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評測室
Windows 11全方位解析與實戰體驗
毫無疑問,負責管理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操作系統是最為重要的軟件,操作系統直接決定著用戶使用電腦時的最終體驗。Windows 95的出現讓人首次感受到了視窗化、圖形化的界面要比命令行式的DOS方便、好用很多;而啟動緩慢、穩定性差的Windows Me則讓人有拋棄Windows的沖動;好在VVindowsXP拯救了微軟,但接下來的Windows Vista又出現兼容性差、對硬件要求高、運行速度慢等各類問題。
Windows系統似乎進入了“好一壞一好”的交替發展模式,在Windows Vista折戟沙場后,Windows 7憑借對硬件的低要求,出色的兼容性、穩定性,全新的任務欄、系統托盤等創新界面設計大受歡迎。但好景不長,拋棄“開始菜單”,為平板觸控操作優化的Windows 8操作系統讓使用鍵盤鼠標的傳統用戶不知所措,直到“救世主”——Windows 10誕生。在操作界面上Windows 10做出了妥協,既融入了動態磁貼、Metro界面這類新元素,也讓“開始菜單”得到了回歸。最為重要的是,Windows 10對當今的各類新硬件、API都提供了強勁的支持。Windows 10看起來似乎完美無瑕,以至于微軟高層曾經說道:“Windows10將是Windows最后一個版本,我們將持續完善Windows10系統。”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在Windows10發布6年后,2021年6月,一個名為Windows 11 ISO的鏡像系統在國外論壇上泄露了出來。微軟在震怒之余也坦率承認了Windows 11的存在,后續干脆放出了官方預覽版的下載。
那么微軟為何突然發布新一代操作系統,微軟能從Windows 11上獲得什么?另外,之前的微軟操作系統似乎已進入了“好一壞一好”的發展模式。作為Windows 10的接班人,Windows 11操作系統能為用戶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技術與功能?是否會延續“成功者”后的接班人必是“失敗者”的傳統呢?
再次“食言”?
微軟為何推出Windows11
從過往歷史來看,微軟在“食言”這件事上還是有些心得。最有名的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經提到“沒有誰的電腦需要超過637KB的內存,640KB對任何人來說都應該足夠了”。2000年的時候,微軟還說過“Windows 98是最后一代擁有DOS烙印的操作系統”。再比如同樣是比爾-蓋茨在2004年提到將在“2006年徹底解決垃圾郵件問題”。而在Windows10發布后,微軟又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坑”,宣稱未來視窗操作系統就是服務本身,并且Windows 10將是最后一代操作系統。終于,在2021年6月25日,微軟再一次“食言”,發布了全新的Windows11操作系統。
Windows操作系統在微軟的整個產業版圖中依舊占據著核心地位,它也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操作系統。一份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Windows 10占據了64%的PC操作系統市場份額,Windows 7則占20%,其余的Windows版本加起來還有大約3.5%,總計Windows操作系統占87.5%的份額,對其余的操作系統,包括MacOS、Linux等,形成了碾壓的優勢。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微軟要在自己依舊占據絕對市場優勢的情況下,不惜“食言”,也要發布全新的Windows 11操作系統呢?
市場需要刺激,微軟需要出圈
從市場角度來分析的話,微軟的Windows 10發布于6年前,作為一個操作系統,Windows 10通過每年、每季度乃至每月的更新不斷地完善自己,也在不斷地添加大量的新功能。從Windows 10早期的17134甚至更早的版本,對比現在的Windows 102 IH1,無論是系統外觀、游戲模式、操作界面、任務欄、以及各種細節部件,甚至比較核心的DirectX組件等,微軟都做了不少更新,其中有些部分甚至是肉眼可見的加強和改變。但是,如果在大街上隨機采訪100個路人,詢問大眾對Windows進化的看法或者態度,極有可能大部分用戶并不知道Windows10已經有了如此多的演進和改變,甚至很多人都不能明確區分Windows7和Windows10。
這意味著Windows 10發布后的熱潮以及用戶對微軟品牌的認知度正在下降,大部分用戶只知道電腦需要安裝操作系統或者購買電腦時已經附帶了操作系統,但是對操作系統的認知存在盲區。如果微軟繼續在Windows 10平臺上大張旗鼓地進行更新宣傳,其效果可能和之前所有VVindows10更新、版本改變的宣傳效果一樣,并不會帶來什么變化。
另外,隨著疫情在國外持續發展,不少人只能留在家中辦公、學習或者遠距離社交,這帶來了PC行業整體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Windows操作系統許可激活的增長。這個增長對微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當整個市場的注意力恰好集中在IT類相關產品時,通過某些方法或者手段,吸引人們持續關注或者購買新的IT類產品,對提升微軟和Windows的知名度肯定是有益的。
在這種情況下,微軟需要“搞”一個大新聞,才能帶來話題爆點,從而給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帶來一波宣傳。這個爆點最好的話題就是“微軟發布VVindows 11”。典型的例證就是,在百度搜索趨勢中,Windows 10的搜索話題在2015年發布后迅速達到峰值,然后開始逐漸滑落,中間的幾個起伏代表了Windows 10中期的一些較大版本更新的情況。不過在20侶年后,即使是有版本更新,也不會引發市場太大的波瀾了,這證明在Windows 10這個品牌的宣傳和運作上,市場反應已經基本麻木了。
再看Windows 11。Windows 11在6月25日公布后,迅速出國,不但在IT業內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和討論,還在包括BBC、CNN、FORBES、CNBC、CCTV、抖音( TikTok)、微信公眾號等幾乎所有傳統媒體、新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引發了關注,就算是一個完全不關心IT產業發展的普通用戶,他也有很大可能從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得知Windows 11發布的消息,并伴隨著下半年正式版本發布前的各種揭秘、內測、探索以及正式版本發布體驗、發布后評測和各路專家的評價等,微軟所期望的市場宣傳效應就這樣實現了。數據顯示,Windows 1 1的搜索數據在微軟發布各種暗示新聞的時候就已經逐步抬頭,而發布當天迅速攀升超過Windows 10的幾十倍形成新聞爆點,隨后數據迅速下滑。但是即使是下滑,Windows 11的搜索熱度也大概是Windows10的三倍之多——不得不承認,在IT產品相關方面,人類的本質之一就是喜新厭舊。
對于這一點,蘋果和谷歌深諳人類本質,幾乎每年都發布新的系統更新,尤其是針對移動市場。這意味著蘋果和谷歌每年都在市場上制造一個爆點,最起碼讓全球大量媒體有話可說,有消息可以寫。相比之下,微軟六七年才發布一個新的操作系統,這的確讓媒體很難拿出太多資源來討論微軟的相關話題。比如,從iOS13更新到iOS 14,蘋果操作系統在外觀、壁紙和細節操作上的改變都會被媒體扒得干干凈凈,甚至開啟了“找不同”的比賽。但是當Windows 10 1803更新至Windows 101909時,大家顯然不會太多關注,因為這都是Windows 10,況且換個壁紙或者主題也的確不算什么高明的技術。
在進入Windows 11時代后,如果微軟為了宣傳考慮,其實不如也走類似蘋果和谷歌的路線,每年發布一個新的Windows版本,新的版本除了在技術上需要存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更新外,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在外觀方面要做出一些改進,比如加一個黑暗模式、多彩模式、默認壁紙更換等都算版本更新,讓大家對新操作系統保持興趣和熱度。
大一統時代,微軟需要一個平臺
微軟是一個在IT行業有非常多資源的企業,無論是收購的Skype,還是自家的Xbox系列游戲機,以及經典的Office系列軟件、Surface系列硬件等,其中任何一個單獨的產品線,微軟都可以做到業內頂尖。但讓人奇怪的是,微軟有這么多產品資源,在很多情況下卻只是對這些資源進行縱向的迭代升級發展,沒有很好地橫向聯合。比如Xbox的游戲生態和PC的游戲生態,現在也沒有很好地統一起來,尤其是微軟自己的應用商店也在銷售游戲的情況下。另外,微軟Office軟件的訂閱用戶和Windows用戶之間的聯動、Surface設備之間的聯動甚至Surface和Xbox生態圈的聯動,微軟似乎都沒有做好準備。
現在的IT產業界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時代,尤其是微軟這種量級的企業。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夠打通微軟不同產業生態圈之間的聯系,讓不同用戶的使用體驗能夠在微軟以Windows為核心的生態國內交融,那必將產生巨大的應用黏性,這對微軟的持續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
Windows10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推出了Windows應用商店開始銷售游戲并希望和Xbox游戲生態圈做一些互動,以及整合默認的Skype和OneDrive等。但從實際體驗來說,做得并不算太好,人們還是習慣把Windows看作一個操作系統,安裝軟件并不會第一時間想到Windows應用商店,買游戲還是習慣去Steam或者直接在Xbox平臺上購買,Office系列的用戶雖然在使用Windows,但是總覺得Office是Office,Windows是Windows,兩者的關聯性不強。
現在,微軟希望把Windows 11當作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能夠打通微軟的整個產品鏈并橫向進行擴展,系統將更好地整合包括即時通信、游戲、應用、云在內的各種功能模塊,逐步實現平臺的大一統,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游戲模式在進一步模糊Xbox和PC的邊界,即時通信軟件的入駐也在持續增強操作系統的黏性。另外,還有消息稱微軟計劃改革應用商店,可能干脆采用零抽成來吸引更多開發者入駐,改變現有用戶自己去下載外部exe安裝文件的傳統操作。最重要的是,Windows 11還加入了對Android應用程序的支持,積極吸引移動應用資源入駐PC,這應該算是微軟積極擁抱新時代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了。
從微軟目前的一些計劃來看,這條道路似乎是正確的,但是成敗取決于具體的執行和最終用戶反饋的結果。有時候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尤其是內部利益,這就需要微軟進一步加強企業頂層的設計。
蘋果和谷歌步步緊逼,微軟需要重塑Surface產品線
蘋果和微軟既是財務上的合作伙伴,也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蘋果現在正在逐步擺脫傳統IT產業界的影響,包括自己研發芯片、推出自研的iOS和Mac OS操作系統等,依靠軟硬件一體化的產業鏈,正在逐步侵蝕由微軟和英特爾掌控的傳統PC產業界。蘋果在M1芯片發布后迅速推出了包括筆記本電腦、Mac mini、iPad在內的各品類產品,并憑借極高的性能功耗比和獨特優秀的使用體驗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
除了蘋果之外,谷歌帶來的影響雖然看起來不大,但是卻是至關重要的。谷歌的Chromebook在2020年出貨了1170萬臺,雖然相比PC的7940萬臺還不算太多,但是要知道2020年Chromebook的增長速度是200%,而PC只有11%。Chromebook正在低成本市場迅速普及,這對微軟來說是相當致命的“挖墻腳”,要知道微軟寧可任由盜版Windows、Office軟件在低成本市場“肆虐”來維持用戶使用習慣,也不愿意用戶落入其他操作系統之手。
和蘋果、谷歌一樣,微軟也有自己的硬件產品線,那就是Surface,雖然Surface相關產品在2020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增長了30%,但是相比Chromebook遠遠不如。Surface系列產品在2012年首次亮相以來,其硬件外觀設計就沒有太大變化,要想讓這個系列重新活躍起來,除了依靠價格和硬件設計以外,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統也可能會讓消費者對其更感興趣,尤其是這個操作系統從設計之初就能夠為相關硬件進行優化。對微軟來說,Surface可以在Windows 11的宣傳下持續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讓微軟抵抗來自谷歌和蘋果的競爭。
不過,微軟在Surface上僅僅依靠Windows 11可能存在很大困難,尤其是微軟自身沒有高性能SoC芯片的設計能力,依靠AMD和英特爾可能無法產生蘋果M1搭配MacOS那樣的合力。這一點微軟究竟要如何操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Windows 11,不是轉折點的轉折點
微軟發布了VVindows11,這一步如果真正達到了微軟的預期,那么新的操作系統可能將微軟帶到一個新的高度,比如本文之前提到的市場熱度、新的系統運作形態和大一統的平臺等。如果效果一般其實也沒有太大關系,用戶大不了繼續使用VVindows 10,只是沒辦法自由安裝安卓的應用軟件而已。但反過來想,一旦Windows 11用PC刷抖音的習慣養成之后,可能黏性就產生了,也就不愿意退回Windows 10了。
現在來看,對微軟PC帝國構成挑戰的其實并不是PC產業界的什么競爭對手,而是來自移動領域的全新生活形態。人們現在已經習慣用手機來獲得各種資訊,與親朋好友進行社交習慣用平板電腦來追劇、上網課。要想改變用戶的習慣,將用戶“搬”回VVindows可能并非多發布幾個新的操作系統就能夠解決。
事實上,Windows與移動生態圈并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個平臺都有各自的優勢,誰也取代不了誰。為了實現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其實早就有很多廠商為自己的手機、PC研發互聯互通的功能與軟件,并已實現了一些功能,如PC與手機可以無線連接,能將手機屏幕顯示的內容投射到PC上,PC可以對手機中的文檔進行實時編輯,PC與手機可以互傳文件等。但這些都是很基本的功能,PC還無法直接運行手機上的絕大部分軟件,PC與不同品牌的移動設備連接前,需要安裝專屬品牌的軟件,Windows操作系統還無法讓PC與移動設備之間直接進行互動。因此要想讓Windows在未來仍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廣受歡迎,微軟就不能像蘋果那樣走封閉系統的路線,而應順應用戶新的使用習慣,積極地與移動廠商合作,特別是與谷歌、ARM這些上游軟硬件廠商深度“擁抱”,彼此開放更多的標準,真正實現桌面系統與移動平臺的融合,Windows才能無處不在。
到底有何更新?Windows 11新弄能、新技術解析
Windows 11的發布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至少在外觀上是這樣。那么作為微軟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11在操作性、易用性和“內功”上到底有哪些改變?接下來本文將通過對現有資料進行梳理,為您呈現Windows 11上的重要變化。
全面革新的界面:提高操作系統生產力、創造力和易用性
圓角、模糊玻璃特效全回歸
Windows 11最引人關注的是全面革新的界面,新的界面更加清爽簡潔,其字體、動畫、聲音和圖標都經過了重新設計。整體界面方面,Windows 11放棄了之前的直角矩形方案,大量采用圓角矩形和模糊玻璃特效,并且增加了大量的軟邊陰影效果。相比Windows8時代的直角矩形和無陰影扁平化設計,再到Windows 10的半透明模糊效果,Windows11再度返回到WindowsVista的圓角矩形和模糊玻璃特效,并且更為精致和更具科技感,整體視覺效果能讓看慣了Windows 10和Windows7的用戶耳目一新。
開始菜單居中引發用戶爭議
除了界面設計上的變化外,Windows 11最令人關注的就是有關開始菜單的設計和位置了。VVindows 11將開始按鍵默認放置在了屏幕中間(可以自由調節至屏幕左側),開始菜單放棄了動態磁貼設計,而是改用了在iOS和Android中常見的應用程序庫模式。
有關開始菜單的位置在網上討論很多。之前Windows開始菜單的位置都是放在屏幕的左下角,這次改在正中間,整體看起來更為新穎。但是質疑的聲音認為,Windows 11的開始菜單放在任務欄中間是對蘋果的模仿,并且之前只要將鼠標滑到屏幕最左下方就可以盲操作開啟開始菜單,現在需要仔細查看鼠標點擊的位置了。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對“帶魚屏”以及部分高分辨率、大尺寸的屏幕而言,開始菜單的位置放在中間更有利于用戶使用,畢竟一個屏幕的視覺重點永遠在中心位置。
此外,在開始菜單打開后,目前版本呈現的是應用程序庫和用戶已經選擇固定的應用程序、推薦的項目等,之前在開始菜單中被廣泛使用的動態磁貼和按名稱或安裝時間排列的應用程序列表則不見蹤影。實際上動態磁貼在顯示一些可以呈現簡單內容的應用比如圖片、天氣預報時還是比較實用的,但是對應用程序而言,動態磁貼更像是給應用程序圖標套了個底部方塊,意義不大。微軟在這里的改動更傾向于配合新的微軟應用商店,也就是類似iOS和Android那樣,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開始菜單獲取自己所有的應用信息。對于應用程序庫而言,采用App庫的設計方式可以更為直觀和直接,但是尚不清楚對傳統x86應用而言,在新的開始菜單App庫中應該如何處理,尤其是那些不需要在開始菜單創建文件就可以立即使用的程序。
新的組件應用更為方便
組件應用最早出現在Windows XP時代的一些第三方工具中,利用這些工具,用戶可以在桌面建立實時查看天氣、郵箱或者新聞的小工具窗口。在隨后的Windows Vista和VVindows 7時代,組件曾有限地存在過,在Windows10時代則徹底銷聲匿跡。近年來組件反而在Android平臺上發展了起來,甚至擴張為專用的“負一屏”,蘋果也是在iOS13上才決定加入組件功能的。
在Windows 11上,微軟終于決定讓組件功能回歸并成為系統的一部分,現在用戶可以在任務欄的組件中打開所有組件內容,包括提醒事項、搜索、天氣、計算器、照片、郵件等,用戶可以自定義組件并拖動排列。從使用角度來說,組件比軟件更為直接和方便,Windows11在組件方面的開放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新的貼靠模式和虛擬桌面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特點就是新的Snap Groups,也就是新的貼靠布局和貼靠群組,現在用戶可以自行選擇貼靠的幾種類型,并將同類型的窗口整合為一個群組。在虛擬桌面方面,Windows 11現在支持用戶創建多個不同的虛擬桌面且支持自定義壁紙,可以徹底將工作、娛樂和學習等不同的應用場景分隔開來。在系統其他方面,包括文件夾、抽屜式開啟的各種系統信息和設置內容等,Windows 11都做出了大量更新,整體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使用感受都更為舒適和合理。
PLAY ON PC:全面加強游戲體驗
PC平臺依舊是目前最重要的游戲平臺。在這一點上微軟長期以來的精心運營和技術支持功不可沒。在Windows11上,微軟從技術和應用兩個角度來加強PC的游戲體驗,繼續維護微軟在游戲產業界不可動搖的地位。
先來看技術方面。Windows 1 1將DirectX12Ultimate、DirectStorage和Auto HDR集成在系統中,成為系統的默認功能。實際上前兩者現在已經是VVindows10比較新版本的標配技術了,值得一提的是Auto HDR功能。在Windows 10中,當用戶使用的顯示器支持HDR的時候,用戶可以在顯示控制選項中選擇打開HDR選項并使用HDR應用。但是HDR模式并不適合網絡、文本處理等操作,用戶又需要在HDR應用完成后手動選擇關閉HDR選項,一來一回很麻煩。現在,Windows 11支持自動識別HDR應用并自動打開HDR功能,用戶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多操作。顯然,這樣的設計可以大幅度提高HDR應用視頻、游戲的普及率。
在應用方面,VVindows11內置了Xbox GAME Pass也就是XGP游戲訂閱服務,現在用戶可以付費開通這項服務并直接從PC端訪問到Xbox游戲庫。微軟在官方新聞中也提及“玩家可以隨時訪問超過百款優秀的PC游戲,以及其他不斷加入的新游戲”。這樣一來,配合Teams等即時通信軟件,用戶可以通過XGP來和更大范圍的網絡聯系人交換游戲信息,而不是僅限于Xbox平臺了。此外,新的游戲平臺也將會為云游戲做好準備,xCloud云游戲現在對XGP用戶來說可以直接在PC上運行了,算是將Xbox平臺的功能移植到Windows 11上來,令人欣喜。
其他方面,從目前的Windows 11版本來看,微軟還沒有在DirectX 12之上推出新的DirectX版本的打算。畢竟現在已加入光線追蹤效果的游戲畫面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滿足游戲玩家們的“胃口”。
為平板而生:Surface體驗更方便
Surface是微軟在硬件領域的重要產品,不過由于之前的Windows在設計上沒有盡可能多地考慮觸控和平板的應用,因此拋開x86兼容環境而言,Surface在日常的使用上依舊無法和iPad Pro這樣的競爭對手相提并論。在Windows 11上,微軟希望改變這樣的狀態。
現在,Windows 11配合Surface能帶來更為出色的使用體驗,比如微軟為Surface加入了大量手勢操作,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手勢實現窗口的放大、縮小、拖動甚至分屏等操作,并且整體觸控的熱區變得更大,更大的觸控熱區可以方便用戶更輕松地操控設備,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局限在一個較小的范圍。
在書寫體驗和輸入體驗方面,Windows 11也針對Surface做出了很多改變。現在在Surface上配合觸控筆使用時,會帶來一系列仿真的震動和聲音效果,這使得書寫繪畫等操作會更有真實感,整體體驗更好在虛擬輸入方面,Windows 11重新設計了屏幕虛擬鍵盤,使得虛擬鍵盤可以支持類似手機輸入的多重功能,比如滑動輸入、觸摸輸入、表情輸入、語音輸入等。
兩大妙招:0抽成的應用商店和Android應用原生運行
微軟在應用商店上表現一直不是很出色,尤其是在Windows 8時代加入應用商店后,包括在Windows 10中,不知道有多少用戶依舊是通過傳統下載exe方式來安裝應用程序,完全沒有想起來微軟應用商店的作用。考慮到應用程序在Windows 11上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微軟需要掌控應用程序發行渠道等資源,Windows 11的應用商店做了大幅度的改進,可能會帶來用戶操作習慣的改變。
Windows 11的應用商店經過了重新設計,整體界面更為直觀和清晰,用戶下載和購買應用的流程也更為方便和簡化。應用數量和質量方面,微軟正在積極敦促更多的企業將自己的應用程序入駐微軟應用商店,包括自家的Teams、Visual Studio等,也包括業內重要的生產力軟件比如Adobe系列、Zoom等。
在針對應用開發人員方面,除了開放性和大量的兼容性支持內容外,微軟決定將應用商店抽成從現在的15%以漸進式的方式,逐步降低至0%。相比iOS系統30%的費用和Android平臺10%-50%不等的費用,微軟的O抽成可能會吸引開發人員大量轉移。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微軟應用商店的加載速度和下載速度最好可以更快一些,否則在國內使用慢吞吞的話,消費者的認同度也會降低。
另外在Windows 11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變革是現在Windows 11全面兼容Android應用程序。之前在Windows中運行Android應用程序的話需要自行安裝虛擬機或其他軟件。不過在Windows 10加入了有關Linux子系統之后,進一步兼容Android應用簡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現在Windows 11可以使用虛擬機的方式,兼容AOSP framework,從而實現對APK的直接安裝和運行。目前微軟使用的Android應用來源是亞馬遜應用商店而不是Google Play,這可能涉及一些合作和版權問題。不過更讓人關注的是Windows 11在兼容了Android應用之后引發的生態和產業問題。
現在情況是,移動端和桌面端的應用是分得比較清楚的,部分熱門應用甚至沒有專門的桌面端,全部都在移動平臺上,比如抖音、閑魚等。對廠商來說,移動端設備更容易獲取用戶信息,比如用戶的定位、電話、手機型號、聯系方式、網絡地址甚至通訊錄權利和照片查看權利等,這就意味著Android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用戶的數據來發展和進一步擴展市場。但是,如果Windows 11以虛擬機的方式支持Android應用后,對很多廠商來說,除了拿到一個賬號信息,基本上其他的任何信息都沒有了,虛擬機的權限一般都不高,更不要說通訊錄這種私密信息了,況且還可能存在系統隔離的問題。
因此,從Android的角度來考慮的話,移動設備又不能安裝Windows 11 x86版本,這就意味著Android和相關的產業鏈和Windows產業鏈站在不平等的地位上。一種比較好的結果是,兩個產業鏈互相模糊邊界,互相融合,這自然皆大歡喜。但是也有不好的結果就是大家使用PC的時間相比使用移動設備的時間增加了不少,反正用戶總時間是一樣的,多用這個就是少用那個。在PC的大屏幕上刷抖音、看淘寶、刷閑魚撿漏或者干脆搶茅臺,可能都要比在手機上更為舒適和快捷。
此外,對移動游戲行業來說,Windows 11上運行的Android游戲可能存在游戲不平衡的問題,如何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并維持現有的游戲生態?甚至更復雜的是包括游戲后門、掛機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移動平臺上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但是在Windows 11的狀態下,PC強大的功能可能能做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個事情的發展就更為微妙了。
反過來看,Windows 11兼容Android應用,更像是微軟在通過Android現有的應用和用戶資源來壯大自己的產業圈層,畢竟朋友多,市場才能做大,整個產業才能更為興旺。甚至后期不排除廠商專門針對Windows 11的Android模式推出應用程序,這樣一來Windows就收獲了兼容ARM平臺的大量資源,可以進一步發展壯大自己。
更安全、更可靠?Windows11和TPM2.0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還表示Windows 11是“迄今為止最安全的版本”,而之前微軟產品的表現并不好。根據Beyond Trust的研究,2020年微軟產品相關漏洞數量比2019年增加了48%,總計1188個安全漏洞。截至2021年6月20日微軟發布Windows 11之前,微軟產品在2021年累計漏洞高達510個,相比之下,蘋果只有147個,谷歌為507個。同時,Windows在2021年的平均常見漏洞和暴露(CVE)危險度評級均高于2020年。在這樣的基礎上,Windows 11未來所面臨的安全形勢其實也不容樂觀。
鑒于此,微軟打起了整個硬件平臺安全的主意,一開始就要求所有希望通過升級方法安裝Windows 11的設備必須支持TPM 2.0,并且排除了第八代酷睿和第一代銳龍之前的所有處理器平臺升級Windows 11。微軟把主意打到TPM 2.O身上,看中的還是Trusted Platform Module可信平臺模塊所代表的硬件安全特性,比如密鑰計算、加密存儲、驗證計算等,并且TPM 2.O是由存放在主板上一個獨立的模塊來執行,其權限和操作系統隔離,因此就算Windows是一張“破布”,TPM 2.0在合理設置和啟用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也能把“破布”裝在堅固的金屬盒子里,至少在面臨風險時還有一戰之力。
未來可期
總的來看,Windows 11現在擁有非常出色的基礎:它已經擁有了一個絢麗的外表,這個外表其實是絕大部分用戶最關心的內容,一提到新系統,最起碼看起來要新,要有改變才行,至于改變得好不好那可以再說,無論是圓角矩形還是模糊玻璃效果,還是居中的開始菜單、新的動畫、新的主題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已發布的Windows 11還比較稚嫩、不成熟,只是一個預覽版。接下來,大家也可以從后文的實戰使用體驗看到很多預想功能部分微軟還沒來得及實現或者優化。目前暫定的Windows11正式版發布時間是在2021年底。希望在剩下的幾個月,微軟能給人們帶來一個新界面、新功能和新體驗的全新Windows 11。
六年磨一劍
Windows 11實測體驗
在發布會召開不久,微軟就發布了Windows 11的首個預覽版本,此前所有加入Insider Preview的用戶都能收到升級信息。該版本中融入了很多發布會提及的新變化,但沒有加入備受關注的Microsoft Teams和安卓應用支持。那么作為首個Windows11預覽版(Build 22000.51),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呢?
升級資格的確認
雖然加入了InsiderPreview的用戶會收到升級信息,但并不意味著每個用戶的電腦都有升級Windows11的資格。在此前的發布會上提到過,用戶需要安裝微軟提供的PC Health Check應用來檢測電腦是否擁有升級Windows 11的資格。在運行PC Health Check后,它會檢測電腦硬件以確認該電腦是否符合微軟所規定的條件。其條件包括:4GB內存、64GB存儲空間、支持DirectX -12或更高,支持VVDDM 2.0驅動程序的顯卡以及可信平臺模塊(TPM)版本2.0。在CPU方面需要英特爾8代、AMD銳龍2000系列起步。不過或許是因為BUG較多的原因,微軟官方暫時將這款應用進行了下架處理。如果想要查詢升級資格的用戶可以下載一款名為WhyNotWinll的工具,它與PC Health Check實現的功能類似,如果顯示全綠的話就意味著升級Windows 11沒有問題。
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比較關心的是TPM 2.0這一個要求,因為大部分用戶對此并不熟悉。TPM的全稱是可信平臺模塊( Trusted PlatformModule)是一項安全密碼處理器的國際標準,通過植于計算機內部為計算機提供可信根的芯片。該芯片的規格由可信計算組織TCG( TrustedComputing Group)來制定。不過由于各地法規或制造商的銷售策略,很多設備并未配備這一模塊。
那么如何確認自己的電腦是否配備TPM 2.0模塊,并且已經開啟這一功能了呢?一般情況下,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管理一設備管理器一安全設備一查看是否存在一個“受信任的平臺模塊2.0”,如果可以查看,則說明配備了TPM 2.0模塊,并且開啟了這一功能。另一種方法是通過WIN+R呼出運行框,輸入tpm.msc進行查詢,可查詢本機的TPM狀態,例如制造商、支持的規范版本等信息。如果通過這兩個方法均沒有查詢到TPM信息的用戶可以進入到主板的BIOS進行查看,在BIOS的Advanced選項中開啟以TPM或PPT開頭的選項。如果沒有找到相關選項的話,大概就是不支持了。不過也不必擔心,不支持TPM2.0的電腦依舊可以升級到Windows 11,我們會在后文中詳細介紹。
升級與更新
電腦硬件符合微軟官方要求的用戶升級到Windows 1 1版本相當簡單,只需通過設置一更新和安全 →Windows預覽體驗計劃中填寫自己的微軟賬戶一即可獲得Windows 11的預覽版推送。如果打開該頁面卻無法輸入賬號的用戶,則可能是因為沒有打開“電腦診斷和反饋”功能,而Windows的Insider預覽版需要你上傳數據給微軟,所以必須打開該選項。方法如下頁插圖所示。
對于不滿足升級要求的用戶而言,應該如何繞過限制直接升級到Windows 11呢?方法有不少,方法一:替換文件。用戶需要下載Windows10和Windows 11兩個鏡像文件,然后找到Win 10鏡像文件的sources文件夾下的appraiserres.dll文件,替換Winll ISO同位置的同名文件。然后利用Rufus或AnyBurn重新創建ISO鏡像,然后運行安裝文件。方法二:修改當前系統注冊表,以屏蔽“The PC must supportTPM 2.0”的提示。用戶可以通過WIN+R打開運行框后輸入regedit,然后定位到如下的位置:HKEY LOCALMACHINE\SYSTEM\Setup。接著新建LabConfig的項, 在LabConfig 下創建兩個DVVORD值:BypassTPMCheck,值 為00000001:BypassSecureBootCheck,值為00000001,即可屏蔽提示。如果用戶是通過U盤或其他安裝介質來安裝系統,在安裝過程中,電腦會出現“該電腦無法運行Windows 11”的提示。此時用戶需要鍵入Shift+F10,打開命令行界面,輸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后續操作與此前相同,即可繞過TPM檢測。方法三:打開安全啟動,然后將磁盤設置為GPT格式.即可通過Win11的ISO文件直接升級。
界面改變
當成功升級到Windows11后,我們立刻感受到了它與Windows 10的區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鎖屏界面,升級Windows 11后的鎖屏界面頗有些手機鎖屏的風格。時間和日期居中顯示,并且字體也有變化。日程和鬧鐘依舊在鎖屏界面顯示,不過不能像手機那樣直接打開。自定義內容方面,Windows 11只能在鎖屏界面選擇日歷、郵件和天氣中的一個進行顯示,而此前的Windows 10上可以顯示多組信息。
Windows 11自帶了6款新主題,其中包括一款全新的黑暗主題。當選擇該主題時,所有設置界面都會變為黑色。在此前的Windows 10上,夜間模式是“防藍光模式”,開啟之后屏幕會減弱藍光輸出,屏幕顯示會變為黃色。VVindows11上的黑暗主題更像是手機上的“深色/夜間模式”,所有界面都會變成黑色。
除了鎖屏界面和主題,開始菜單的位置也有了較大的改變。Windows 11上的開始菜單默認位于底部中央,整個菜單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對應“已固定”、推薦的項目和狀態信息。你可以在頂部右上角找到你所有的應用,有些類似手機桌面的二級菜單。推薦的項目則是由最常使用、新添加應用和剛剛使用三種項目組成,當然你也可以點擊More按鍵查看更詳細列表。狀態信息在此前的“泄露版”上包含了下載、文檔、音樂、設置等信息,但在預覽版上僅保留了賬戶信息和電源功能。
任務視圖與之前的Windows 10相比也有少許變化,新建桌面從上方轉移到了底部,并加入了白色的底色,用戶更容易區分桌面和應用的區別。任務視圖中各個應用的界面排列更加規整,視覺體驗更加簡潔。在開始菜單右側的小組件界面,則加入了多種功能性小組件,例如天氣、股票、交通、日程和新聞都能找到。小組件支持多種尺寸,并可以拖拽調整位置,用戶可以自行刪減。任務欄最右側的通知中心也與之前有所不同,它不再捆綁操作中心,并且分體式通知讓視覺觀感更加舒服。操作中心則獨立出現,網絡、音量和電源組成一個操作區域,單擊該區域可以呼出操作中心,你可以輕松地控制亮度、音量、使用模式和藍牙等功能。
Windows 11與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界面變得更加圓潤,應用的邊框從直角變成圓角,視覺過渡的感覺更好。具體到界面上,Windows11的文件資源管理器啟用了全新設計取消了置頂的菜單,常用功能以圖標形式固定在工具欄上,當選擇文件時,對應的圖標會亮起,提醒用戶哪些操作有效。不常用的功能隱藏在右側的省略號里,點擊按鈕即可看到。同樣有所改變的還有設置面板,Windows 11上的設置面板在沿用二級菜單的同時進一步區分了功能分區,模塊也規劃得更有條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文件管理器中的右鍵菜單還是桌面的右鍵菜單,都取消了“刷新”功能,你需要進入底部的“showmore options”才能看到刷新功能,不過好在F5鍵刷新依1日是可以使用的。商店界面,Windows 11與Windows10有著較大不同,已經比較接近發布會版本。新版本應用商店不僅界面簡潔,且運行流暢,體驗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內容方面商店目前提供應用、游戲、娛樂三個板塊,暫時沒有發布會提到的安卓板塊,即便是雙擊APK文件進行安裝,也無法安裝Android軟件。
除了界面的改變和功能的增加,相信更多用戶比較關心性能方面的提升。就使用體驗來看,Windows 11的日常操作還是十分流暢的,點按、滑動、雙擊、動畫效果都沒有遲滯感。
具體到性能測試上,我們使用了ROG魔霸5進行測試,該機型搭載AMD銳龍9 5900HX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RTX3060 Laptop GPU。從具體的測試結果來看差別并不明顯,大多數項目僅有1%到2%的浮動,在游戲方面我們選擇了《CS:GO》和《極限競速:地平線4》進行測試,從幀率結果來看也僅是稍有提升或降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以當前的測試來看,Windows 1 1的性能方面并沒有拉開與Windows10的差距,發布會上所說的專為游戲服務的DirectStorage技術暫時也沒有游戲廠商為其做出優化適配。
寫在最后
從體驗來說,Windows11的變化還是比較徹底的。雖然只是首個預覽版,我們也得以窺見Windows 11的雛形。從整體風格而言,Windows11變得更加年輕化,更加移動化。美觀兼顧效率的菜單、更加豐富的個性化設置以及更好用的商店和不錯的性能表現,都有一種讓人想立馬升級Windows 11的沖動。不過首個版本依舊有不少值得優化的地方,比如部分欠缺的動畫效果、漢化不到位的部分菜單、偶有崩潰的應用以及還不能實現的Android應用,如果想將其作為主力系統使用的話還是需要再三斟酌。
以我們此次的實際體驗來看,Windows 11作為Windows 10的接班人,可能會打破“好一壞一好”的發展模式,雖然還有部分值得改進和優化不足的地方,但考慮到這只是Windows 11的首個預覽版,微軟還有不少時間來進行優化和改進,我們依舊推薦大家“嘗鮮”—下。至于在預覽版上尚未實現的其他重要功能,我們將會在發布時再度進行深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