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宏,李冰婷,丘峻銚
(韶關市口腔醫院,廣東 韶關512500)
臨床常見的口腔疾病為上頜前牙牙體缺損,而牙體缺損將嚴重影響患者牙齒整體的美觀程度和咀嚼功能,進而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積極修復前牙殘根,保持完整和美觀的牙列情況,對于維持正常的咀嚼功能意義重大;臨床中修復大面積前牙殘根的過程中,常采用根管樁對牙體抗力進行強化,目前常用的根管樁有玻璃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這類根管樁由于多為乳白色牙體,且抗腐蝕性較強,故而常被用于修復前牙[1]。但這兩種牙齒修復方式的修復效果在臨床上一直頗有爭議,有人認為二氧化鋯更具修復優勢,且成功率較高;也有人認為纖維樁優勢更高,可合理保留殘根殘冠,且價格低廉,抗折能力強,牙體剩余量多[2]。因此,為探究玻璃纖維樁與二氧化鋯樁對前牙殘根的修復效果,篩選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前牙殘根修復患者,為期平均三年臨床觀察對比,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入組對象為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前牙殘根修復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5~45歲,平均(36.14±5.62)歲,共計74顆前牙,其中殘冠44顆,殘根30顆。對照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27~45歲,平均(38.52±5.65)歲,共計72顆前牙,其中殘冠44顆,殘根28顆。基線數據無差異可對比,P>0.05。納入標準:(1)無全身系統疾病,(2)殘根根面位于齦上2mm,牙齒無松動、叩痛,牙膠尖無超充填,欠充填,根尖無陰影。(3)患者資料完整且具備較好的依從性。(4)可定期復診和X線檢查。
對照組:患者采用二氧化鋯造樁:按照預備的鑄造樁道標準,實施樁道準備,保留4mm以上的根尖部上牙膠尖,沖洗干燥,硅橡膠取模,送至工廠定制二氧化鋯鑄造樁,3M espe雙固化樹脂粘接,預備常規牙體,采用全瓷冠修復。
試驗組:采用纖維樁:根據牙根的粗細程度選擇對應配套的樁道預備鉆,根據纖維樁道預備標準,保留樁道長度為3/2根長,保留4mm以上的根尖部牙膠尖,采取磷酸酸蝕,沖洗干燥后,采用3M espe雙固化樹脂粘接,3MZ350光固化樹脂堆塑樁核,常規預備牙體,全瓷冠修復。
本研究中由天津維瓦登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玻璃纖維樁,二氧化鋯全瓷樁品牌是深圳愛爾創公司,二氧化鋯鑄造樁和全瓷冠均由韶關市丹雪牙科技術開發公司加工制作。
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基牙松動叩痛、冠脫落、樁松動脫落)。滿意為前牙殘根修復后,6個月至3年內未發生基牙松動、叩痛、冠、樁松動脫落和冠、根折情況,修復效果良好;一般為修復后6個月至3年內以上情況發生率較低,不滿意為6個月至3年內以上情況頻繁發生。最后做患者滿意度調查,評價指標包括修復花費的時間,花費的費用以及修復的效果。
可能由于量本量較小,實驗組和對照組成功率無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前牙殘根修復6個月后的效果對比[n(%)]
試驗組患者(95.00%)的修復成功率略低于對照組(96.67%),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前牙殘根修復12個月后的效果對比[n(%)]
試驗組患者(96.67%)的修復成功率略低于對照組(93.33%),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試驗組患者的修復滿意度98.33%顯著高于對照組85.00%,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修復滿意度[n(%)]
在口腔常見疾病中,上頜前牙牙體缺損較為常見,可嚴重破壞患者的牙齒美觀和咀嚼功能,繼而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和阻礙。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通常主張在病情發展的早期階段盡快開展前牙殘根的修復治療,治療過程中,常采用根管樁對牙體抗力進行加強。而過去的修復治療中,常采用金屬樁修復,但由于金屬樁大多都為偏黑的深色,缺乏美學效果,而且如果金屬樁如果選擇非貴金屬類型的樁口,容易導致腐蝕,繼而發生金屬異味,還伴有口腔燒灼感和過敏等癥狀[3]。而隨著牙齒修復技術不斷發展,玻璃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逐漸替代了傳統金屬樁被廣泛應用在前牙修復治療中,且這兩種樁體顏色均為乳白色,接近牙體顏色,且抗腐蝕性較強[4]。其中玻璃纖維樁的彈性模量與牙齒本質很接近,前者的彈性模量平均為21GPa,后者平均為15GPa,而二氧化鋯樁的彈性模量平均為190GPa,遠超過牙本質的彈性模量。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生活質量越發優渥與富足,對于美觀和實用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在前牙修復中使用到玻璃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的頻率越來越高,而如何在修復治療中合理選擇這兩種樁體,則需要進一步地進行對比調查和分析;在前牙區域進行種植修復行為,需要嚴格考慮到牙齒美觀問題,避免發生基臺外露、牙槽骨凹陷和牙齦萎縮等美觀缺陷,而采用殘根樁核冠修復治療,能夠合理地降低不良美觀風險,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5-6]。
然而,目前臨床上對于如何選擇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有一定看法分歧,有人認為二氧化鋯樁具有超過纖維樁的臨床優勢,具備更高的修復成功率;而又有人認為纖維樁優勢更高,可合理保留殘根殘冠,且價格低廉,抗折能力強,牙體剩余量多;還有學者認為兩項樁體治療均可起到良好的修復效果,可充分保留殘根殘冠[7]。而在韶關市醫學院洪席超在《探討不同材質樁核修復對薄弱殘根抗折性能的影響》中的研究結果顯示纖維樁具備優于鑄造金屬樁和瓷樁的抗疲勞強度,折裂模式均為二次修復類型,隨著不斷增加牙體剩余量,抗折能力持續增強[8]。臨床上仍然未有研究明確地報道比較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的優劣性。纖維樁組冠易脫落原因考慮為纖維樁彈性模量小,前牙受力時易發生形變,力集中在肩領處所致。二氧化鋯樁組,基牙松動叩痛的原因,考慮為彈性模量大,受力易傳導到根中,進而導致牙根根折根裂。屬于采取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過程中需嚴格注意的事項。而就本組研究來看,試驗組患者在前牙修復后的6個月、12個月和3年后的修復效果與對照組沒有明顯區別,考慮到實際生活,由于纖維樁的醫療費用更加便宜,且基牙松動叩痛、冠、根折等發生情況較少,復診次數相對較少,既節省了患者的看病時間,又降低了其經濟壓力,屬于物美價廉的一種前牙修復治療方式,在實際就診中,患者更傾向于纖維樁進行前牙修復。
綜上所述,采用纖維樁和二氧化鋯樁修復前牙殘根,均能取得良好的修復效果,但采用纖維樁修復效果更佳,且纖維樁治療價格更低,可合理緩解患者的經濟壓力,且就診次數少,可有效縮短患者的診療時間,在基層臨床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