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婧
(貴港市覃塘區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121)
隨著現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對于口腔修復不僅僅滿足于恢復正常的結構與功能,修復體的美觀度以及使用性能都成為患者關注的重要問題[1]。因此一個能夠讓患者滿意的修復體,需要從形態、色澤、功能以及使用壽命等多個角度來觀察。過去臨床在口腔修復中主要是采用金屬修復體,具有強度高、美觀且經濟實惠的優勢,目前在基層得到了推廣應用[2]。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金屬修復體的各種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例如金屬基底的存在會影響瓷層厚度,加上金屬的不透光性會影響修復體的美觀性,同時金屬容易發生氧化的問題,可能導致牙齦邊緣變色,此外金屬與瓷面結合不牢固容易發生崩瓷的問題[3]。隨著現代口腔修復的不斷進步,發現全瓷修復體在口腔修復中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同時瓷體的透光性較好,比金屬材料更加美觀[4]。因此文章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200例我院口腔科收治前牙修復患者,對不同修復體的應用效果進行對照觀察,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200例貴港市覃塘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收治前牙修復患者,其中有男性82例,女性118例;年齡為18~46歲,平均為(29.6±5.6歲)。入選標準:符合口腔修復適用證且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根據患者的意愿分為觀察組(采取全瓷修復體,共計100例)與對照組(采取金屬修復體,共計100例)。
觀察組采取全瓷修復體,具體方法為:①舌面預備:首先使用倒錐形車針在齦緣磨出1mm溝,之后消除舌隆至齦緣的倒凹,然后根據赦免解剖外形磨出1.2~1.5mm間隙;②唇面預備:沿唇側齦緣磨出1mm溝,并根據唇面外形磨出1.2~1.5mm間隙;③鄰面預備:使用車針沿鄰面切割并讓患牙與周圍牙齒分離,消除倒凹,避免切割到鄰牙的接觸點,預備體與軸面保持2°~5°夾角,消除上前牙鄰面的倒凹并增加1mm肩臺寬度后磨除1.9~2.3mm,下前牙鄰面則磨除1.7~1.9mm;④切端以及頜面準備:前牙切端并磨除處理之后形成圓滑斜面,下頜牙則處理為向唇側傾斜的斜面,功能尖需要磨除1.5~2.0mm,非功能尖需要磨除1.2~1.5mm;⑤肩臺處理:肩臺均為90°,寬度為1mm,需要保持連續一致、高度對齊。在完成上述準備之后,需要根據模型尺寸使用二氧化鋯全瓷修復體修復,修復之后進行試戴,若患者滿意則使用樹脂粘固劑進行加固處理。
對照組采取金屬修復體,操作方法與觀察組一致,使用的修復體為金屬鎳鉻合金制成。
比較兩組修復效果差異以及修復前后牙齦指數與出血指數的差異,并隨訪3年觀察兩組患者修復折斷率以及牙齦色澤變化情況。本次研究修復效果的判斷標準為:優:邊緣密合性好且局部注射亞甲基藍溶液觀察無滲漏的情況;良:邊緣密合性較好但邊緣有滲漏;差:未達到上述標準。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進行表述,兩組均數計量值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統計表述,兩組計數值采用χ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修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修復效果差異
兩組患者修復前牙齦指數、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修復后牙齦指數、出血指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修復前后牙齦指數、出血指數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修復折斷率以及牙齦色澤改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隨訪結果的差異
牙體缺失、牙齒畸形作為臨床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隨著現代人們飲食結構與飲食習慣的變化,該病的發生率呈升高趨勢,患者發病后容易出現多種癥狀,如牙齦出血、疼痛等,對患者牙列美觀以及咀嚼功能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很多患者通常采用口腔修復治療。目前臨床對于口腔修復多采取烤瓷冠技術,傳統金屬烤瓷冠容易發生色澤改變影響整體美觀性,且修復后畸形發生率高,總體的應用效果不夠理想。近些年來全瓷冠修復在口腔修復中表現出較好的應用效果,相比于金屬烤瓷冠來說能夠提高牙齒邊緣的閉合性,進一步提高修復效果,從而改善整體美觀性。為了進一步分析比較這兩種烤瓷冠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中選取了200例口腔修復患者進行對照比較。
口腔修復的主要目的是恢復缺損牙列功能、形態以及美觀,目前臨床對于口腔修復體的選擇尚無統一標準,傳統口腔修復中主要是使用金屬修復體,根據內冠材料的不同可分為貴金屬合金烤瓷冠、非貴金屬合金烤瓷冠、鈦合金烤瓷冠不同的材料各有其優缺點。但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發現金屬修復體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①金屬修復體本身容易發生氧化,因此使用之后容易導致周圍組織變色,影響患者口腔的美觀度;②由于金屬修復體的制作工藝比較粗糙,縫隙大且折斷率高;③部分金屬存在一定的致敏性和致癌性,例如金屬鎳,容易引起牙齦發炎、出血等癥狀,因此需要尋找更加高效、安全的修復材料[5]。
全瓷修復體具有較高的使用性能,不但耐磨損以及耐腐蝕性高,且透光性較好,相比于金屬修復體來說,不會發生變色的問題,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強度差,因此臨床對其也存在一些爭議。目前臨床常用的全瓷修復體主要包括熱壓鑄瓷、玻璃滲透氧化鋁陶瓷、氧化鋯陶瓷等。二氧化鋯全瓷牙是目前氧化鋯陶瓷中性能最優秀的產品,具有較好的半透明外觀,密度與強度較高,有效解決全瓷系統無法做長橋的問題。同時該產品貼合邊緣緊密,不容易引起牙齦炎癥,并且對X線無影響,生物相容性要明顯高于金屬修復體,能夠獲得穩定的修復效果[6]。
二氧化鋯全瓷牙的優點在于:①強度與密度高:由于強度與密度高,因此能夠制作6個單位以上的烤瓷橋,突破了全瓷系統無法做橋的缺陷;②色澤自然:二氧化鋯全瓷牙的半透明性使得其顏色更加自然,能夠符合對重視美觀度患者的需求;③不影響影像學檢查:金屬修復體會對頭顱X線、CT以及MRI等檢查造成影響,而二氧化鋯全瓷牙則沒有這一問題。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修復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值為5.034,P值為0.040);兩組患者修復前牙齦指數、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值為1.158、1.214,P值為0.106、0.112),觀察組修復后牙齦指數、出血指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t值為 5.158、5.223,P值為 0.041、0.042);觀察組患者修復折斷率以及牙齦色澤改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值為5.086、5.124,P值為 0.040、0.041),由此可見全瓷修復體在口腔修復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全瓷修復體相比于金屬修復體來說,具有更好的修復效果,根折斷率低,值得在口腔修復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