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穎川
在“2021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數字化”成為核心話題之一。參會代表們圍繞“數字化”展開了熱烈研討,展示新技術,分享新理念,探討新趨勢,為業界帶來了一場關于“數字化技術驅動智能物流變革”的深度思考。

2021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之物流黑科技秀場
“數字化轉型是今后十年的主要趨勢,幾乎各個行業都會有所涉及,物流行業也不例外?!敝袊畔⒔洕鷮W會常務副理事長、工信部科技委委員呂廷杰在2021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觀點,道出了業內對于物流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普遍共識。
智能物流是物流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數字化是實現智能物流的重要基礎和有效途徑。隨著中國進入數字化時代,如何通過數字化實現行業的再升級,成為物流行業關注的焦點。在前不久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中物聯物流裝備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1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數字化”成為核心話題之一。參展區,新產品與新技術琳瑯滿目,數字化解決方案亮點突出,集中呈現了業界近年來在“數字化”方面取得的成果;會議區,參會代表們圍繞“數字化”展開了熱烈研討,分享新理念,探討新趨勢,為業界帶來了一場關于“數字化技術驅動智能物流變革”的深度思考。
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加快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推進新興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應用,提高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自動化、智慧化水平;國家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指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梢妵覍τ谖锪髋c供應鏈數字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充分體現出數字化對于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
關于數字化的概念,目前行業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界定,有人認為是使用0和1兩位數字編碼來表達和傳輸一切信息的一種綜合性技術;有人認為是設備與設備的數字互聯,解決各種資源底層的自洽與自組織的配置優化,從而極大地降低防范成本;也有人認為是通過數據實時采集,分析由機器完成,實現物理世界的在線化,說法不一而足。盡管如此,業內更多的觀點認為,數字化是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必然選擇。
從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的物流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典型的重資產特征,利潤率較低。而且近年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工費用不斷增加,毛利率下降趨勢明顯;而且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依靠傳統的機械設備和管理體系已經不足以讓企業站穩腳跟;一些企業雖然已經應用了不同類別的IT系統,但數字化程度較低。因此,傳統物流企業要轉型,就需要擁抱數字化。
從對物流行業的影響來看,數字化能夠通過仿真和虛擬現實、計算智能、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多媒體和信息等技術支撐,對物流所涉及的對象和活動進行表達、處理和控制,讓物流系統可以具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視化等特征,可以推動物流智能化發展,向智能物流進化。
對于上述發展現狀,北京和信融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周旭在會上以物流業工作流程升級為例做了深入分析。在他看來,目前物流行業工作流程面臨諸多難點,包括:運營流程復雜,需要對人、財、物等各個主體進行精細管理;涉及系統繁多,如各類專業系統、客戶系統和不同網站等;人員依賴性強,各崗位人員需要培訓和工作質檢,經常流動。因此,物流行業工作流程向數字化升級已是勢在必行,主要目的在于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流程處理和銜接效率。
中遠海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黃大雷也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智能物流是數字化的物流,是將智能技術用于物流過程中,提高物流系統感知、協同、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使物流過程運行和決策更加智能化、科學化,從而提高物流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的創新服務模式。他還分別以汽車制造入廠物流智能調度管理和煙草工業全程供應鏈智能調度管理為例進行佐證,充分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對于物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
另外,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新零售等新經濟模式的崛起和發展,以及智能制造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對相關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物流裝備和技術的智能化升級也提出了更強烈的需求。對于物流裝備企業來說,需要去研發更加智能、高效的自動化物流設備,來滿足用戶低成本、高效率、柔性化的物流需求。數字化技術無疑成為重要的發展目標。
物流數字化技術涉及計算機硬件、軟件、信息存儲、周邊設備和互聯網絡等技術手段,具體來看,近年來推動智能物流加速前進的數字化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5G、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運籌學、無人駕駛等關鍵技術。在2021年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這些前沿技術以及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實踐應用成果得到了集中呈現,參會嘉賓們也圍繞著相關話題展開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在這個智能狂歡的時代,人工智能(AI)成為社會的寵兒,各行各業都在努力向AI靠攏,希望通過AI技術實現突破升級,物流行業亦如是。在物流技術大會上,AI技術成為大家關注和熱議的焦點,不僅在專家學者們的主題演講中時常被重點提及,在展商區域我們也能看到AI技術的身影,如北京中都格羅唯視、馭勢科技、賓通智能、百度地圖等都展示了與AI技術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與會者普遍認為,AI技術已經成為物流行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引擎。正如黃大雷在演講中所言,智慧物流是物流與供應鏈在數字化智能時代的發展方向,也是傳統物流企業轉型方向,而它所依托的是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新一代智能技術。
從數字倉庫到數字工廠再到數字供應鏈,在構建萬物互聯的數字經濟時代,物聯網技術正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它如同人體的神經元細胞無處不在,連接著物流與供應鏈軀體的各處末梢神經。本次會議的主論壇上,物聯網技術備受追捧。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工信部科技委委員呂廷杰便圍繞“物聯網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展開深度剖析;數字供應鏈新生態論壇上,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菜鳥IoT研發中心負責人曾旭就“IoT給行業帶來的新元素”主題做了經驗分享;吉司GISE貨運技術論壇,無錫遠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曹猛從智能網絡貨運角度分析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前景等。
區塊鏈技術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革命后,引發第五次人類社會顛覆性變革的技術。物流行業鏈條長、分散的行業特性,導致長期以來存在征信難、融資難、協同難的痛點,而區塊鏈技術作為創造信任的機器,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恰好能解決物流行業這一痛點,在物流行業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次物流技術大會,“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論壇”聚焦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探索如何打通創新鏈、應用鏈、價值鏈,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區塊鏈三鏈協同,提升物流的新價值,促進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

在2020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數字化”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話題

數字供應鏈新生態論壇
疫情進一步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和落地商用,物流行業成為重要賽道,科技公司、出行物流公司、汽車主機廠、新興創業公司等加速推動無人駕駛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此次大會上,馭勢科技、九曜智能、贏徹科技、長城汽車、AutoX等企業重點展示了無人駕駛技術在機場、工業園區、倉庫等領域的應用;與此同時,大會還專門開設“無人駕駛技術論壇”,就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動向、市場應用以及制約性因素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另外,無人機技術也在本次大會亮相。在物流技術與裝備展覽展示專區,順豐科技主要展示了無人機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吸睛無數。
作為實現物流系統優化的技術與工具,運籌學是系統理論在物流中應用的具體方法。近些年,隨著數據量大幅度攀升等科技環境的變化,運籌學得以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于物流行業,以改善或優化現有物流系統及供應鏈的效率。此次大會,專門開設了“運籌學物流應用論壇”,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的教授學者,以及華為、阿里巴巴、順豐速運等企業的大數據算法和營運統籌專家,就運籌優化技術的具體實踐(諸如一帶一路運輸網絡優化、城市配送路徑優化、航空運營管理統籌、快遞企業營運規劃等),以及應用中存在的挑戰等焦點話題做了深入分享,會場上引起強烈反響。
電商快遞高歌猛進,智能制造急速前行,倉庫內的收貨、存取、揀選、質檢、打包、分揀、配送等環節自動化與智能化如火如荼地進行。大會上,“智能倉儲技術論壇”邀請知名智能倉儲技術裝備企業、應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研討后疫情時代智能倉儲技術和設備的新變化、新成果與新趨勢;此外,在展商區域,包括昆船智能、蘭劍智能、江蘇華章、智子躍遷、隆鏈智能、普羅格、林德等物流裝備企業,以多媒體、特裝展以及虛擬模擬等多種形式,也分別展示了自己在物流倉儲領域的數字化技術及相關應用,備受關注。
當然精彩不止于此,此次大會上,與會嘉賓還就“5G助力供應鏈數字化”、“基于數據流和價值流的數字化工廠建設”、“多算法實踐與應用”等諸多技術性話題做了深入交流,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淺。
除了精彩的技術展示和深刻的觀點分享,本次大會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對數字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洞察和預判,對于行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通觀大會內容,主要為物流數字化技術發展指引了四個航向: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在大會致辭中著重強調,中國要把握好物流裝備技術深化發展的基本趨勢。蔡進表示,物流裝備技術的發展不能只停留在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標準化、柔性化等這些理論上面,更重要的是實踐,要實現技術落地和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華為集成供應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張廣銘在“運籌學物流應用論壇”做主題演講時也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認為,運籌學算法的實踐,應該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從實際問題的視角出發,更好地去實踐理論與算法。
數智化是2015年北京大學“知本財團”課題組提出的概念,是對“數字智商”的闡釋,最初的定義是:數字智慧化與智慧數字化的合成。2019年,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EO、菜鳥網絡董事長的張勇提出了“物流數智化”概念,他認為未來的物流一定是從數字化到數智化,數智世界將是人們共同面臨的時代。其意在表明,數智化物流是智能物流發展的一個階段。
此次大會,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吳甘沙提出了相近觀點。他認為,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程度的快速提高,未來“數字化”將走向“數智化”,所有的數字化都是為了智能化提供必要條件。數智化本質上就是將數據通過物聯網連起來,把數據打通然后用人工智能去發現優化的機會。
安吉智能物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賓在談“物流制造數字融合聯動發展”話題時也表示,未來無論什么行業,其發展趨勢都是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對于制造和物流行業來說,應該加快數智化發展,加快產業交互、融合發展。

蘭劍智能展示全流程智慧物流系統解決方案

馭勢科技展示無人駕駛技術
大會上,物流技術服務化趨勢被再次強調,并被專家學者們多次提及。
蔡進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企業服務化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目前很多企業開始提供超前的、預見性的服務,也就是主動性的服務。物流企業應該主動適應物流裝備和技術應用的變化,盡可能地滿足客戶柔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吳甘沙在演講中也強調物流裝備要加強生命周期服務,包括:對于量產產品,需要細心驗證后方可交付;與集成商、客戶協同創新解決方案,為客戶的關鍵需求而創新;建立與集成商、代理商和客戶全面合作的運營運維售后體系;要不斷對全生命周期OTA進行功能升級。
近年來,行業內越來越多的人士認為,物流技術的發展,不應該再持續簡單的單打獨斗,而應該逐漸向生態系統建設方向靠攏。在本次大會主論壇上,SAP中國首席數字官、副總裁彭俊松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在后疫情時代,一方面,面對供應鏈中斷的巨大風險,全球供應鏈重構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正在一輪輪地推動各個行業的升級發展。目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處于產業互聯和融合的新階段,面對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企業應該積極打造數據生態系統,迅速組裝可信賴、先進的云端設施。
中遠海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黃大雷也表示,“算法”、“數據”、“算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要素,但純靠技術很難推動人工智能在行業領域的應用。因此,要實現智慧物流發展,需要支撐起兩個輪子:一個是領域知識,即與技術融合的深度物流專業知識;另一個是生態系統,即與供應鏈上下游環節高度協同而形成的整體生態環境。
總之,在新基建大潮之下,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區塊鏈等關鍵技術將進一步加速物流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推動智能物流發展早日由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