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節
摘 要:社會是勞動的產物,勞動是生存的前提。職業教育的目標是掌握技術,獲得生存技能,勞動教育重在弘揚勞動精神,是對勞動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中等職業教育對勞動教育的理性訴求:受到隱性淘汰制度牽制的中等職業教育呼喚勞動精神的滲透;越來越趨近于應試教育的中等職業教育需要勞動價值觀的回歸;中等職業教育受眾的使命感有賴于勞動情感的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依靠勞動教育實現。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勞動教育;理性訴求
中圖分類號:F24?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25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在職業教育方面,教育部發布《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意見》,明確中職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確立了新時代勞動教育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職業教育是專業版的勞動教育,但是職業教育不等同于勞動教育,勞動教育重在弘揚勞動精神,是對勞動價值觀的培養,以促進青少年學生人格全面發展,因此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強調勞動教育是應有之義。
1 受到隱性淘汰制度牽制的中等職業教育呼喚勞動精神的滲透
當普通教育正摩拳擦掌準備在建設勞動實踐基地,發掘日常勞動教育空間和開發必修勞動教育課程中大干一場時,反觀中等職業教育不就剛好符合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勞動教育嗎?基礎課和專業課并存,還有實習實訓、校企合作等既成優勢,但是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困境仍真實存在。
以筆者對X市兩所普通初級中學的學生隨機抽樣84人的結果為例,畢業打算繼續讀書的占89%,直接外出打工或參加短期培訓后就業的占4%,不知道的8%;打算繼續讀書意向報考普通高中的占83%,意向報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占12.3%,不知道的占4.6%。八成以上的初中畢業生本人都希望進入普通高中就讀升學,結合對X市部分中考落榜學生家長的訪談,也或直接或委婉地表達著相似的訴求。
電話訪談案例1:(親子關系:母子,孩子何某中考分數431.6,報讀高中)。
問:孩子中考分數已出,是否愿意報讀XX中等職業學校?
答:中職學校我們沒有考慮的,我家孩子不愛說話,但是長得高,小學的時候參加游泳比賽還得了獎,平時還愛畫個畫什么的,現在通過藝體招生進了重點高中,我們還想辦法找了人,盡量往平行班的好班里進一進。
電話訪談案例2:(親子關系:母子,母親學歷:無,孩子楊某中考分數407分,已報讀私立高中)。
問:孩子中考分數已出,是否愿意報讀XX中等職業學校?
答:(四川方言)我的兒,我肯定不得讓他讀職業學校噻,我肯定要他讀高中噻,因為讀高中的時候才能夠升大學,讀那個職業學校就是面對著上班、找工作噻,我肯定愿意我的兒那些多讀點書再找工作。我家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反正我就是這種想法,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學校。我當然希望他像他姐姐一樣讀個大學噻……前頭很多職業學校的都打了電話來,我們都不愿意去讀,XX校都打了很多次電話來,我們都說算了吧,還是等他多讀點書嘛,現在該學習的時候多讀點,不是急到為了求職、找工作這些,我們都是這種想法。
問:如果職業學校可以讀五年制的中職套讀大專,相當于也是升入大學,這個您怎么看呢?
答:這個事情,我們想的是不怎么現實吧,再說這種學歷還是比較低,這個我兒子也回來說過,他說的這個讀五年相當于大專,畢竟是一個專科,我們想的是要他讀個本科那種。
結合訪談內容會發現,家長下意識地將中等職業教育與學習割裂開,家長心目中的學習就是升學教育,反映出的想法就是職業教育重要,義務教育的職業體驗更重要,但是下意識地回避子女就讀中等職業學校。
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呼喚勞動精神的滲透,力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避免出現“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心理狀態。一是培養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具有艱苦行業、基層一線工作的職業意向;二是形成勞動素養,具備勞動能力,創造性勞動,用做事業的心做職業;三是熱愛勞動,將“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 逐漸趨近于應試教育的中等職業教育需要勞動價值觀的回歸
中等職業教育越來越趨近于應試教育,這和招生困境還是有相當密切的聯系的,教育起引導的作用,教育也起著調度的作用,不注重升學的中等職業學校所面臨的招生困境要遠超于升學率高的中等職業學校,因此大量的中等職業學校將教學重心轉至對口高考、高職單招等方面,使得中等職業教育越來越應試化,宣傳以中職學校學生逆襲為切入點,從中考落榜生到大學本科,甚至碩博。
學歷學位成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共同的奮斗目標之后,學歷學位的貶值不可避免,專業對應職業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以至于出現了街上有當快遞騎手的碩士,庫房有當快遞分揀的中職生,街道辦的清北碩博,鎮政府的中職生。究竟是社會壓力導致了轉行,還是學習期間就沒有認真對待專業以至于可以輕易地放棄?
因此,中等職業教育需要勞動價值觀的回歸,這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也為當前存在的部分青少年勞動價值缺失與弱化的問題指出了解決方向。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已經對此做出了有益探索,有的職校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理念為學校設置學生自主實踐崗位,讓學生參與到教務、食堂、宿舍管理等各項實際工作中去,有的職校由農學專業教師帶領學生自主培育牛肝菌,可提供給食堂,也可對外售賣。初步形成勞動自強的意識,在“做中學”,結合所學專業形成愛崗敬業、自立自強的勞動品格,認識到升學是追求自我實現的一種途徑,其作用在于能更有能力地勞動,能更具有自我意識地勞動,而并非規避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