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披頭散發地窩在床上,瘋狂刷著淘寶頁面,抱著貨比三家的心態,一家家的對比,看著一張張良莠不齊的買家秀,只是為了準確買到一件適合自己的長款毛呢風衣嗎?隨著增強現實技術(AR)、虛擬現實技術(VR)和3D技術的日趨成熟,虛擬試衣間走進大眾視野,許多品牌稱,“抬手間,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看盡時裝爆款,穿出自我”。
虛擬試衣間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近年來,多家電商平臺和服飾快消品牌推出虛擬試衣間的功能。雖然噱頭十足,但真實體驗并不好。主要問題集中在服裝版型和尺碼不準確,上身效果差異較大。另外系統推薦的搭配比較基礎和大眾,不能滿足對服飾穿搭有個性化需求的人群。經過幾年試水,目前在國內包括淘寶、京東在內的電商平臺上,這些虛擬試衣間的入口基本已關閉,而品牌自己的虛擬試衣服務也形同雞肋,少人問津。得物App仍然在鞋類產品的醒目位置開通試衣功能,利用手機攝像頭,伸出腳后可以看到鞋子的上腳效果,不過無法看到全身效果。
其實,早在2005年,虛擬試衣間的概念就被當作一種“超前的高科技展望”在國際科技論壇上提出。這項技術主要是通過結合AR、VR和3D演算畫面,利用視頻實時采集、圖片文件等途徑,自動生成3D全方位立體化視覺效果的隔空試衣工具,讓消費者可以在虛擬環境下將“買前試穿”變成現實。
與此同時,線上購物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而不合身、效果不如預期正是服飾類產品遭遇線上退貨的主要原因。因此,虛擬試衣技術曾被寄予厚望。服裝行業希望借此解決網購服飾長期以來的痛點,AR技術公司看到了商業需求,賦能網購的虛擬試衣試鞋的網頁、小程序及App等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現實中,虛擬試衣間帶來的新鮮感吸引了不少人,但由于虛擬人物形象難以完全還原真人的身材、體態,也無法還原出衣物不同尺寸的上身效果,因此這類功能變成了“QQ秀”的換裝游戲,實用性差,成了曇花一現的產物。
不過,也有消費者認為虛擬試衣解決了穿搭難題。它可以方便地將不同衣物搭配在一起,顯現穿搭效果,這比真人海量試衣、挑選要便捷得多。更何況,借助智能系統和大數據計算,可以掌握消費者的穿衣喜好,進行智能搭配推薦。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零售店客流量銳減,尤其是服裝領域的商家受到影響更為突出,海外許多零售商家積極轉型自救,虛擬試衣間就是他們嘗試的新工具。
營銷平臺Octane AI的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本·帕爾說,從小品牌到Shopify這樣的電子商務巨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開始嘗試虛擬試衣間。帕爾說:“虛擬試衣間的好處顯而易見,在疫情期間人們無需外出就可以在家中方便地進行試穿。”

近年來,多家電商平臺和服飾快消品牌推出虛擬試衣間的功能(圖/新華社)

虛擬試衣解決了穿搭難題(圖/搜狐網)
“我認為這項技術將會變得極為復雜但準確,這也可能會促進電子商務的銷售持續飆升。” 帕爾說,“盡管目前有很多類型的虛擬現實工具可以使用,但是這些工具面臨的主要障礙在于對消費者進行教育和是否能長期留住消費者。”
美國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預測,到2028年,全球虛擬試衣間市場規模將達到154.3億美元,折合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意味該市場在2021年至2028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2%。而借助先進的3D技術來模擬面對面購買行為將推動市場發展,此外,諸如人工智能(AI)之類的數字技術的介入將為虛擬試衣間創造巨大機會。
以色列時尚科技公司Zeekit則希望將虛擬試衣間帶入主流市場。在該應用上,用戶可以上傳一張全身照片,然后試穿合作品牌的服裝,并通過應用直接購買。近日,Farfetch某奢侈品電商平臺就宣布將聯合Zeekit推出動態虛擬試衣間,讓消費者在平臺上購物時能預覽自己穿著產品的樣子,以更好地感知尺寸、比例和顏色,獲得真正身臨其境的個性化購物體驗。在初始階段,部分客戶有機會將自己的形象數字化,并能夠選擇多種服裝系列產品。
虛擬試衣的命運接下來是否會一帆風順?業內看法各不相同。普華永道全球消費者洞察力調查顯示,60%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在某種程度上使用過VR。然而,通過手機上的虛擬形象試穿衣服仍然不實用。
帕爾認為,這種新的技術可能會成為普遍現象,但是無法確定當疫情結束,虛擬試衣間是否還能夠長期存在。但是她認為年輕群體會更適應這種新潮的試衣方式。
供應商管理平臺RevTrax的首席執行官喬納森·特里伯認為,創新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有些會逐漸成為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而有些如果沒有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起到實際的改進,最終也將會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