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貴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手術部位感染(SSI)指的是發生在切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及老齡人口的增多,白內障、青光眼、翼狀胬肉、眼外傷等患者的數量明顯增加,為了較快減輕患者的痛苦,利于病情早日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數量增多[1],而在既往臨床工作中發現,行眼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其醫院感染發生率相對較高,嚴重影響著臨床工作質量與患者安全。基于此,臨床認為,必須要加強手術室中的護理管理。在我院工作中,以全面護理管理的方案來對手術室進行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我們選取自2018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手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一組60例患者,一組為觀察組,最大年齡92歲,最小6歲,平均年齡在50歲,一組是對照組,最大年齡90歲,最小4歲平均年齡在48歲,觀察組患者采取正規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
1.2方法 手術部位常見的感染危險因素包括:(1)患者方面主要因素:年齡、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健康狀況、衛生狀況等.(2)手術方面主要因素:術前住院時間、 備皮方式及時間、手術部位皮膚消毒、手術室環境、手術器械的滅菌、手術過程的無菌操作、手術技術、手術持續的時間、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其主要包含積極配合醫生開展手術,及時就患者的體征進行報告,提醒手術時間等;觀察組患者采取全面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其主要內容為:
1.2.1(1)各種手術物品滅菌達標是預防切口感染的最主要的環節,所以,必須保證手術物品達到滅菌效果,對耐熱、耐高溫物品應選擇高壓蒸氣滅菌;(2)也應重視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規范洗手、刷手行為;(3)手術時間 手術時程越長,感染的幾率會相應升高,所以縮短手術時間以及保持室內無菌,能減少術后感染率;對于身體素質指標較高的患者在縫合傷口時應采用生理鹽水沖洗,避免術后感染。
1.2.2術前感染預防要點 (1)在手術實施前,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從而對其發生醫院感染的可能性加以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 盡量縮短住院時間,擇期手術患者應當盡可能的待手術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 在確定患者手術時間后,嚴格按照醫院的相關規定,對患者信息進行審核,了解其既往病史和整體狀況,適當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能夠保持較為積極的情緒,從而促進患者生理指標穩定。(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正確準備手術部位皮膚,徹底清除手術部位和周圍皮膚的污染,術前備皮應當在手術當日進行,規范眼科皮膚準備,即 清潔,備皮,消毒。
1.2.3手術中感染預防要點 (1)在手術室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必須要盡可能降低人員的數量和流動,保證其封閉性。(2)同時,術中醫務人員嚴格遵守的無菌技術原則和手衛生規范,盡量降低術中的細菌入侵可能。(3)保證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達到滅菌水平。(4)白內障、青光眼、眼球穿通傷、角膜深層異物等大中型手術或內眼手術,術后必須結膜下注射抗菌藥物。定期對手術室環境進行評估,確保其消毒的徹底性;(5)不要常規使用不含碘的手術薄膜,英國SSI預防與治療指南指出"不要使用不含碘的手術薄膜"因為增加SSI的風險[2]。
1.2.4管理要求 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評估 組織學習和院內培訓,保證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同時,對手術室的管理制度進行調整,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進行考核和培養,使之護理能力得到優化[3]。制定嚴格的手術室器械管理制度,加強術中耗材的消毒處理和術后器械管理。同時,根據相關的報道指出,出現手術室感染的因素比較多的原因是因為器材和操作因素等引起。此外,醫院需要增強對手術室的護理干預,有效控制手術感染的控制。
1.3對可誘發醫院感染風險因素予以分析 總結感染產生主要原因,并加以重視[4]。
1.4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21.0行數據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X2值檢驗,P<0.05時具備統計學差異。
2.1在60例觀察組患者中 沒有出現感染的現象。在60例對照組患者中,發生了2例感染,醫院感染率為3.34%。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操作不規范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經數據分析表明,觀察組組術中不規范現象產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差異,
全面的手術室護理管理能夠減少甚至避免手術感染的發生,比較高的手術室護理質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眼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傷口感染情況,還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對治療疾病的信心和護理滿意度,從而打造良好的醫患關系。臨床手術室護理質量是與手術成功結果和預后情況等有著直接的關聯,也是評價醫院診治效果和醫療護理設備的重要指標之一。綜上所述,對眼科手術患者行手術室護理管理,規范護理人員的相關操作能夠有效地控制院內感染,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