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龍
語文之耀是塑人。
此說有何出處?
“語文教育事業是塑人的事業,育人是第一位的……”這是著名語文教育家洪宗禮先生在他的《語文人生哲思錄·教書育人》篇中的觀點。擲地有聲,顛撲不破。
如何認知理解?
我認為其中的深意:語文教育的塑人功能是極其重要的,它立意高,是“塑人事業”;站位前,是第一位的。
確實如此。語文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但它不是建筑,也不是雕刻,而是育人的藝術,是塑造大寫的人的藝術。
母語是國人的精神家園,能夠卓然獨顯,是因為它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培養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的創新發展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個學科不可替代的效能和優勢。
從這一意義上審視,語文兼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理念性和體驗性、民族性和融合性、守成性和創新性的統一,展示了其強大而綜合的求知、練能、涵養、塑品的功用。
怎樣有效達成?
我認為要倡導并堅持“人文三促進”。
一是徜徉在文山語海,激發愛心和美感,從人文的意念和涵養中促進自我的設計和成長。
語文課堂是鮮活的人生激勵課堂。讀經典,品文化,塑造新人,培育理念。輕叩語文之門,流連忘返時的癡迷,緣起于語文教育的天地,繪制的是一道精神滋養的、豐沛生姿的文化長廊。
二是踐履在文境語苑,提升能力和素養,在人文的世界和舞臺上促進自我的體驗和進步。
語文活動是精彩的人生踐履活動。訪山川,探奧秘,塑造生命,叩問文化。穿行語文之旅,整裝待發時的豪邁,緣起于語文教育的征程,開啟的是一種力量蘊蓄的、宏闊溢彩的理想遠航。
三是浸潤在文殿語堂,催生道義和理想,在人文的養習和生成上促進自我的創新和發展。
語文工程是浩大的人生開創工程。循規律,創品牌,塑造靈魂,鑄立豐碑。仰眺語文之巔,頂禮膜拜時的虔誠,緣起于語文教育的事業,構筑的是一座榮譽彌漫的、永恒流芳的道義殿堂。
語文之耀是塑人。
與語文結伴,塑人得以生機盎然;和塑人同行,語文從此活力畢現。愿廣大師生都能夠:從熱愛起航,恪守語文塑人的初心;歷素質競流,捍衛語文塑人的定力;向夢想爭渡,創生語文塑人的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