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鵬 虞姍姍 曾欣 范佳玲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社會經濟和教育領域都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在黨和國家政府迅速而強有力的手段下,我國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有序進行生產復工和返校復學。本文在這樣一個疫情防控背景下,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與其相應的戰略對策,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疫情常態化下管理水平與學校教育培養效果。
關鍵詞:疫情防控;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73
2020年初全球范圍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都造成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我國較早采取了應對措施,政府和全社會針對疫情特點進行強有力的封閉隔離化管理和對病者的治療。目前我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國內沒有再次出現大范圍疫情感染情況和大面積的高風險地區。但國外的疫情情況卻不容樂觀,呈不斷擴散趨勢,因此我國面臨境外疫情高風險輸入的概率增大,疫情防控壓力一直存在,疫情防控關注性不可降低。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一直處于不斷動態變化,國家和各省區地區疫情管理政策時刻調整,因此高校疫情防控管理需要實時滿足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在這種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新挑戰、新問題、新困難以及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成為當前疫情防控下高校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關鍵點。
1 疫情防控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1)管理對象“特殊性”。 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是00后,也是千禧年后出生的一代人。他們是伴隨著信息化和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一批人。他們也是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喜歡打破傳統和標新立異,對新鮮事物和新知識更能快速接受。同時我們也得清楚看到,高職院校中的學生不同于本科院校大學生。高職大專院校學制一般只有三年,在校接受學習教育時間短,學生自身綜合素質還不是很高,學習自主性不強以及缺乏遵守校紀校規的自律性。對于校園日常疫情防控管理的規章制度理解和執行能力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學生違反學校疫情防控有關條例的現象時有發生,給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很大安全隱患和負面影響。
(2)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對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為了更加方便和快捷掌握學生疫情防控管理的各項動態數據信息和科學邏輯分析,許多高校依托互聯網大數據資源和科研水平建立起符合本校情的疫情防控管理平臺或者軟件APP。而這些種類繁多的學生數據信息資源的準確錄入、實時更新管理與運營監控、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工作模式對工作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數據化思維與分析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年長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受制于傳統的工作模式,學習操作疫情防控管理系統平臺能力較慢,影響疫情防控下學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缺乏關注。 疫情初期,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延遲開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老師和學生居家通過網絡在線課堂進行授課學習。等待疫情緩解后,高校返校復學,各地學校根據疫情防控強化需要,實行半封閉化管理模式,師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員非預約和掃碼體溫檢測登記不進校。部分學生反饋受居家封閉和校園半封閉環境以及自身情況影響,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情緒和心理問題,比如擔心焦慮、壓抑煩躁、無聊郁悶等。心理問題嚴重的同學甚至還出現了失眠、厭學、坐立不安、無理取鬧等不良行為,特別嚴重的還嘗試過輕生自殺。所以高校疫情防控下學生心理問題迫切需要被關注和疏導。
(4)畢業生就業面臨更大挑戰。2020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達到874萬,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占到三成以上。高職院校畢業生先天學歷起點較低,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影響社會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難度驟然提升。眾所周知,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技術性和專業性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是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各種“能人巧匠”的主力軍。而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高低直接是衡量其院校綜合排名和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高職院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不利于學生本人發展,也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給全社會疫情防控帶來潛在的不穩定性。
(5)網絡安全問題。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各種新興網絡技術和軟件帶給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下高校師生使用方便快捷和工作高效率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網絡安全隱患。學生與教師員工個人隱私信息的安全儲存,種類繁目的網絡資源與海量數據真偽辨別,各種工具軟件程序的下載帶來的信息安全漏洞如密碼泄露、手機監聽、隱私暴露等問題都容易被社會和網絡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從而用于網絡詐騙、電話電信詐騙或在網上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違法亂紀的事情。再加上很多高職院校大學生缺乏明辨是非和去偽存真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網絡負面、消極和反動勢力影響,產生不良的人生道德價值觀念,不知不覺中做出了錯誤和違法的選擇,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2 疫情防控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
(1)建立健全高職院校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平臺。 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共享平臺對校園學生日常工作管理包括學生每日體溫健康打卡、進出校門、課堂出勤記錄、學生活動軌跡查詢等放在數據化管理平臺上進行管理、記錄更新及實時監控,逐步實現學生工作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在學校疫情防控的預案中,高校應該在其制訂的一般應急預案基礎上,有差異性的對學校所在地的疫情發展最新情況而制定相適應的校園疫情應急方案。應該從學生管理的學生組織領導機構、學生會和團委的工作分工、工作完成指標、校園突發問題處置流程等幾個方面做好應急方案的制訂與修訂工作。
同時做好校園三個關鍵時間節點的疫情防控管理:一是寒暑假期結束后學生從不同疫情風險地區可以返校情況下,旅途中的自我疫情保護和隔離防控,及時對異地學生返校途中的每日健康狀況和行動軌跡跟蹤到位。二是學生到校后,根據學校當地疫情政策做好學生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安排專門的學生工作人員或輔導員做好學生入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三是學期期末結束后學生離校歸家的,要做好疫情防控離校登記報備流程工作,特別是對于家住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同學,及時關注疫情政策調整變化,做到學生既可以安全離校又可以安全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