的現象。而教師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后,在教學時也會更加有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出發,也會讓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率,當教師和學生都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后,對于歷史的教學更加有利。
三、利用具體學習策略提升教學有效性
3.1巧用圖片以及視頻等進行教學
圖片和視頻可以很好的刺激人的感官,是學習策略中的一個具體方面,利用圖片和視頻進行教學,可以讓本來沉悶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讓那些具體的事件再次重現,重新躍與學生眼前,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場景、人物等會有更加真實的感受,圖片和視頻記錄了歷史,也向學生講述了歷史。所以,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圖片和視頻的應用,尤其是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無法親歷,但是照片和視頻可以重現當時場景。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中的《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時,可以借助當時和其他國家建交的映像資料,像國家領導人和建交國家領導人握手的圖片,也可以時在那個階段中,人民生活的變化,像在和蘇聯建交時,在生活中的服裝、飲食等也會向蘇聯當時靠攏,穿工裝等,也可以看一些蘇聯工作者來到中國進行教學的視頻,這些都可以很好的證實這一段歷史,而豐富的映像資料,也讓學生的對知識的記憶變得更加容易,同時,在考試時遇見一些圖片等,可以更好的進行作答。
3.2創造相應情景進行教學
情景教學也是學習策略中的具體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歷史學科,營造良好的情景,站在當時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學情景的營造,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思考,可以用現在的一些知識等去解釋當時的問題,也都是很好的運用知識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學習高中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的《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時,可以舉辦一場辯論會,選出學生來當法官,當辯論者,在選擇合適的辯題進行辯論,可以復制當時的政治制度,像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等,讓學生也感受一下當時政治制度是如何運作的。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比較抽象,通過這種情景演示,就可以很好的演示當時政治的運作過程,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更加清晰,看待問題時也會更加具體。
3.3拋出問題,用問題導入教學
利用問題進行教學,也是學習策略的一大部分,利用問題,可以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問題上,也會把所學習的知識集中到一起,在思考時也會更加系統。而問題的拋出,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關鍵一步,首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疑惑,這樣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就好更加認真,同時也會有一些問題產生,讓學習變得更有目的性。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利用“問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第六單元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時,可以發出一個問題“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后,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為什么也不給了民眾?”,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也可以進行討論,學生面對這樣的問題,肯定也是十分困惑的,也會和我國在經歷一些危機之后的反應進行對比,這樣既能學好美國在金融危機時的舉措,同時,也能系統的進行對比學習,掌握其他國家的政策和措施,讓這類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化。也可以在講到“新中國的誕生”時,讓學生思考當時的先輩所做過那些努力,這一問題也能激發出學生的愛國熱情,讓歷史的學習更加有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的學習是學生發展的要求,也是一個國家發展中所不能忽視的部分,也正是由于良好學習策略的應用,才使得歷史的學習更加有效,在發掘歷史知識、歷史觀等也就更加有效,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習策略在課堂中的應用,做到學習策略被真正應用到每一堂課,保證教學效率和教學目標,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優化研究[D]. 晏偉鋒.湖南師范大學 2015
[2]高中歷史學術性課堂建構的理念與實踐研究[D]. 石曉健.蘇州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