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想畫了。”“老師,怎么天天都畫這些,沒意思。”“老師,這個筆我用膩了。”孩子們的厭畫情緒使我深深苦惱,怎么能讓孩子們主動愛畫畫呢?我發現課堂存在繪畫種類單一、課程內容單一、表現形式單一的問題。為此,我嘗試了很多新課題、新媒材。從2019年開始我開設版畫課程,孩子們總是早早地來上課,在課堂中認真創作。我看到版畫這種媒材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也看到孩子們綜合能力的提升,于是把版畫作為每學期的固定課程之一,至今已兩年。
版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通過筆、刀、版、色的實踐,實現對不同工具、材料的結合。孩子們點一點、畫一畫、滾一滾、印一印,創作的喜悅油然而生。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媒材的刺激使孩子們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他們把版畫視作新的挑戰,愿意主動探索學習。
一、借助版畫工序,釋放兒童天性
兒童比成人的專注時間短,經常出現前半節課很認真后半節課跑神的現象。版畫的多樣工序可以把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版畫需要畫版、制版、印版等步驟,是繪畫與手工操作的結合。相比只有畫畫的課程,版畫更適合兒童動手探索的需要;相比只有手工的課程,版畫有構思的難度,而適宜的難度使兒童想要戰勝這個挑戰。
兒童的天性是玩、動手探索。完成一幅版畫,既有思考創作,又有動手操作,課程內容不單調。那么上版畫課就成為孩子們眼中的“玩”,“玩”怎么會不起勁呢?玩著玩著,創造的能力、動手的能力、手眼腦協調的能力都能得到發展。
二、體驗多樣版種,豐富創作形式
多樣的版種造就多樣的藝術形式,貼一貼、畫一畫、刻一刻、找一找,不同的形式述說不同的“畫語”,為創造注入活力。孩子們上課時會迫不及待地問我:“老師,今天又‘玩什么呀?”
(一)貼一貼
撕貼紙版畫和剪貼紙版畫,是將紙撕或剪出的形狀貼起來,滾上油墨拓印出來的凸版畫。撕、剪、貼的行為可以鍛煉幼兒手指精細動作發展、手部肌肉力量發展和手眼腦協調發展的能力。貼的形式相比畫畫更活潑有趣,滿足幼兒動手探索的需要,尤其適合低年齡段幼兒。
楊昀尚小朋友撕出人物五官,貼成一個男人的頭部,創作出作品《人臉》,充滿稚拙的童趣。謝佳璇小朋友剪出人物身體各部位的形狀,特別夸張了大嘴和牙齒,再剪出牙刷,一幅生動的作品《刷牙》便呈現出來。張軒瑞小朋友創作出一個長脖子的怪人,作品《長脖子的人》躍然紙上。馬懿靖小朋友想到自己跳舞時的情景,剪貼出作品《跳舞》。翩翩起舞的人姿態優雅,畫面中流淌著靈動的美。我在欣賞孩子們的作品時,能強烈感受到他們傾注的感情。
小手撕一撕、剪一剪、貼一貼、滾一滾、印一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便展現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他們對拓印后作品的意外效果感到十分驚奇。


(二)畫一畫
著名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潛力,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現,并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兒童的心理發展必須在他的周圍環境中吸取營養,因此必須為兒童創造一個包含適當刺激的環境。”
吹塑紙版畫和吹塑板版畫具有特殊材料、特殊技藝、特殊效果的特點,能為兒童創造適當刺激性的教學環境,激發兒童的內在潛能。在用鉛筆刻畫的過程中,可配合剪紙、揉紙、搓紙做出好玩有趣的肌理變化。由于材料使用方便、技巧簡單,適合各年齡段兒童學習。
楊昀尚小朋友第一次用吹塑紙創作,他覺得非常有趣,“唰唰唰”用鉛筆畫了幾筆,流鼻涕的人物形象就被勾勒出來,創作出《流鼻涕的人》。李思駿小朋友胸有成竹地畫一畫、點一點,作品《洗澡》誕生了。新材料給了王彥禹小朋友新的靈感,他構思了一個怪獸,紅油墨滾上怪獸的頭和尾巴,黑油墨滾上怪獸的身體,有劃痕的肌理正好表現怪獸粗糙的皮膚。吳禎小朋友來上課的路上正在下雪,于是想創作一幅雪景。她先刻畫出自己的樣子,再用稀釋的香蕉水腐蝕吹塑板,大大小小的點形成下雪的肌理,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下雪了》便被呈現了出來。李想小朋友的寫生版畫作品《花兒》利用吹塑板的特點表現出點、線、面的節奏,具有韻律美。
特殊的材料激發兒童表達和創作的欲望,通過畫一畫、刻一刻,特別的肌理產生了。有趣的畫面講述了兒童一個個的內心故事。
(三)刻一刻
刻紙版畫、木刻版畫和橡膠版畫都是以刻為主的版畫。刻刀能刻出不同的刻痕,孩子們欣喜地發現由自己的動作產生的有趣變化。用刻刀需要一定的技巧,多加練習,能使孩子們的手部肌肉力量和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采用刻刀的版畫適合年齡段稍大的兒童。

董依小朋友平時喜歡刻紙,當她知道能用刻紙的形式做版畫時非常激動,興致勃勃地刻了起來,滾上油墨來回印刷。她的作品《蝴蝶》中就兼具刻紙和版畫的風格。劉昱小朋友非常有創造力,他想象自己是巨人,個子比山還要高,能輕松打敗飛機和坦克,于是通過刻的形式把《假如我是巨人》呈現了出來,刻的痕跡增添了稚拙童真的趣味。陳萱小朋友把之前看到消防車救火的情景展現了出來。她細致地刻出房子的窗戶和磚塊,表現了水噴涌而出、逐漸熄滅熊熊燃燒的大火的畫面,膠版創作幫助她記錄下了生活。

(四)找一找
實物版畫是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不同紋理和圖形的物體,經過磨印或壓印創作出的作品。我在教學中,號召孩子們尋找各種材料、收集廢棄物,運用在實物版畫中。一方面不同材質的肌理效果成為學生新的創造表達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體驗生活之美的興趣。
秋天的時候,我和孩子們一起尋找各式各樣的落葉,葉子滾上各色油墨拓印,作品《秋》被創作出來了,神奇的方式帶給孩子們創作的喜悅。孩子們感受到秋天,秋天在孩子們的眼里、手里和心里。
以豐富多變的版種為教學主線、由淺入深的技藝為輔線,我們的版畫課通過激勵兒童自主學習、自主發揮、自主探究,將創作體驗滲透到整個課程體系中。兒童借助版畫,實現自我表達、自我發現、自我發展。我透過版畫,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欣賞他們沉浸其中的專注,感受他們創作的熱情,分享他們創作的喜悅。
畫種變一變、材料變一變、形式變一變,新鮮的媒材激發兒童新的創作。孩子們的厭畫情緒少了,我深深的苦惱被解決了。現在常常聽到孩子們問我:“老師,什么時候還上版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