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鷺,黃巧,王先莉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重慶 400000)
妊娠作為自然界常見的一種現象,由于在妊娠分娩過程中存在一些相關影響因素,可能導致高危妊娠癥狀發生,并進一步影響到妊娠孕婦及胎兒健康,導致孕產婦發生早產、流產等現象,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發生,嚴重損害了母嬰健康并影響其家庭和諧[1-2]。而且部分門診高危妊娠孕婦對妊娠高危因素不夠了解,容易出現過度擔憂、焦慮等心理,使得機體激素水平發生改變,不利于順利分娩[3]。因此,對門診高危妊娠孕婦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服務,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母嬰結局,保障高危妊娠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質量[4]。在本次研究中,針對本院門診收治的200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分組,以探究產前護理管理措施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具體內容如下正文。
以對本院門診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從中抽選出200例孕婦根據其自愿選擇的護理方式分成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產前護理管理(每組100例)。所有高危孕妊娠孕婦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200例孕產婦均符合高危妊娠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除高危妊娠外其他并發癥患者、免疫系統疾病、精神病史、認知障礙、依從性差患者。
對照組100例高危妊娠孕婦孕次1~3次,平均為:2.1±0.1(次);年齡范圍:26~31歲,平均:27.6±2.1歲;孕周范圍:28~40周,平均為:32.0±0.3周,并發癥包括:高血壓44例、糖尿病28例、心臟病10例、貧血10例、其他8例。
觀察組孕次1~3次,平均為:2.2±0.4次,年齡范圍:25~32歲,平均:27.8±2.2歲;孕周范圍:27~41周,平均為:32.3±0.2周,并發癥包括:47例高血壓、30例糖尿病、8例心臟病、8例貧血患者、7例其他。
將2組高危妊娠孕婦的基本資料帶入統計學處理(P>0.05)。
對照組孕婦實施常規護理服務,做好患者產前檢查與健康宣教工作,并對其實施飲食指導等基礎護理[5]。
觀察組實施產前護理管理,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首先,為每位孕產婦制定產前體檢的健康檔案,將產婦的基本資料記錄在檔案中,并使用《孕產保健手冊》中的相關標準,對每位產婦進行高危因素評估,對孕產婦展開全面的產前檢查,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不同制定個性化方案。
其次,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計劃表,仔細記錄產婦的檢查結果,并安排專業的護理人員對產婦開展詳細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產前檢查的意義與目的,并能夠學習胎教,正確的計算出胎兒胎動次數,采取積極有效護理措施,預防并發癥發生。指導孕婦了解并學習先兆流產知識,學會正確處理先兆流產,使其了解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知識。
最后,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的與產婦進行溝通焦慮,并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不斷幫助孕產婦建立正確的認知觀,促使產婦能夠積極主動的面對自身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分娩,樹立分娩自信心。
對比孕婦護理前后心理應激指標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妊娠結局、高危因素下降率以及新生兒不良結局。
護理前,兩組高危妊娠孕婦的T-AI、S-AI指標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T-AI、S-AI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前后T-AI、S-AI、護理滿意度(±s,分)

表1 比較兩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前后T-AI、S-AI、護理滿意度(±s,分)
組別 T-AI S-AI 護理滿意度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對照組 47.62±1.27 43.50±1.57 44.78±2.43 37.98±1.27 76.34±1.58觀察組 47.60±1.24 38.03±1.55 44.79±2.40 34.74±1.55 85.75±1.35 t 0.071 15.681 0.019 10.226 28.637 P 0.943 0.000 0.985 0.000 0.000
觀察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后高危因素下降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2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后高危因素下降率(n/%)
觀察組高危妊娠孕婦妊娠結局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P<0.05(見表3)。

表3 對比2組高危妊娠孕婦分娩結局(n/%)
觀察組孕婦新生兒不良結局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見表4)。

表4 對比2組孕婦新生兒不良結局情況(n/%)
高危妊娠患者多存在貧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情況,受到不良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因素影響,高危妊娠孕婦可能會出現難產、早產等不良妊結局,嚴重影響到產科的分娩質量[6-9]。
而產前護理管理的展開能夠促使孕婦正確認識自身不良行為,并降低高危因素的發生率,加強孕婦的健康教育程度,避免不良心理影響配合。產前護理管理能夠促使孕婦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分娩,通過及其心理、飲食、運動等方面護理措施,顯著提升護理質量,有效改善孕婦不良情緒,糾正其錯誤認知,并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以確保母嬰健康[10-11]。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高危妊娠孕產婦的分娩結局、新生兒不良結局以及心理應激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說明通過加強產前管理力度,使得護理服務更加具體化、有條理性,能夠有效改善孕婦妊娠結局,提升孕婦的護理滿意度,降低孕婦高危因素的發生率,從而保證母嬰健康。
由上所述,對高危妊娠孕產婦加強產前護理管理,能夠使其正確認知妊娠高危因素,并通過孕期護理服務改善其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嬰結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