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易發生的幾類問題,接著分析了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土木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10
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都會使用混凝土,但是對其的具體要求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點來確定,目前建筑物的功能不斷增加,且需要更大的承受能力,現普遍采用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這種結構類型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質量問題,如受到天氣的影響導致收縮等,因此有必要對相應的施工技術進行探討與分析。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易發生的幾類問題
1.1混凝土裂縫問題
混凝土施工中對穩定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這就要盡量避免裂縫問題產生。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同時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問題就是裂縫問題,這對建筑工程整體的穩定性有著巨大影響,極容易打破建筑自身的穩定性。造成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在開始任何土木工程之前,建筑單位要對使用的建筑技術進行反復論證,加大監督力度,一旦不能對技術有著較高要求,就會使混凝土工程中留下較大隱患,最終成為出現裂縫問題的重要原因;第二,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結束后,如果工程地基發生不均勻位移,就會對建筑穩定性產生巨大影響,進而破壞大體積混凝土自身約束力,最終出現裂縫問題。因此,想要確保土木工程建筑質量,就需要技術部門最初就開始加大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對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鋼筋等結構進行長久保護,避免出現鋼筋腐蝕問題出現,同時還要避免大體積混凝土發生膨脹所引發的裂縫問題。此外,大體積混凝土環境中的溫度也是重要因素,如果大體積混凝土中的水泥出現變化,使其水分低于20%,就會對地基的穩固性產生影響,從而使接下來的各項工作難以完成。
1.2其他問題
在正式開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之后,施工單位必須覆蓋技術情況進行嚴密、細致的監督,可以根據鋼筋的疏密情況判斷混凝土的施工階段,從根本上對混凝土造成有效的保養工作。同時,還要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溫差進行有效控制,在保證加管濕度和溫度的要求上,才能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強度。建筑工程同其他工程相比,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復雜性上都是極高的,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盡可能減少施工誤差的產生。施工單位要建立完善的責任體系,倒逼施工人員以更加認真細致的態度,參與到工程中去。
2、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策略
2.1選用適宜的施工材料
混凝土水化熱反應會增大內外部溫差,致使溫度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結構抗拉強度,出現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為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優選水化熱反應系數低的混凝土材料,嚴格控制水泥使用量,添加適量的粉煤灰作為外加劑。在選擇混凝土的粗骨料時,優選級配良好、強度高、粒徑大的材料,且嚴格控制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規避混凝土干縮裂縫問題。針對細骨料的選擇,需嚴格按照泵送要求,選擇細砂和中砂,減少水泥使用量。此外,增強同齡期混凝土結構的抗拉能力,加入適量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從而降低水灰比,優化混凝土性能。
2.2采取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
當前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高層建筑物已遍布于城市的角落,由于高層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而會導致設計強度隨著相關需求而不斷提高。在進行相關設計方案策劃中,應考慮在大體積情況下干擾因素的影響程度,比如大體積的水泥泥土建筑物中,水泥的用量過大則會導致混凝土水化熱的升高。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則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使混凝土的內外結構溫差<30℃。且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應采用強度等級在C20~C30的范圍內混凝土材料。采用上述方法能夠有效地確保混凝土在大體積的情況下也能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中的需用水量。
2.3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保證澆筑操作的持續性、連貫性,避免中間中斷,同時對周圍環境需要進行管理,及時清理周邊雜物。澆筑中,需要配合有關施工縫技術、振搗技術。如果在澆筑過程中不得已進行中斷,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縫技術,根據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確定施工縫位置,一般以剪力相對較小、方便施工為宜,這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斷位置,新舊混凝土結合相對較弱。而澆筑厚度需要根據混凝土性質、振搗器等確定。一般來說,采用泵送方式的,厚度需要控制在65cm左右,而非泵送方式,則需要控制在45cm左右。當然,具體施工中,無論采用推移還是分層方式,都必須控制施工時間,能夠對混凝土凝結時間做出精準判斷。同時,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時間、振搗方式、振搗深度,確保滿足混凝土施工質量。
2.4溫度測量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需要設置必要的測量溫度的裝置。在混凝土內部設置溫度檢測裝置,要能檢測出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芯部的溫度,并和表面溫度、環境溫度進行比較,保證溫差在規定范圍之內。澆筑后的混泥土溫度測量24小時檢測4次或以上,每個臺班至少兩次。
2.5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養護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極其容易受到外部荷載作用的影響,因此必須在施工中做好養護工作,從而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強度和剛度。在土木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澆筑活動結束后需要進行充分的養護工作,確保混凝土結構成型,以此提高建設質量。該工程在施工養護階段,選擇了保溫法進行施工,將結構溫度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并維持15d左右,以此降低水化熱現象及混凝土內外溫差的不良影響,避免混凝土開裂問題出現。在結構內養護具體施工中,該工程選用了保濕法,提高了內部養護的效果。
結語:
在土木工程中的各種技術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技術無論是在復雜性還是施工難度上都是較高的,其中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問題對各類建筑工程完成了較大困擾。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完成混凝土裂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水泥水化,從而產生發熱現象,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和外界產生了差異,進一步對混凝土的自縮性產生了影響。
參考文獻:
[1]冉茂祿.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36)
[2]陳立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探析[J].地產,2019(23)
[3]鄒恒靜.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