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紅
(岳池縣人民醫院 四川廣安 638300)
一般而言,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大部分會發生心律失常不良反應,臨床診斷時心電圖QT離散度通常偏高[1]。對患者進行基礎治療雖然會減少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情況,但是效果不佳。法舒地爾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內細胞的張力下降,同時能夠對炎性反應進行作用,進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2]。本文提高組患者基礎治療的同時便給予了法舒地爾注射液治療,患者的心電圖QT離散度得到了顯著改善,具體報道如下所示: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在我院進行冠心病治療的患者124例。124例患者依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基礎組與提高組兩組,基礎組與提高組均有62例患者。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均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進行相關治療。基礎組62例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2∶30,平均年齡為(57.3±2.1)歲;提高組62例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3∶29,平均年齡為(58.3±1.9)歲。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在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等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按照醫院慣例進行基礎治療。即均先進行利尿、吸氧治療,給予阿匹司林藥物、降血脂藥物等進行基礎治療。提高組患者則同時運用60mg鹽酸法舒地爾藥物(國藥準字H20173066亞寶藥業四川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與250ml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配藥后進行靜脈滴注,靜脈滴注次數為每天一次,持續用藥時間為兩個星期。
觀察分析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電圖QT離散度情況以及心律失常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同時統計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患者的心電圖QT離散度得到顯著改善,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情況顯著減少或消失視為顯效;患者的心電圖QT離散度得到改善,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情況較少視為有效;患者的心電圖QT離散度得到改善不明顯,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情況未改善視為無效。整體治療有效率為顯效人數與有效人數占所有人數的百分比之和。
數據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數據選用[n,(%)]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行t檢驗,進行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治療前心電圖QT離散度情況、心律失常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QT離散度以及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改善情況均顯著高于提高組(P<0.05)。具體如表1:

表1 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對比
基礎組與提高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0.32%、79.03%,基礎組與提高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如表2:

表2 基礎組與提高組的治療效果對比
臨床認為,冠心病患者出現心律失常現象患者供血不足、缺氧具有相關性,也與患者血液流變學異常具有相關性[3]。運用法舒地爾注射液治療主要是通過此藥物對人體內的Rho激酶的活性進行抑制,進而使得肌球蛋白的輕鏈磷酸水平得到改變,達到降低血管收縮的目的[4]。同時,還能夠保護心肌細胞,使得增強抗缺氧能力,并針對體內的炎性反應進行作用。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基礎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QT離散度以及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改善情況均顯著高于提高組(P<0.05),基礎組患者整體治療有效率顯著低于提高組(P<0.05),也說明了法舒地爾注射液治療的優勢。
綜上所述,相對基礎治療而言,冠心病患者在此基礎上運用法舒地爾注射液治療更能改善心電圖QT離散度以及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情況,同時也能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