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揚
共青團組織作為向中國共產黨源源不斷地培養、輸送大量工作骨干的主陣地,起著為中國共產黨的蓬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作用。但是現階段,高校基層團組織存在不注重提升團組織活動的活力,引領、服務青年的作用不突出,以實踐強才干的平臺建設不完善等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尚未落實“黨建帶團建”發展方式,共青團的部分理念難以適應基層團組織發展,基層團組織的基礎建設不健全等。基于此,本文探索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的對策,以期促進高校基層團組織的進一步發展。
一、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不注重提升團組織活動的活力
高校基層團組織存在不注重提升團組織活動活力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基層團組織存在一定的思想懈怠情況。基層團組織在組織活動時不注重創新活動方式及流程,僅沿用過去的做法無法適應新的時代需求,不能激發新時代學生的興趣,不利于提升基層團組織的活力。另一方面,黨組織參與基層團組織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黨組織對基層團組織具有領導權,其積極參與基層團組織的活動可以提升團組織活動的活力,但在實際中,黨組織參與基層團組織的活動不充分。
(二)引領、服務青年的作用不突出
高校基層團組織引領、服務青年的作用不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基層團組織舉辦的活動政治引領性不強,難以發揮其作用。現階段,高校基層團組織舉辦的活動有明顯的娛樂化傾向,弱化了活動的教育作用。高校基層團組織會定期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活動本該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娛樂化潮流的影響下,活動主題越來越通俗化,漸漸流于形式,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另一方面,高校基層團組織的服務意識較弱。高校基層團組織中存在部分人員耍“官威”現象,部分學生熱衷于“團干部”稱呼而不是為學生服務。
(三)以實踐強才干的平臺建設不完善
以實踐強才干的平臺建設不完善是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存在的問題之一。首先,傳統活動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高校基層團組織在舉辦活動時多沿用傳統的主題團日、講座等形式,難以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基層團組織積極創新活動類型。其次,社會實踐類活動較少。高校基層團組織在暑期會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但是這類活動并不是每年都有,缺少實踐平臺。同時,部分高校的基層團組織不注重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以理論教育為主,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倦,教育效果提升不明顯。
二、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力不足的原因
(一)“黨建帶團建”發展方式落實不到位
部分高校“黨建帶團建”發展方式落實不到位是造成基層團組織活動缺乏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黨建活動的引領性不足。高校基層團組織受黨組織的領導,承擔著“上傳下達”的職責,圍繞著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個別高校不注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組織活動導向性不強,或者組織活動較少等問題,這就難以發揮其引領作用。其次,各類黨建活動沒有充分考慮團建活動的特點。部分高校的基層黨組織在組織活動時墨守成規,依然采用“聽報告、做反思”的形式,不注重發揮基層團組織的作用,忽視了大學生本身可塑性較強的特點。
(二)共青團的部分理念難以適應基層團組織發展
共青團的部分理念難以適應基層團組織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缺乏活力。首先,高校基層團組織尚未建立明確的增強活力的制度。高校基層團組織多由學生組成,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團體,但是在各類團組織活動中卻很難體現出學生朝氣蓬勃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主題團日活動以及報告會,很難體現高校基層團組織的精神風貌。其次,基層團組織活動缺乏創新精神。部分高校基層團組織不注重根據當代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不同的活動,這種因循守舊的理念不適于基層團組織的發展。
(三)基層團組織的基礎建設不健全
基層團組織的基礎建設不健全是造成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缺乏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高校基層團組織的組織建設不健全。擁有健全的組織建設是保證團組織活動正常進行的首要前提。但是,現階段很多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建設存在缺位、錯位等現象,團組織干部缺少基本經驗以及理論知識,難以保證基層團組織活動的有效運行,無法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動的效率。其次,高校基層團組織不注重探究自身組織特點。基層團組織是高校黨團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團員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基層團組織具有學生群體特征,只有掌握活動的不同特點,才能有效提升組織活動的活力。
三、提升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力的對策
(一)落實“黨建帶團建”發展方式
落實“黨建帶團建”發展方式能夠提升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動的活力。首先,黨建活動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高校在舉辦黨建活動時應尊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力求將時事政治與趣味性相結合,告別過去單一的主題教育活動,以吸引不同群體的關注,同時引導基層團組織積極創新活動組織方式,增強活動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其次,黨建活動要充分考慮團建活動的特點,積極發揮學生群體的作用,體現學生群體的朝氣。高校在進行各類黨建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需求,激發學生群體對黨建活動的興趣,進而促進基層團建活動的發展。例如,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每年五月份舉辦以“黨建帶團建,創先爭優展風采”為主題的“五四紅旗團支部”答辯會,旨在進一步激發各團支部的活力,充分發揮優秀團支部引領作用,展現優秀團支部的風采。
(二)加強宣傳力度,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首先,以傳統媒體為宣傳基礎、新媒體為宣傳主體,做好團組織的宣傳工作。傳統媒體為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團組織宣傳工作要重視傳統媒體的作用,以傳統媒體為基礎、新媒體為主體,共同促進團組織宣傳工作的完成。其次,把握好自媒體時代的媒體宣傳特征,做好團組織的宣傳工作。例如,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利用新媒體創建“子衿青年”微信公眾平臺。“子衿青年”以“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目標,積極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路徑。
(三)完善獎懲機制,健全基礎建設
首先,嚴格落實團組織的獎懲機制,將團章作為基本遵循。共青團組織的根本性文件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章》,這是共青團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的根本。高校在提高基層團組織活力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每個共青團員的思想工作,要求團員嚴格執行團章要求,嚴于律己,以團章要求作為自身言行舉止的規范標準。其次,以 “一學一做”為重要抓手,提高共青團員的自律意識。共青團員應該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樹立“四個意識”,扎實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例如,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積極落實黨建帶團建“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每年都會結合學院專業特色組織學生開展“大學生法律進社區”“禁毒普法,科學防艾”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基金項目】陜西省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學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對策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為例”(編號:2020YBKT10)。
參考文獻:
[1]翟琪,李文峰.高校基層團支部干部隊伍建設方法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20-121+124.
[2]姜玉原.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9(19):23-25.
[3]徐秀娟,鄭元凱,王前鋒.高校基層黨建與人才培養的對接與融合[J].宜賓學院學報,2019(11):117-124.
[4]常晶晶,郭慧,彭寧東,等.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基本路徑探微[J].智庫時代,2020(1):99+131.
[5]黃海波.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基本路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10-11.
[6]劉筱彤.“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的困境與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2):171-172.
[7]梁雪.加強和改進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對策分析[J].亞太教育,2015(28):182.
[8]張大朋.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建設與活動方式創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5):7.
(作者單位 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