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
摘 ?要:高中地理做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今年高考中占據關鍵地位。可是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存在各種各樣的解題障礙,這些障礙容易導致學生進入解題誤區,從而與高分無緣。而解題障礙反映出以下問題: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以及學生缺乏解題技巧等等。因此,本文主要以地理解題能力的提高為中心,探討從哪些角度可以提高其解題能力,地理教師如何在地理課堂中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讀圖識圖;解題技巧;地理思維
在地理的學習中,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圖和表,比如溫度圖、降水量圖、地形圖等等,這些圖都是地理學科的重要考察對象,因此,讀圖和識圖能力的提高對于地理解題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故學生在解題的時候,首先應該讀圖,從圖中獲取關鍵信息,從而形成地理解題思維。其次,地理是一門偏理科思維的學科,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建立十分重要,思維導圖重視學生思維的發散和銜接,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清晰的呈現出地理知識的關聯點,這些關聯點可以幫助學生從地理問題中提煉出有效信息,然后再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學習也是有跡可循的,所以掌握解題方法對于地理的學習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大量的實踐也證明,沒有扎實基礎知識作為根基,僅有一套方法,是無法取得高分的。所以,教師應當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解題的教學,雙管齊下,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和地理成績。
一、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解題能力
(一)夯實基礎。縱觀歷年地理高考試題,雖然情景新穎,與現實生活貼近,但是其考察的主要內容都屬于基礎地理知識,這一比例占據整個試卷的50%以上,難度適中,所以考生在答題的時候直接運用基礎知識就可以作答。除此之外,從考察的題目來看,絕大多數立意型的題目,也與基礎知識分不開,這類題目需要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由此可見,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十分重要。
基于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應當學生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重點,尤其是在高考沖刺階段。而傳統的題海戰術是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理念的,這是一個誤區。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生的解題能力,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在熟記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練習,實現基礎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雖然地理知識不需要像政治、歷史一樣,背誦大量的知識點。但也需要梳理課本中的主干知識,歸納出知識體系,整理知識點,實現從宏觀微觀的整體知識的把握。其次,還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總結兩者之間、三者之間的連接點。以氣候為例,就可以聯系到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類型有哪些、要素特征、氣候對地形產生怎樣的影響,水文、土壤、植被特點以及自然帶等等知識點。由此可見,一個知識點就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基礎知識。因此,夯實基礎對于提高高中生的地理解題能力尤為重要。
(二)在提高自我識圖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解題能力。圖和表是地理這一學科的第二大語言,也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在這些圖和表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并且大多數解題的關鍵就在圖中,因此,高中生學會了看圖、繪圖、從圖和表中尋找關鍵信息,方可提高解題能力。而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當善于引導學生使用地圖這一有利的教學工具,充分利用模型、圖冊等等,盡量用圖來說明信息,減少文字的使用,簡化過于繁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養成圖文結合記憶的好習慣,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地圖的記憶。而正是因為大多數學生不重視地圖的作用,所以在面臨陌生的地形圖、等高線圖、氣候圖的時候,才會不知所措,甚至覺得看不懂圖就做不了題的地步,結果翻開書一看,原來書中這個圖曾經出現過。
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時,應當教授學生正確使用地圖的方法,讓學生把文字落實到地圖上。當然除了識圖之外,還必須繪圖有關的圖像,增加圖文轉換、訓煉,擅于剖析地圖中暗含的信息,提升 室內空間的聯絡能力,發展趨勢學員的抽象思維能力。另外,老師也必須有目的的搜集各種各樣教學資料,尤其是有關圖像的教學資料。在新高考改革中,存有許多專業知識聯絡廣的題型,例如根據地理坐標及其季風水田農業的輪廊來分辨地區的所在位置、氣候類型這些,如果第一步判斷錯誤,那么后面相關的題目也會錯誤,最終導致地理分數不盡人意。因此,教師也要利用收集的圖像,設計一些知識聯系廣、思維程度高的題目供學生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提取、加工以及整合多種信息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解題能力
地理也是一門注重思維的學科,而高考地理能力的考查也是關鍵考查學員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方式和專業技能。空間思維能力針對地理的學習培訓而言尤為重要,緣故取決于地理課程自身就具有空間變換的特性,而大題也是地理調查的一大關鍵,因而,老師理應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塑造學員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地區性的地理課堂教學為例子,死記硬背一些地理的名詞是不可取的,教師應當把重點放在分析地理特點上,讓學生自己總結其中包含的信息以及相關的規律,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加以運用,以此對新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終解決新問題。除此之外,解題技巧也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因素之一,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技巧的訓練,最終形成答題的策略。
總結
地理老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協助學生養成優良的解題習慣。激勵學生開展自我反思,對于錯題要反復思考、練習,測試,通過不斷實踐解決未掌握的知識點。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識圖、繪圖、應用解題技巧,搭建知識體系,開展針對性訓煉,方可進一步提高學員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燕鳴.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地理課堂深度學習策略與實踐[J].高考,2021(10):97-98.
[2]廖龍鳳.高中地理解題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構建[J].文理導航(上旬),2020(03):62-63.
[3]李小玲.高中地理解題能力提升策略[J].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2020(01):95-96.
[4]陳奕新.淺談高中地理解題中的數理化思維[J].考試周刊,2018(6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