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干超,聞亞平,楊青云
(江蘇省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肛腸科,江蘇 宜興 214200)
環狀混合痔目前以手術治療為主,以往臨床常見手術多為外剝內扎術的改良和吻合器的使用,其中外剝內扎術的改良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傷口多,術后疼痛明顯,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長[1],而吻合器的應用存在問題主要則為術后并發癥多,如吻合口狹窄、女性患者的直腸陰道瘺、術后長期肛門墜脹不適感等[2]。超聲刀痔切除聯合內痔注射術治療環狀痔,是以現代先進的手術器械及高效藥物與傳統的手術模式進行結合,通過新器械、新藥物的特性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傳統手術的新型手術治療方法[3]。本次研究對江蘇省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進行了分組治療研究,其中超聲刀痔切除聯合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經江蘇省宜興市第四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以雙盲法將醫院肛腸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3:27;病程介于1年至10年之間,均值(4.11±2.04)年;年齡 22歲至 73歲,均值(42.63±10.22)歲;Ⅰ度內痔、Ⅱ度內痔和Ⅲ度內痔患者比例為18:22:10。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2:28;病程介于1年至9年之間,均值(4.15±2.02)年;年齡 21歲至 74歲,均值(42.67±10,20)歲;Ⅰ度內痔、Ⅱ度內痔和Ⅲ度內痔患者比例為19:20:11。兩組環狀混合痔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環狀混合痔相關診斷標準[4]者;②對手術方案無異議,知曉研究過程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③便時伴有肛門腫物脫出、出血以及肛門墜脹疼痛等癥狀者;④年齡18~65歲者;⑤無手術治療禁忌證者。排除標準:①拒絕參與研究者;②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③認知障礙,無法正常溝通者;④凝血功能異常者;⑤治療配合差者。
實驗組手術方案為超聲刀痔切除聯合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方法如下:對患者肛周進行有效消毒,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例如骶麻或靜脈麻醉加局麻,指導其以側臥體位開展手術,待麻醉生效后,適當擴肛,對患者痔核數量情況以及大小情況等進行仔細觀察,然后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合理設計并且注意應保留的皮橋、黏膜橋。用組織鉗夾提起位置下方最嚴重的1枚混合痔,超聲刀快檔將外痔V字形切開,潛行剝離至齒線上方約0.5cm,超聲刀鉗夾慢檔切除。同法處理其他較大痔核。超聲刀內痔切除處盡可能不在同一平面,注意兩切緣間保留的皮橋及黏膜橋需要足夠寬。以5 mL注射器抽取事先準備好的聚桂醇(廠家:陜西天宇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445;規格含量:10mL:0.1g/支)注射液內痔注射術,第一步對母痔上側黏膜下層中的直腸上動脈區進行注射,然后對痔本體組織進行注射。對照組患者以高頻電刀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治療,對患者骶尾部皮膚進行有效消毒,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例如硬膜外或全麻,指導其以側臥體位開展手術,待麻醉生效后,適當擴肛,對患者痔核數量情況以及大小情況等進行仔細觀察,然后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合理設計并且注意應保留的皮橋、黏膜橋。將設計的一個痔體提起,然后選擇醫院現有的高頻電刀在其外痔邊緣作一“V”形切口,之后常規進行鈍銳性剝離至齒線,并且將其分離至齒線上3mm,以彎鉗夾住痔基底部,常規開展內痔根部結扎,將結扎后的大部分痔組織剪去。對于其他混合痔也以一樣的方式進行處理,期間也需要格外注意各結扎點間黏膜有無進行正常保留,同時對創口皮緣進行適當修理,術中充分止血。
①觀察組間治療效果[5],其中以不見痔核以及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視為治愈;以痔核明顯縮小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視為有效;若達不到上述標準則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和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觀察組間手術治療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術后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評分和疼痛程度成正比。
由統計學軟件SPSS 22.0分析研究結果,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實驗組手術治療效果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

表1 組間手術治療效果比較[n(%)]
如表2所示,實驗組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VAS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低,住院時間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短(P<0.05),但是兩組手術時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組間手術治療情況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組間手術治療情況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
分組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術后VAS評分(分) 住院時間(d)對照組 25 5.88±0.34 38.45±3.67 2.45±0,19 6.89±1.12實驗組 25 3.01±0.28 40.11±3.58 1.79±0,20 5.67±1.08 χ2 - 32.580 1.619 11.962 3.921 P-0.000 0.112 0.000 0.000
如表3所示,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

表3 組間并發癥率比較[n(%)]
環狀混合痔作為肛腸科常見難治性疾病之一,手術是常見治療方法,不僅可以縮短患者治愈時間,而且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患者肛門功能。環狀混合痔目前臨床手術治療方法較多,例如傳統高頻電刀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分層結扎術、常規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以及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等,均具有一定療效,但是同時也各有其不足之處,例如傳統高頻電刀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容易增加患者術中出血量,且患者術后容易發生肛門墜脹、肛門狹窄以及出血等并發癥,而常規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治療費用較高,容易增加患者醫療負擔,且外痔部分依舊需要另加切除[6]。因此如何有效解決環狀混合痔的一次性治愈同時降低其術后并發癥成為了目前肛腸科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
沈建永等[7]報道,在環狀混合痔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無結扎超聲刀治療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減少患者術后尿潴留以及水腫等情況的發生。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單一的超聲刀痔切除雖然對于分段出的較大痔核可以處理得當,但對于較小的痔核卻難以拿捏,如果直接切除肛管黏膜則損傷過多,而不切除則存在短期內復發的風險。以往內痔部分的處理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結扎,一種為吻合切除,而內痔注射術雖然安全有效,但對于較大痔核效果不明顯,并且只能對于內痔進行治療,對于外痔沒有任何治療效[8],本次研究基于傳統“外剝內扎術”及“枯痔療法”的大體模式,憑借超聲刀獨特的止血功效,外痔剝除,對于較大的內痔采用直接凝切,殘端不予結扎,同時再以聚桂醇注射于較小的內痔及痔核上方黏膜,不僅起到了治療作用,同時加強止血效果,還能夠通過痔核上方黏膜注射固定,起到黏膜懸吊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實驗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低,術中出血量明顯更高,術后VAS評分明顯更低(P<0.05)。提示在環狀混合痔手術治療方案選擇中,采取超聲刀痔切除聯合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獲取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不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減少術中出血量,而且還更有利于緩解術后疼痛。除此之外,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住院時間不僅顯著更短且其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也明顯更低(P<0.05),提示在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方面,超聲刀痔切除聯合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更具優勢,更有利于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手術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風險。這可能是由于切割及凝血原理不同,超聲刀不會產生傳導性損傷,因此損傷創面小,并發癥少,愈合時間快,住院時間短。
綜上所述,在環狀混合痔患者的治療中,超聲刀痔切除聯合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效果良好,在減少術中出血量及緩解術后疼痛方面均有良好作用,且并發癥少,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