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地下建筑室防水工程施工特征入手,討論地下建筑室防水工程問題,最后分析如何提升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希望對相關研究帶來幫助。
【關鍵詞】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質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28
近年來我國建筑防水技術不斷發展,材料種類開始增多。在地下建筑部分多用于人防工程、停車場,并且地下建筑環境較為復雜,一旦出現滲水問題會對人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也會破壞建筑結構,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切實做好防滲漏措施。
1、地下建筑室防水工程施工特征
其一,導致滲水的因素不同。其中主要是施工導致的質量問題,比如在地下室工程中對于沉降縫和伸縮縫主要采取后澆帶處理方法,在后澆帶二次混凝土澆筑時如果沒有與混凝土充分融合會出現滲水情況;其二,地下室混凝土結構面積較大。通常在建筑環節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在澆筑完成后由于內外溫差和應力變化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不加以處理會影響建筑結構,甚至對人們生命財產構成威脅;其三,地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施工設備,并且要與電氣施工管道維修配合進行,在穿墻引線期間如果未能做好細節管理可能對管道造成破壞[1]。
2、地下建筑室防水工程問題
2.1設計問題
在進行地下建筑室防水設計過程中,主要是依據混凝土厚度,確保混凝土相關參數滿足要求,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部分設計人員依照自身工作經驗,忽視其他因素對建筑結構帶來的影響,導致施工前期未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防水處理,由此在施工期間出現混凝土結構碳化加速情況,導致地面墻面水分從混凝土中滲出,造成建筑結構不穩定。此外,部分設計人員自身設計水平偏低,未能對現場情況進行勘察,容易導致夏季強降水后滲入到地下室。
2.2施工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期間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配置和攪拌,之后進行抗滲性能測試,能夠有效減少混凝土裂縫和滲水情況,在混凝土澆灌期間要求施工人員把握好澆筑速度和供料速度,防止澆筑期間供料不足或者混凝土溢出問題,然而部分施工單位在混凝土施工期間存在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澆筑不連續等問題,由此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再如地下室預埋件和鋼筋密集區域需要進行塌落度試驗,并且要對同一區域勻速澆筑,但是部分施工人員在振搗環節強度過大,澆筑速度不均勻,影響了混凝土性能,增大滲水幾率[2]。
2.3材料問題
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不僅需要切實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保證原材料質量達標,同時還需要保證各種管材構件的質量過關。再如防水材料也需要保證其密實性良好,然而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材料采購方面重視程度不足,而施工人員缺乏自檢能力,導致部分不合格材料用于地下建筑施工。
3、如何提升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
3.1加強地下防水施工準備
一方面,分析建筑特征和防水細節。在地下建筑室防水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員在前期搜集好相關數據,并且要深入了解防水工程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尤其是在防水施工期間要確保防水技術的合理利用,確保防水施工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需要嚴把防水材料質量關。施工單位需要切實做好各種材料的采購管理工作,確保混凝土原材料以及各種管材達到質量要求,所采購材料必須帶有合格證,在施工現場要求施工人員根據施工要求安裝和使用相關材料,具備自檢自查能力,發現材料存在質量問題不得安裝,并要聯系監管人員處理[3]。
3.2提升地下防水施工工藝合理性
在施工前期,施工單位需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明確防水施工流程,其中涵蓋了準備任務、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制作與運輸、混凝土保護、模板拆卸以及工程驗收。施工要點如下:其一,鋼筋工程當中需要避免后期混凝土澆筑導致鋼筋綁口脫落或者出現位置偏移問題,無法達到建筑物穩定性要求;其二,模板工程當中,該環節關鍵在于確定木質模板的使用,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安裝,保證縫隙連接和密實性,安裝期間不得存在縫隙冒漿變形等問題,以此保證地下室結構具有穩固性;其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保證木質模板具有一定濕度,進而為后期脫模提供便利;其四,在混凝土攪拌和運輸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混凝土配置要求進行科學配比,加強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檢測,調節攪拌期間的含水量;其五,運輸過程中混凝土運輸車要勻速行駛,最快時間運輸到施工現場,車輛入場之后要繼續進行混凝土質量檢查,確保混凝土坍塌度、異性達標;其六,進入到澆鑄環節,由于地下室板層厚度較大,通常要采取分層澆筑方法,一般每層厚度為30-50厘米,要求下層澆筑完成后進行質量檢查,達到初凝標準后然后進行上層澆筑,間隔時間一般為兩小時,通過該操作可以減少冷縫出現;其七,在建筑前期需要使用振搗器,對混凝土下部攪拌,一般插入深度為5厘米。以此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其八,混凝土養護,該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氣候條件,在混凝土初凝狀態下需要對表面覆蓋槽墊或者塑料薄膜,如果氣溫偏高需要澆筑之后4-6小時之內澆水降溫[4]。
3.3卷材鋪貼施工工藝
在涂層處理環節需要確保粉刷均勻、厚度一致、避免漏刷,完成墻面涂抹后需要利用熱熔的方式鋪貼卷材。在具體操作環節要先進行實驗,保證卷材尺寸大小合理,貼施期間需要根據檢材進行裁剪,主要使用平行的方法滾動鋪貼,在鋪貼卷材期間需要關注加熱方法是否會影響卷材質量,所以在噴燈加熱期間要注意時間控制,保證烘烤距離的合理性,以此為卷材鋪貼提供良好條件。要點為先對邊緣區域鋪貼,之后進行平面區域鋪貼。一般施工人員采取滿粘的方法或者利用輔助工具進行立面卷材鋪貼。此外,在平面和立面區域防水卷材處理過程中需要先鋪貼平面,之后自下而上鋪貼,尤其是要避免出現空鼓。
3.4防水細節處理
在底板和墻壁拐角部位防水處理的關鍵是先進行墻面的防水處理,之后小心地處理防水磚。通常要利用防滲材料連接,設置寬度為20厘米。施工過程中需要黏合施工縫,保證寬度達到25厘米。在后澆帶處理環節,由于后澆帶位置的特殊性,不可隨意改變設計位置,要求先對一部分墊層土方開挖,厚度為20厘米,寬度在后澆帶兩側50厘米處,然后在后澆帶位置設置附加防水卷材。在施工縫隙處理環節需要先清除污染物和垃圾,然后進行施工縫澆灌,一般間隔為50厘米,并且埋設PE泡沫。在施工縫澆筑環節一般管道強度為0.3-0.5兆帕。在地下建筑室外墻施工中,通過安裝鋼絲網可以提升防水效果。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在施工期間需要合理選擇機械設備振搗,禁止碰觸底部鋼筋。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地下施工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可能導致建筑出現滲漏問題,所以在施工期間需要切實做好施工材料選擇,加強鋼筋混凝土施工和防水材料施工,以此達到良好施工效果,提升建筑穩定性。
參考文獻:
[1]章為民.房屋建筑項目中的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及其質量控制[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11):275.
[2]韓平.淺談地下建筑室工程的防水施工及其質量控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0):1438.
[3]韓正陽.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術相關問題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下),2020,18(3):253.
[4]唐超堯.淺談地下建筑室工程中的防水施工及其質量管理[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3(5):1218.
作者簡介:
朱海仕(1974.02—),男,漢,江蘇鹽城,本科,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