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對于攜手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起到了引領作用,同時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本文通過分析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綠色金融和健康金融的作用,探索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金融支持路徑。
關鍵詞: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支持
中圖分類號:F23?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37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和挑戰。截至2021年1月27日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累計超過1億,累計死亡超過214萬人。同時,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日益顯現。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蘊含深刻的價值邏輯,體現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平等尊重的原則,倡導守望相助的合作精神,無疑是人類美好生活的福音。
金融作為實體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過程中金融能夠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全球衛生體系的脆弱性,因此在打好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創新金融支持路徑和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手段,助力加快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盡快提升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治理和應急管理能力,十分重要和緊迫。
1 金融支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現實條件
“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金融充分發揮著其功能和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為沿線各國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有利于提升國際投融資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產業融合,實現發展聯動。我國境內相關金融機構開展了多項金融重要創新,例如,中國銀行推出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專項債券;2014年12月成立了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長期融資。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開發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參考前者,推出了國開抗疫專題債券,有效地為抗擊本次疫情提供資金支持。
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不僅是為防控本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且關乎全人類的未來,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的長遠、有效發展。全球疫情防控,是一個國家的任務,也不是特定區域的責任,而是需要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各國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威脅人類健康的各種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與“一帶一路”有相同之處,都需要各國共同努力,所以金融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和支持路徑,也能應用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2 金融支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路徑探析
本次疫情發生以來,金融行業迅速采取措施,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各行業恢復生產,主要包括延期還款,減免滯納金、罰息和相關服務費用等;降低小微企業利率;設立專項基金,匹配定向貸款等。上述這些舉措為抗擊疫情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但大多數都集中在傳統金融服務范疇,對于特定領域的投入缺乏針對性,并未完全顯示出金融的優勢,所以在金融支持路徑上,仍有改進提升的空間。
根據現有模式金融助力不足,為使金融更好地發揮支持作用,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本文從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綠色金融、健康金融共四個方面,探析金融支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路徑。
2.1 科技金融
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較量的主要武器,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使人類戰勝大災大疫成為可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與病魔較量的阻擊戰,也是一場與病毒賽跑的科技戰。針對本次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所以在金融支持“人類健康共同體”的過程中,首先要增加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技創新大致可以分為:科學技術創新階段、科研成果轉化階段、產業化階段。科技金融具有財政屬性和金融屬性,為金融資本創造與其風險相匹配的收益。主要模式是,首先政府進行科技投入的早期介入,可以釋放科技創新過程的風險;其次政府投入借助科技金融平臺,可以和金融資本混合成“同質化”資產,提高政府資金利用效率;最后通過金融工具創新,創造新的財富回報模式。
“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關鍵在于健全完善衛生健康體系,提升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由于資本具有逐利性,無論是新藥物的實驗還是新醫療設備的研發,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還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導致前期很少有資金愿意投入研發過程。所以需要政府先行發起開發研究,降低研發項目的風險,當研發進入中前期,研發項目雛形基本出現,就可以引入資本進入研發過程,整個過程中政府逐漸由發起人轉變成監管人,既能降低政府的資金壓力,又能有效發揮金融在醫療衛生事業建設過程中的支持作用。
2.2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在信息系統數字化、網絡化的背景下,將傳統金融信息化,通過第三方支付、P2P借貸、網絡理財、眾籌融資、大數據等金融業態的創新模式,參與到傳統金融的各個領域。
對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而言,最重要的是資金的有效配置與高效匯集。互聯網融資是指通過互聯網構建融資平臺,以便集合各方資源,為醫療企業及醫療機構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務方案,與傳統融資模式相比,互聯網融資在業務處理、資金籌集、風險處理等多個方面存在優勢。以本次疫情期間所急需的醫療生產設備為例,互聯網金融平臺與融資租賃機構的合作,將用于購置醫用設備的資金,利用互聯網的方式進行籌集。眾籌模式的特點是能夠將債權分解增大資金來源范圍,而融資租賃的本質就是物權與債權相結合,所以眾籌能夠被融資租賃機構所應用。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線上投資在先,線下租賃業務在后,融資租賃機構可以先利用互聯網進行融資,成為融資方。
在此模式下可以使社會公眾參與到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中,一方面使公眾參與投資,有效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由于醫療衛生項目的建設情況與自身利益相關,所以社會公眾會積極扮演項目建設者和監督者的角色,也更有利于醫療衛生事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