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
【摘要】生活質量的提升伴隨著人們供暖需求的增長,暖通空調因具有節能減排的顯著優勢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在大力提倡裝配式建筑的背景下對暖通空調的設計與施工造成一定影響。自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指導意見以來,將空調安裝納入裝配式建筑中成為業界重點關注問題,在市場供應與需求調節下,各企業紛紛投入到暖通空調設計與施工中,但面對巨大的經濟效益,對于暖通空調的節能設計、系統功能等有所忽視,同時受到多元化因素影響,暖通空調的應用仍存在一定不足,設計技術及自主創新方面存在較大缺陷。
【關鍵詞】暖通空調;裝配式建筑;空調設計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03
1、裝配式建筑對于暖通空調設計與施工的優勢
(1)設計標準化。運用裝配式建筑形式展開暖通空調設計能夠體現根據施工設計方案提前預設構件與施工,于建筑工廠內能夠實現精細化暖通空調設計,同時可運用BIM等技術完成物料清單清算,能夠有效規避材料浪費與設計不合理現象。(2)生產工業化。裝配式建筑最大特點在于構件提前施工,實現構件與物料的統一化生產配送,在傳統建筑形式基礎上提高暖通空調施工效率。(3)施工裝配化。就暖通空調而言,在裝配式建筑內施工時運用構件與連接構件取代傳統明火焊接,對于多聯暖通空調安裝而言功效效率與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
2、裝配式建筑下的暖通空調設計要點分析
2.1空調室內參數
暖通空調設計時應以用戶需求為基礎,在確保安全設計基礎上充分考慮人體舒適度與節能效果,增強設計科學性與合理性,并充分考慮實際運用價值,對于空調加熱而言,需確保均勻加熱,同時以當下先進理念為基礎完成自動化調節室溫功能設計,由于不同個體冷熱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可結合實際優化空調參數。展開空調室內參數設計時,結合實際設計需求設定參數設置標準,尤其對于冬夏兩季而言,其溫度與濕度需符合人體表面舒適度,冬季室內制熱不可高于22℃,暖通空調集采暖、通風、空氣調節為一體,強調建立有益人體生存的室內人工環境,現階段由于裝配式建筑暖通空調濕度標準尚未明確,因此需結合施工當地環境調節濕度標準,夏季室內濕度需低于70%,而冬季室內濕度可適當降低比率,35%濕度為佳。
對于暖通空調而言,需借助通風與空氣調節完成室內風量控制,對于裝配式建筑房間而言,需嚴格控制制熱風量,以節能減排與衛生安全為標準規范風量調節范圍,通常情況下,春秋兩季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可結合建筑風向控制暖通空調新風機組運轉時間,最大化實現節能目標。為更好的彰顯暖通空調通風作用,可借助一定設計手段控制風量,例如,運用二氧化碳檢測器測試濃度,將其安裝于匯風處測量進出風門實際二氧化碳濃度,暖通空調借助自動化調節系統完成風量控制;另外可于入風口安裝雙風機降低暖通空調換氣頻率,最大化運用自然通風,同時可圍繞暖通空調設計自動化風閥控制功能,根據室內人員數量與流動情況自行調節室內通風計劃。
2.2水力平衡
暖通空調主要分為全水型暖通空調、全空氣型暖通空調、空氣與水混合式暖通空調,三者主要存在介質差異,全水型暖通空調借助比熱容差異與水循環對室內溫度與濕度進行調節,全空氣型暖通空調借助空氣壓力實現室內空氣流通與溫度、濕度改善,與此同時降低了水資源的運用,具有一定節能作用,空氣與水混合式暖通空調將兩種形式相融合,調節效率更為顯著。
水力平衡暖通空調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水力失調能夠造成空調系統紊亂且能耗過高,對于裝配式暖通空調而言,需始終保障水力平衡處于正常運轉的最佳狀態,以此吻合裝配式建筑的節能降耗的環保特點。就暖通空調設計而言,水力平衡應作為重要關鍵點展開設計,控制暖通空調內各分支保持靜態水力平衡,為更好地達成暖通空調水力平衡,可通過安裝靜態平衡閥的形式完成調節。定流量水系統是維持空調內水力平衡的重點因素,但變流量水系統關乎空調正常運轉與流量工況,因此在裝配式建筑中,為規避空調系統流量大幅度波動,可于暖通空調內采用旁通調節閥完成水力與流量調節,除此之外還可與水泵聯動完成流量閥門控制,運用水泵與空調機組的融合共同調節水力平衡,以此確保裝配式建筑內暖通空調的科學化設計。
2.3節能降耗
裝配式建筑憑借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綠色節能降耗優勢引起業界重點關注,并成為建筑領域探究重點研究課題,在此情況下展開暖通空調設計應確保基本功能與質量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冷熱源是加熱、放熱的主要能源動力,始終作為暖通空調與裝配式建筑的主要能源存在,其價格昂貴、運行成本高的特點,嚴重損害裝配式建筑節能降耗主旨,因此在暖通空調設計時應從經濟效益與環保理念共同出發,裝配式建筑暖通系統中可將冷熱源劃分為水系統、空氣源系統,并借助熱泵螺桿機組、螺桿機組、VRV流量多聯式空調系統完成能源控制,并以實際施工現場環境為基礎制定冷熱源方案,彰顯因地制宜原則,同時對于裝配式建筑與暖通空調中所運用的多種能源進行功能與消耗統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以地源熱泵、太陽能為主要能源,從冷熱源角度完成暖通空調的節能環保設計,減少不可再生能源運用的同時還可降低環境污染程度,進一步降低暖通空調運用成本,提高實際性經濟效益。
3、裝配式建筑對暖通空調的施工影響探討
裝配式建筑對于暖通空調的施工影響主要體現在前期準備工作與實際管道安裝中,相較于傳統安裝施工方式,需于建筑構件內預留空調管道結構,進行管道安裝時需在確保構件安全的情況下展開。
3.1前期準備工作
暖通空調前期準備工作需以裝配式建筑為基礎展開工作,首先需對裝配式建筑設計方案基本掌握,并圍繞建筑設計圖紙對各管道走向與分布進行分析,例如審核暖通空調施工圖紙時應以實地勘查、供水供熱、管道鋪設為基礎完成施工規劃;其次結合相關法律規定展開裝配式建筑與暖通空調施工培訓,有效規避施工事故;最后針對暖通空調各元件進行價格與壽命市場調研,了解市場動向,降低構件成本。
3.2預制構件安裝
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構件的安裝尤為關鍵,能夠直接影響建筑安全性與穩定性,而暖通空調涉及多條管道,因此需按照涉及圖紙于預制墻體、預制樓板、預制梁安裝中預留相應空調管道,并以實際管道定位與標高展開結構調整。在暖通空調管道與構件安裝時,管道需穿過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時,可借助伸縮器保護原有構件,并以管道安裝設計圖為基礎進行緊密連接,對于裝有補償器的空調管道,需結合相應固定設備展開位置設定,穿過預留套管時需確保供冷、供熱管道通暢,規避暖通空調斷接現象,管道安裝完畢后需對墻體縫隙進行封堵。
結語:
綜上所述,2015年12月黨中央與國務院在《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于2025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30%,在此目標下裝配式建筑憑借自身優勢迅速打開市場。暖通空調與裝配式建筑具有較高契合點,可在裝配式建筑基礎上進一步彰顯暖通空調節能降耗、環保經濟優勢,并提高施工效率,轉變傳統施工方式,繼而推動建筑與空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波.關于裝配式建筑對暖通空調設計及施工的影響策略[J].建材與裝飾,2020(36)
[2] 張弛.分析裝配式建筑對暖通空調設計及施工的影響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