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因罹患高血壓加入“慢病一族”。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病,高血壓有“無形殺手”之稱——此病會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病、腎衰竭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重要影響。
血壓是在心臟收縮,心室的血液泵入全身時,血液對動脈壁產生的壓力。心臟驅使血液流動,如果血液向循環系統施加持續的異常高壓力,則為高血壓。通常情況下,成年人收縮壓的理想值應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張壓應低于80毫米汞柱。如果連續幾天血壓的測量結果均為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90毫米汞柱時,就說明已患有高血壓。
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高血壓這一疾病的重要導火索。抽煙酗酒、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尿酸血癥等都是引起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患者需要在服藥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和此病“友好相處”——防止高血壓腎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并發癥的發生。
頭暈、胸悶、頸部僵硬都是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嚴重的急性高血壓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視線模糊、耳鳴、心悸等癥狀。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會影響全身血管,進而導致心臟、腦部、腎臟等重要器官發生病變。例如:影響心臟會引起冠心病的發生;影響腦部會引起腦出血、腦梗塞等情況的發生;影響腎臟會引起高壓腎病等。因此,高血壓可能誘發全身多處器官發生疾病,對一系列臟器造成損害。
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會引起血壓升高,進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而改善飲食內容對于降低血壓則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一些粗糧、雜糧、豆類和新鮮的水果蔬菜,少攝入動物油脂含量高、口味刺激的食品。新鮮的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鎂、鈣等元素,具有很好的降血壓食療功效。

豆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和鉀元素,患者每天適當進食豆制品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作用。高蛋白食物的補充會對降低患者的血壓產生顯著的效果。適當食用一定的海鮮類食物可幫助降低人體對于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減少油膩、油炸、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因為高熱量和油膩的食物會造成血脂升高阻塞血管,進一步導致血壓上升,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減少脂肪的攝入,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除此之外,要控制糖類、鹽類、濃茶類的食物。糖類食物會引起患者體內的血脂升高,從而誘發高血壓,過多食用食鹽會引起患者血壓不穩定,對血壓有不良影響。濃茶可使人興奮,有可能令血壓升高。
抽煙喝酒會引起患者的血壓增高,極易造成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戒煙戒酒十分必要。
高血壓這種疾病往往不是一天形成的,注重飲食方面的改善,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運動可以避免高血壓的形成。高血壓的患病率高、死亡率高,高血壓患者要想控制好血壓,除了要改變飲食習慣、養成運動習慣,還需遵醫囑認真長期地服用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