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是解決我國城市人口擴張的有效措施之一,現階段的房屋建筑主要是通過混凝土結構組成,不僅施工周期短,同時也能夠保證房屋工程的建設質量。基于此,本文對房屋建筑項目中混凝土加固技術展開了分析,通過對其技術用途以及基本施工原則的解讀,進而延伸出現階段房屋建筑項目中常見的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希望能夠以此促進我國房屋工程的建筑質量提升。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24
房屋建筑項目雖然能夠促進我國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其在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對周邊環境的生態、交通等相關問題產生一定的不便之處,為此在建設單位需要盡最大限度保證建筑項目的使用壽命,如此才能夠切實為人們的利益帶來有效保障。除此之外,隨著我國技術的不斷發展,再對于一些不便拆除的陳舊住房也可以使用混凝土加固技術來維持其穩定性,由此可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項目中的重要意義。
1、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中的主要用途
除了在施工過程中可以用于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進而提升工程質量以外,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便是針對一些施工質量較差的陳舊建筑物進行維修與加固,從而保證建筑物能夠繼續投入到使用當中。
在日常生活中,房屋建筑除了需要承受自身高強度的荷載以外,同時還需要面對一些不可控因素的自然侵襲,例如火災、地震、臺風、洪水等等,這些自然災害往往會對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產生巨大的傷害。因此在預測到一些自然災害即將來臨時,人們一方面可以用此技術對一些陳舊的老式建筑或歷史文物進行加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災后快速開展重建公共,保證民眾生活秩序能夠恢復正常。
除此之外,在我國科技還并不發達的時期也曾開展了許多的土建項目,而這些項目由于當時的技術還不完善,故此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如果就此放任不管將會對居民的生命財產形成一定的威脅,但如果拆除重建又會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因此便可以借助混凝土加固技術來解決老式房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并徹底改善建筑結構。
2、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基本設計原則
無論是建設過程中還是對老舊房屋建筑的二次加固,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都必須要遵循以下三種施工原則:
首先,要對建筑物整體的受力特點進行分析。隨著我國社會近年來的思想觀念變得越來越開放起來,故此在建筑新的房屋項目時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潮設計理念,因此房屋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化、多元化。這也便決定了建設單位在對房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對建筑物的受力特點進行充分分析,在不隨意改變建筑物受力特性的情況下,對其原有的承重主體進行加固,如果在設計過程中發現有改變受力結構的必要或可能性的時候,必須要與該項目的設計師進行溝通后才可確定施工方案。
其次,在混凝土加固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建筑材料,每一種材料分別對應著混凝土結構的一些力學性能以及物理特性,例如化學灌漿的比例、混凝土結構的收縮性、膠合劑的使用、鋼架結構的承重等等。工作人員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要結合不同的建筑需要來進行,不可盲目的選擇施工工藝。
最后,無論是從建筑物美觀角度還是加固后的功能價值方面,施工人員都要保證加固構架與原本的混凝土結構協調統一,并且保證構件之間要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力學效應。如此便需要作業人員考慮好每一處搭接、圓角、彎折、焊接的處理。
除此之外,在針對老舊房屋加固時還需要考慮經濟效益方面的問題,如果建筑進行二次加固時需要投入的資金成本過大,工作人員需要基于現實角度去考慮是否擁有加固必要。
3、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施工措施
3.1地基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
地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增大承臺面積,另一種則是加深基礎加固。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在實際建設之前都要結合施工圖紙對建筑物的受力特點進行充分了解。
顧名思義,第一種加固處理方式便是增加房屋建筑的基座承臺面積,從而保證房屋建筑在建成之后的穩定性。這種方式可以讓加固鋼管樁與建筑的工程樁維系得更加緊密,從而使建筑受力抗性加強。而第二種方法不僅施工操作難度較大,同時對于建筑周圍的地址環境也有較高要求。首先是地下水位不能過高,否則對于建筑物的沉降問題會產生影響。其次整個加固過程中是在建筑物地基原有基礎上展開作業,因此需要通過持力層有效地保證對地基基礎的支撐。
3.2加大截面積加固
加大截面積是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施工方式,通常在梁柱建筑構件中比較常見,其具體施工措施便是在原有的建筑構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該構件的橫截面積,從而使得該構件承載能力加強。在實際施工中,工作人員需要首先分析其受力薄弱點,在進行澆筑過程中需要在該位置設置一定的鋼筋受彎部件來加固。
3.3外粘型鋼加固
這種施工方式主要是針對混凝土結構的四周進行加固,在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加固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首先提前測量加固段的距離,以此為基礎截去相同長度的角鋼。然后使用固定構件將其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結構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了通過外部鋼架結構,來分擔混凝土結構承載力的作用。這種操作方式施工周期短并且造價成本低,因此在當前的建筑項目中經常得到建設單位的使用。
3.4鋼絲網砂漿加固
鋼絲網鋼筋加固技術結構穩定,并且成品的構建延展性得到增強,因此可以有效解決原有建筑物的混凝土構架開裂、破碎等問題。這種技術的施工方式是先用抗拉性強、結構緊密的鋼絲網來對破損構件進行加固,利用其自身的高強度特點來限制構件的進一步毀壞,進而使用含量在300/m3的水泥砂漿對混凝土結構進行灌注,養護成型后即可與原混凝土結構形成特殊的復合結構,不但能夠有效地控制構件加固后的重量,同時還能夠提高其整體承重能力。
3.5纖維復合材料加固
所謂復合纖維材料即指碳纖維或玻璃纖維材料,這種混凝土結構的加固方式與其他的一些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這種技術是指在破損的混凝土結構表面敷設一層纖維布材料,借助材料自身的張力特性,來對混凝土結構起到加固作用。這種纖維材料不僅耐高溫,同時可操作性強,特別是針對一些彎曲構件有著極為便捷的加固作用。然而這種方法材料成本比較高昂,并且由于與混凝土材料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必須要選擇合適的錨定措施才能夠發揮出材料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物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宏大,故此在建設過程中建筑物的自身荷載也被增加了許多。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開發,不僅能夠使我國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升,并且對一部分老舊建筑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有效延長,因此人們需要正視此項技術的使用。
參考文獻:
[1]韓峰,祝羿,葉方征.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7):52-53.
[2]翁力軍,朱君,丁銳,賀雄三,戴理兵.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探究[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22):7-8.
[3]張建發.房屋建筑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策略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20,49(08):53-55+38.
[4]馬雪晴,焦亞軍.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探討[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5(02):20-23.
作者簡介:
葉保妮(1990.11—),女,漢,山東煙臺萊陽,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