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華東
摘要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大型醫院黨政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逐漸常態化。但是對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基于內部審計視角,對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如何運用平衡計分卡模型進行探討,為相關審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平衡計分卡;經濟責任審計
DOI: 10.19840/j.cnki.FA.2021.03.01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大型醫院、集團醫院和大型醫聯體逐漸增多。在醫院規模增長的同時經濟業務收入水平也日益增長。醫院規模和收入增長的直接動力是臨床一線醫生和臨床一線中層領導干部(臨床科室負責人)。在快速增長的同時,醫院中層領導干部手中掌握的各種可支配資源不斷擴大。因此,如何對中層領導干部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和監督顯得日益重要。
一、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的主要特點
現階段我國大型醫院基本都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體。從組織形式來看,既是國家事業單位,又是獨立法人主體;從經濟屬性來看,既是以公益性為主承擔社會責任的非營利組織,又是大型復雜的經濟責任實體。正是上述特征決定了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和其他單位、行業的中層領導干部存在顯著的不同。
(一)專業崗位屬性和管理崗位屬性雙重身份
大型醫院的職能和特點決定了中層領導干部基本都是既承擔專業技術工作,又承擔管理職能的“雙肩挑”人才[1]。既要在日常醫療和教學活動中擔任學科帶頭人、新項目新技術推動人、科室人才培養傳承人的角色,又要在科室管理中擔任承上啟下的管理者,是科室建設的“總設計師”[2]。
(二)有權和無權同時并存
目前,我國多數大型醫院財務支付審批管理基本都是“一支筆”的管理模式,所有財政支付權力都集中在院長或者書記手中,存在醫院中層領導無經濟權力、無需經濟責任審計的情況。但是醫院中層領導干部多數為臨床一線科室負責人,都有處方權,有些還有疾病鑒定權和簽字權,按照經濟責任審計“誰審批、誰負責”的要求,醫院中層領導干部雖然沒有財政審批權限,但是有經濟責任權力,需要對其進行經濟審計責任。
二、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
通過分析發現我國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中層領導干部日常監督較少,存在違規違紀的風險和機會
醫院不同科室治療的疾病各具特點,需要專業技能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導致很多臨床科室負責人在一個崗位上長期任職,基本沒有或者很少開展輪崗輪值。醫院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也由于人員不足等因素而較少主動關注臨床科室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和履職情況[3],從而可能滋生違規違紀的土壤。
(二)評價監督目標不明確、內容不清楚、評價不準確
經濟責任審計目標沒有明確的標準。甚至和醫療衛生行業相關的《衛生系統內部審計操作指南》中也沒有對經濟責任審計目標作出明確界定。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是對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方法的借鑒和創新,因此在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和評價標準上存在操作空白和難點,審計評價體系仍有缺陷[4]。
三、大型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要素
(一)經濟責任審計目標
可以界定為中層領導干部所在科室的管理和發展水平,監督檢查被審計中層領導干部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這一審計目標既能評價中層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本部門的履職情況,又能監督檢查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
(二)經濟責任審計內容
可以按照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分解為科室運營效率、科室病人滿意度、科室醫療質量和科室持續發展四個方面。再將每個維度的具體內容進行逐層細化和分解,讓每項審計內容都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
(三)經濟責任審計結果
通過細化審計內容,使得每個審計明細項目都能夠做到與主管部門考核要求、本院內平均水平、院外同類型科室水平進行量化比較。在量化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較為客觀和公正的審計結論。
四、運用平衡計分卡模型構建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路徑
平衡計分卡是從企業財務、客戶、內部運營管理和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5],將企業的戰略和愿景分解為可操作性強、衡量評價簡單、可量化的一種科學管理體系。筆者通過借鑒該模型的優點,對醫院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路徑進行構建(見表1)。
(一)財務維度
模型中財務維度對應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為醫院科室運營效率管理。主要包括科室內部人員的效率、科室內部收支情況、科室資產運營效率等。該部分的審計評價可以和科室日常執行上級規定和醫院制定的各種考核指標結合起來。例如,將審計人均費用控制、醫保費用控制、科室百元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占比、百元醫療收入耗材收入占比等內容與年度考核指標結合起來判斷科室運營管理情況。
(二)客戶維度
模型中客戶維度對應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為科室滿意度。科室內部滿意度是指科室醫護人員對科室日常管理、科室人員薪酬分配等的滿意程度。科室患者滿意度是指科室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在院患者、出院患者滿意程度以及科室患者有理由投訴情況。科室協同之間的滿意度是指科室在醫院內部同其他科室配合、協同過程中,其他科室對該科室的滿意程度。
(三)內部運營維度
模型中內部運營維度對應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為科室醫療質量方面。主要審計評價的是科室病人收治情況、科室醫療質量安全以及科室服務流程和水平等。例如,通過病案記錄評價收治病人病情輕重程度,通過質控部門日常檢查情況評價科室病人用藥是否安全合理、科室病人檢查是否必要合理等醫療質量和控制情況。
(四)學習與成長維度
模型中學習與成長維度對應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為科室的持續發展。主要包括科室學科建設、專業技術發展和人員培養等方面的內容。
五、結語
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醫藥行業紀檢監察工作穩步推進,促進和改善醫療行業行風建設的當下,本文通過平衡計分卡模式和經濟責任審計方法的結合,增強了醫院中層領導干部日常監督和履職評價的可操作性。但各醫院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根據自身和每個臨床科室的實際情況將審計評價的重點、范圍等要素進行調整,從而讓監督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和公正。AFA
參考文獻
[1]鄭繼輝,王婷婷.高校中層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困境與改進路徑[J].審計與理財,2018(2):22-23.
[2]任謙,許汝福,王婭瓊等.加強醫院科室主任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西南國防醫藥,2020(1):66-67.
[3]鄒怡君,任靜,張桂芬.公立醫院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9(22):195-196.
[4]陳新平,吳月紅.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20(1):37-39.
[5]羅宏.運用平衡計分卡提高醫院物資管理水平的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7(8):166-167.
(審稿:張多蕾編輯: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