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友
空巢老人顧曉萍(1958年1月4日生)生前無子女,丈夫于1998年12月9日因交通事故去世,之后她開始了獨居生活。其間,顧曉萍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相繼過世。2018年8月11日,顧曉萍在家中被發現已經死亡,群眾報案后經公安機關法醫現場勘查診斷,確定其死亡原因為疾病。因顧曉萍去世時系一個人獨立生活,身邊并無親人及贍養人照顧,經公安機關聯系社區,顧曉萍的喪事宜由社區蘭花居委會主辦,其喪葬費用開支系顧曉萍的侄女齊某、外甥尚某自愿出資共9220元,因數額不足,蘭花居委會出資1000元。辦理完顧曉萍的喪葬事宜后,蘭花居委會于2018年8月14日召開顧曉萍遺產問題專門會議,齊某、尚某等顧曉萍的親戚到會。居委會發現,顧曉萍生前沒立遺囑,又無法定繼承人,便于2018年10月8日向所在區人民法院申請認定顧曉萍所遺留的財產為無主,申請歸其居住20多年的社區,即申請人蘭花居委會所有。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及《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于2018年10月24日以特別程序發出公告,在公告期間,顧曉萍的婆婆夏某向法院提出顧曉萍生前系其子齊玉宣(已死亡)之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其遺產應當由她繼承。因公告期間有人對財產提出請求,法院依法裁定終結特別程序。
蘭花居委會認為,顧曉萍生前居住生活在本社區,在顧曉萍既無法定繼承人,又無遺囑,亦無其他贍養人的情況下,其遺產依法應當歸作為基層群眾組織的居委會。蘭花居委會便以主張繼承顧曉萍遺產的夏某為被告,以顧曉萍的侄女齊某、外甥尚某為第三人訴至法院,請求判決死者顧曉萍的財產無主,收歸原告所有。

“三無”老人遺產歸國家所有(圖/視覺中國)
法院開庭審理時,被告夏某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判令死者顧曉萍所有的遺產及喪葬金和撫恤金由被告繼承。夏某還向法庭提交了如下證據:1﹒案涉房屋權屬登記信息。法院認為,雖然案涉房屋系齊玉宣在世時的單位集資房,但同時也是齊玉宣與顧曉萍的夫妻共同財產,齊玉宣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后,其父母與顧曉萍已經就齊玉宣的遺產作出了協商處理,案涉房屋歸顧曉萍所有,并已過戶到其名下;2﹒顧曉萍生前的職工檔案載明齊玉宣系其丈夫。法院認為,該證據能夠印證被告欲證明的身份關系的事實,法院予以認定這一事實。3﹒法院公告后,被告遞交的、對案涉財產提出請求之申請書等資料。法院對被告在公告期間提出過財產請求這一事實予以認定。4﹒被告所在的xx居委會提供材料一份,用以證明被告與顧曉萍生前關系較好的事實。但法院質證后評判認為,社區居委會蓋章行為已超出其職權范圍,無法證明被告所要證明的事實,不予認定。5﹒齊某某、張某某出庭作證之證人證言,用以證明被告與顧曉萍生前關系較好。法院認為,該證人證言與本案關聯性不大,不予認定。
第三人齊某、尚某主張為:判令死者顧曉萍的遺產歸第三人繼承。因為第三人在顧曉萍生活困難期間、患病住院期間給予經濟資助、住院護理和照顧。同時,第三人提交三份證據:1﹒第三人所在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證明顧曉萍與第三人的親屬關系,法院當庭予以認定;其中證明第三人經常照顧顧曉萍的事實超出了村民委員會的職權范圍,對此法院不予認定。2﹒尹某某、劉某的證人證言,用以證明顧曉萍生前接受第三人照顧,但因證人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法院對其證言不予認定。3﹒顧曉萍生前住院診斷證明書(載明其住院期間由第三人照顧),但法院審理發現該診斷證明書并不是醫療機構在顧曉萍住院期間的原始診斷證明;且由誰照料顧曉萍不屬診斷證明的范圍,故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存疑,法院不予認定。
此外,法院審理還查明,顧曉萍與夏某、齊子榮(已過世)之子齊玉宣登記結婚,婚后一直未生育子女。1998年12月9日,齊玉宣因發生交通事故死亡。1999年1月19日,夏某、齊子榮就繼承糾紛一案向法院對顧曉萍提起訴訟,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由法院制作了民事調解書,其中顧曉萍與齊玉宣共有的、齊玉宣單位集資房一套由顧曉萍繼承。顧曉萍于2000年12月18日依據法院調解書將該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顧曉萍生前系單位退職人員,其生前未立遺囑,也未與他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訂立遺贈扶養協議。
焦點一,確定顧曉萍遺產。法院審理認為,除了房屋,其他遺產各方當事人均無異議。關于該房屋是否系顧曉萍個人財產的問題,根據法院查明的事實,顧曉萍自丈夫齊玉宣因交通事故身亡后一直獨居在該集資房內,該房雖然系二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但在齊玉宣過世后,其法定繼承人顧曉萍、夏某、齊子榮(已過世)已經就齊玉宣的遺產在法院主持調解下達成了一致分割意見,案涉房屋已不再系二人的共同財產,屬顧曉萍生前個人獨有。故對被告的訴求法院不予支持。
焦點二,關于顧曉萍是否有法定繼承人及在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本案各方當事人是否有權要求繼承顧曉萍的遺產的問題。顧曉萍在死亡前未留有遺囑,故對其遺產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顧曉萍、齊玉宣生前未生育子女,顧曉萍的父母也早已過世,且顧曉萍無其他兄弟姐妹,故顧曉萍無法定繼承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顧曉萍在其丈夫齊玉宣過世后與夏某雖偶有聯系,但夏某不能舉證證明其對顧曉萍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且從顧曉萍遺留下來的個人財產可以看出,顧曉萍生前是較為富裕的,無須他人提供經濟幫助。況且夏某自身年紀較大,也無法為顧曉萍提供勞務方面的主要扶助,故夏某無權繼承顧曉萍的遺產。同理,齊某、尚某雖然陳述其在顧曉萍生活困難期間、患病住院期間給予經濟資助、住院護理和照顧,但其提供的證據并不能證明該事實的存在,其應當可以分得顧曉萍的遺產的主張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蘭花居委會是否有權接收顧曉萍遺產的問題,蘭花居委會沒有證據證明其在顧曉萍生前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及照顧,蘭花居委會要求將顧曉萍的遺產收歸其所有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法院于2020年7月23日做出判決如下:一、駁回原告蘭花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訴訟請求;二、駁回第三人齊某、尚某的獨立請求。法院判決后,三方均未上訴,該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然而,本案的原被告,以及第三人雖主張應由自己繼承顧曉萍的遺產,但在居委會(僅僅是基層自治組織)并非系集體所有制組織的情況下,三方均未能舉證證明對顧曉萍扶養或者照顧較多,當然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因此,人民法院只能依據《繼承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判決顧曉萍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最終,只能等待顧曉萍所在地的民政機關代表國家起訴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