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底,住建部發布了《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要限制縣城居住建筑高度??h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住宅占比應不低于75%;新建住宅最高不超過18層。這是繼去年4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以后的又一個“控高”文件,意義十分重大。
一是促進綠色環保。近些年,國內許多城市將建設“摩天樓”與城市經濟發展相提并論,甚至將其視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因此,盲目攀比、媚洋求怪之風泛濫。不僅淹沒了城市本來的建筑風貌,割裂了城市文脈,甚至造成惡性事件。按照文件要求,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天際線將鎖定在500米以內,這將促進適用、經濟、綠色、美觀,以及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保的建筑成為新的引領。
二是促進節約資源。由于超高層建筑的過度發展,城市病層出不窮。除了成本、能耗、消防等難題以外,還存在供過于求、空置率攀升、投資回報率低等問題,造成綜合性資源浪費。按照文件要求,加強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景觀敏感等重點地段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健全法規制度,加強歷史文化遺存、景觀風貌保護,嚴格管控新建建筑,不拆除歷史建筑、不拆除傳統民居、不破壞地形地貌、不砍老樹。既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又融合環境,體現城市的文化傳承。
三是促進城市安全。5月18日,深圳賽格廣場振動一事,引發了外界對超高層建筑的關注。在國內一些城市時有發生的因為資金、建筑質量、設計難度而停工的超高層爛尾樓;因超高建筑的玻璃幕墻形成光污染,影響路上司機和行人的視覺;電梯維修難和消防救援難的現象都威脅著城市的安全。
在我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建筑控高勢在必行,意義重大!必須努力讓建筑更好地服務于人,進而促進綠色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建筑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