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健,張雄偉,吳漢潮,余承洸,丘成,張榮隆
(賀州市人民醫院,廣西 賀州 542800)
腎結石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且在男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該病的發生與機體代謝異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及異物等有著密切關聯,發病后會導致患者出現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及腹脹等臨床癥狀,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1]。在眾多治療腎結石的手術方法當中,常選擇經皮腎鏡手術完成治療,但術后殘余腎結石是目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常見危險因素,術后結石殘留不僅能夠引發尿路感染,同時還會促使結石再生及復發,因此會導致患者需要再次手術,增加患者的病痛折磨以及經濟負擔。所以如何徹底清除患者術后結石殘留現象,已成為目前相關專家和學者重點探討的話題[2]。為幫助患者探尋最佳治療方案,本文探究輸尿管軟鏡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希望能為臨床探尋最佳治療方案,詳情在下文中闡述。
本文篩選病例為賀州市人民醫院門診收治的經皮腎碎石結石術后殘留結石患者40例,病例篩選時間段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觀察、對照二組在對全部患者分組所選擇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各20例。觀察組:男、女:12、8,年齡區間為 19-78歲,均值為(48.5±2.2)歲;對照組:男、女:11、9,年齡區間為20-72歲,均值為(46.0±5.8)歲。統計分析二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數據無差異(P>0.05)具備臨床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臨床調查核實確定符合復雜腎結石術后結石殘留患者;(2)參與研究者臨床資料完整;(3)患者物溝通障礙,且患者不存智力問題。(4)本次實驗均值患者或者家屬的同意下進行,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語言功能或智力功能障礙的患者。(2)存在手術禁忌患者。(3)感染性結石患者。(4)殘余結石≥20mm患者。(5)癌癥患者。(6)患者存在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7)患者配合度、依從性較低。
對照組: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在患者手術后一周采取體外碎石,治療時患者采取仰臥位,在超聲下確定結石位置后,使用體外震波碎石機進行治療,治療時電壓控制在10-16kV,分撥能量控制在3.1-15.7J,沖擊次數大約為1000-3000次,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到40min,間隔一周治療一次,共治療兩次。完成碎石治療后,對患者采取常規補液以及止痛治療,輔助服藥排石,并囑咐患者多飲水以便促進結石排出;觀察組: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術,患者手術體位選擇為截石位,麻醉方式選擇為全麻,硬鏡由輸尿管插入腔中,然后將軟鏡鞘以及軟鏡置入腎盂,需明確結石的所在部位,碎石所采用的方法為運用鈥激光碎石術,用套石網籃取出直徑大于2mm的結石,取出結石后,留置雙J引流管,成功操作后,將碎石徹底取出,治療后觀察無異常現象方可離院。
對比治療時間、術后通過隨訪掌握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再次治療率和結石徹底清除率。兩組患者疼痛程度運用視覺模擬(VAS)量表進行評估,并將其結果進行對比,總評分值為10分,低分則表示疼痛程度輕。術后1個月復查雙腎CT檢查顯示患者的腎臟內殘留結石或結石殘塊小于2mm,且無任何臨床癥狀則表示手術成功。
經記錄結果得出,觀察組患者(治療、術后導尿管留置)所用時間比較短,術后患者的疼痛度也較輕,各指標結果同對照組比較占據顯著優勢,兩組指標對比后顯示差異性(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見表1。
表1 手術各項指標比較(n,±s)

表1 手術各項指標比較(n,±s)
組別 治療時間/min 術后疼痛/分觀察組(n=20) 39.2±2.4 4.2±0.4對照組(n=20) 52.3±3.5 5.3±0.5 t 13.8047 7.6827 P 0.0000 0.0000
比較再次治療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再次治療率[(5.0%):(30.0%)],且結石徹底清除率以及手術成功率均較高,兩組之間數據差異性顯示(P<0.05)已達到統計學意義標準,見表2。

表2 手術各項指標比較(n,%)
二組患者疾病治療期間對并發癥進行對比分析,數據為5.0%:30.0%,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見表3。

表3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腎結石是一種高發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男性群體,在治療過程中復發率較高。腎結石疾病的發生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感染、機體代謝異常、異物等。腎結石疾病目前臨床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疾病,只能夠通過手術徹底根治,在眾多外科手術治療方法中,經皮腎鏡取石術式具有較高的應用率,但是該術式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術,且在臨床應用中發現,由于腎結石的結石體積較大,而且分布多個腎盞,因此會增加手術難度,術后結石殘留的幾率大,同時還會誘發結石再生,致使患者需要再次手術,進而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效果[3]。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是目前針對結石殘留治療的主要方法。雖然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具有操作簡單以及創傷性小等優點,但由于治療過程中多數碎石易造成尿路梗阻現象,碎石無效果,因此會增加患者治療后治療時間,反復感染、以及腎絞痛等并發癥發生幾率,仍然達不到患者預期的治療效果;而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術在治療結石殘留方面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安全性高、創傷小、安全性,術后短時間即可恢復等諸多優勢[4]。該手術方式通過采用輸尿管軟鏡處理,鏡體直徑較小,且鏡頭具有較好的彎曲度以及靈活度,因此在置入過程中不僅降低了對腎內的壓力,并且能夠將隱蔽的結石徹底清除,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殘留結石清除率,并且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最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術后身體恢復速度[5]。本次研究結果也已證實,觀察組患者通過采用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術治療后,其(結石清除率、治療時間)所用時間比較短,術后患者的疼痛度也較輕,術后發生的并發癥以及再次治療率均較少,患者最終的結石徹底清除率以及手術成功率均較高,各指標結果同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的對照組比較已占據顯著優勢。
綜上所述,運用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術處理經皮腎碎石,術后結石殘留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高,能夠有效減少手術創傷性所增加的術后疼痛及并發癥等,并且能夠將殘留結石徹底清除,提高患者術后身體恢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