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新剛
【摘要】近年來,建筑行業的建設發展,涌現出了許多新型的技術材料,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根本保證。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基礎結構施工是核心的施工內容,對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要正確認識到基坑降水技術的合理應用,保證工程施工的有序進行,增加施工環節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基坑降水技術;施工應用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13
基礎結構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核心內容,且在基坑施工開挖過程中,要充分保證基坑內部的干燥性。只有基坑保持干燥狀態時,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工程基坑施工對周圍施工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保證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文明性,要重視基坑降水技術的施工應用,保證施工工作面低于地下水位。在地下工程結構以及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會因基坑結構施工問題導致施工安全風險事故的發生幾率增加,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大部分的建筑基坑工程已經進行了降水處理,但由于缺少詳細的勘察分析,沒有全面的掌握施工區域地下水文的分布情況,導致工程施工安全風險事故的發生幾率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設施工中,要注重基坑降水技術的合理應用,提高工程結構的安全和穩定。
1、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術分析
1.1集水明排
集水明排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進行降水,即在基坑的底部周圍開挖排水溝渠,并控制好各個集水井之間的間距,促使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的滲水能夠通過集水井直接排出到基坑的外部。集水明排方法較為簡單且施工成本較低,適用于小型的基坑工程施工。當然,這種施工技術方法的應用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如基坑施工環境惡劣、基坑土地軟化泥濘、施工過程流砂問題等等,都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的有序性。
1.2井點降水
井點降水是最為常見的基坑降水施工方法,這種施工技術方法適用于基坑施工區域內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所以,在基坑開挖之前,需要預先在基坑的四周埋設合適數量的濾水管或者濾水井,再利用相應的抽水設備在開挖施工中進行抽水處理,使得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坑底位置以下,從而保持基坑內部的干燥性。此外,從實際的降水形式來看,井點類型主要分為電滲井點、深井井點、管井井點等等。而且,在實際的施工中,也需要根據施工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土體滲透系數等參數,合理的選擇井點類型。井點降水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的改變基坑坡面和基地位置的滲水情況,最大程度的提高基坑邊坡結構的穩定性,降低基坑內容流砂問題的發生幾率,從而為工程施工的有序開展提供根本的支撐和保證。
2、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術應用形式
2.1設計止水帷幕
在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止水帷幕設計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內容,在整個基坑降水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夠降低工程施工中地下水滲流問題的法師,保證建筑基坑工程結構施工的有序進行。此外,設計止水帷幕能夠保證基坑內部的干燥性,減少其帶來的施工阻礙,保證基坑周圍結構不會出現位移現象。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到止水帷幕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降低止水帷幕的建設成本,減少基坑的實際抽水量,大幅度的提高基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利用基坑降水技術開展施工活動,要重視止水帷幕設計工作的開展。
2.2設置回灌井點
由于地下管線的分布不夠均勻,且地下存在漏斗形降水曲線,導致基坑施工中周圍環境受到降水的影響,這種降水影響會導致基坑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降低,造成工程結構施工有序進行受到影響。因此,為了降低基坑結構施工環節帶來的不良影響,可以設置完善的回灌系統,并通過回灌系統來保證地下水位處于穩定。經過回灌系統中灌井點向基坑的底部位置土層灌水,形成有效的水幕結構,縮小實際的降水范圍,對地下水位起到了良好保護作用。針對回灌井點的設置,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結合工程建設施工需求,適當的增設回灌水箱和閥門。而且,回灌井點和抽水井點兩者的設置存在共同點,當抽水井點內的水體全部流入進總管后,如果水體還存在剩余,就會從溝管中自動的留出,這就表明了回灌井點內濾管長度要略大于抽水井點的濾管長度。如果井壁和井管之間出現縫隙,可以利用粗砂物質進行填充處理;第二,在回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沉淀物質和銹蝕現象,且這部分物質溶解難度較大,這就會在注水管中積累的更多。所以,為了將這部分物質直接從注水管排出,需要在實際注水過程中適當增加壓力。
2.3其他控制措施
單井結構形式的降水井在基坑降水施工中的應用范圍較廣,且在實際的設計之前,要對施工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結合實際的了解情況來制定科學的建設施工方案。例如,在實際的勘察過程中,發現施工區域的土層具有較強的壓縮性和較差的透水性,就需要加強對地下水實際排放的管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降水方式,如在施工區域的黏土層或滲透性差的土層結構,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單井降水時間進行合理化的控制。此外,在基坑降水施工中,經常會出現地面結構沉降問題,并由此引發諸多的工程事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現階段土層含沙量較高,導致基坑結構沉降問題多發,在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的同時,無法保證工程的施工進度。
3、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第一,為了保證基坑結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要加強對基坑結構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防止周圍建筑物和管線因施工不當而出現沉降問題。所以,在基坑降水施工中,要在降水井點管、建筑物、路面、管線等諸多構筑物之間,合理的設置回灌井,通過開展連續的回灌施工來補充地下水,將降水井點的負面影響降低最低。
第二,如果在基坑降水施工中,發現施工區域的黏土層較厚,就需要在施工中加大監管力度。由于黏土層較厚,會影響實際的降水質量,主要是因為黏土層的透水性較弱,上層土壤的水分滲透較慢且非常困難。在實際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打孔方式,將孔位設置在井點的軸線之外,并通過埋井點管成孔,在孔內填入粗砂形成砂柱,使得上層和下層的水體得以有效的貫通,保證施工活動開展的有序性。
第三,在抽水開始之前,要對井點管的設置情況進行詳細的堅持,保證井管點內不會出現堵塞問題。堵塞問題是否存在是可以利用管內的潮濕情況和水流聲響進行判斷,但堵塞點位的數量達到10%以上,就要使用高壓水槍對井管內的堵塞位置進行清理。此外,還要充分的考慮自然因素帶來的影響,如在夏季雨天,使用塑料薄膜對邊坡進行處理,或者是在冬天對管道結構進行保暖處理,防止管道出現凍裂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基坑降水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作為施工的核心內容,對基坑結構的施工安全性和穩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設施工中,要重視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來制定完善的施工技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忠陽.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17):233-233.
[2]鄭利娟.論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術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5(21):200-200.
[3]吳海森.基于實際應用的大小基坑組合分級降水技術的案例分析[J].珠江水運,2020(03):090-091.
[4]丁德江.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降水技術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36):145-145.
[5]陸子念.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8,04(03):04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