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行業健康發展、不斷培育行業文化、提升行業競爭力的內在素質要求。對于房地產職業教育來說,工匠精神是對人才培養的理性回歸,集中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房地產職業教育的角度,圍繞工匠精神的內涵,針對房地產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養問題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職業教育;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06-0073-76 收稿日期:2021-05-10
作者簡介:段國鵬,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思政教育教學部,講師,碩士研究生。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文明的古國,工匠精神的歷史溯源也較早,從上古傳說中可以看到一些痕跡如鉆木取火、大禹治水等無不體現出智慧的中華民族早已有了對工匠的推崇和追求。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逐漸從傳統農業中剝離,形成了獨立的生產行業,也就從那時起人們對于“工匠”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別是到了西周以后,工匠逐漸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群體,正如《考工記》中記載的“國有六職,百工與一居焉”。之后,諸如魯班等能工巧匠不斷涌現,代表了其所處時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更突出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秦漢之后封建社會制度的逐漸完善為工匠行業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社會基礎,也逐漸形成了人們對工匠精神的早期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房地產行業也拉開了綜合發展的序幕,經過4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行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激增,職業教育逐漸興起,源源不斷地為房地產行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進入新時代,房地產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更為嚴格,進而對房地產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工匠精神的培育就顯得十分迫切。
1 房地產職業教育中培養工匠精神的意義
一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職業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理論基礎薄弱,學習習慣較差,在專業素養上并不是很突出,但也有其自身的優點例如思維較靈活,動手能力較強,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在自身發展上更傾向于技術技能方向,從人才素質結構來說更具有成為“工匠”的潛在動力。另一方面,房地產職業院校學生未來就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好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的高層次體現就是工匠精神的具備。
二是房地產職業教育的內在要求。房地產職業教育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面對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逐漸規范化、智能化、專業化、法治化的發展,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適時融入工匠精神的內涵,系統地培育和弘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三是企業發展的綜合實力訴求。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學生經過系統學習,逐步對房地產行業定位、項目整體、操作流程等方面有了更為專業的了解,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培養了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潛移默化地為工匠精神培養奠定基礎。
2 房地產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養現狀
本文以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為例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通過網絡形式發放,以房地產相關專業學生為主要對象,包括: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物業管理、園林工程技術5個專業,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77份,有效率96.17%,此外,與部分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座談。
總的來說,房地產相關專業學生雖然對工匠精神有一定認知度,但缺乏系統認知,甚至個別學生在認識上存在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2.1 學生對工匠精神缺乏理解
首先,是認識的局限性。這里的認識包括對社會環境、自身定位以及對工匠精神的認識三個方面。一是對社會環境的認識缺乏足夠的社會閱歷,導致對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并不了解。工匠精神的培養需要在主體情感上達到認同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灌輸,而這一情感基礎首先來自于自身所處時代的準確把握。二是對自身定位的準確把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十分精準地指向了一線技術技能型崗位,通俗一點理解就是高級藍領,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其中工匠精神就是核心要素,然而很多學生對這樣的職業定位并不清晰。三是對工匠精神的理解缺乏深入研究,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對其理解仍然是傳統的“手藝人”,而對其精業、敬業、樂業的內在品質并不了解。
其次,缺乏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院校學生對未來的職業定位十分模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定位也不清晰。這一點在調研中表現十分明顯,究其原因在于對所處行業的認識不夠清晰,直接導致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無從下手。
最后,缺乏成為工匠的信心。這一點在調研中較為普遍,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就算成為工人,也很難成為“工匠”,認為“工匠”太過艱辛,從功利心的角度來說成為工匠的付出和回報并不對等,甚至還有很大可能沒有回報,索性就放棄了對工匠的職業追求,工匠精神也就只能束之高閣。
2.2 職業院校對工匠精神的培養不到位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在這個理念的引領下教學更為側重于技術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這一點在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是專業課程設置缺乏工匠精神的系統培養,調研中了解到超過半數的高職院校沒有專門開設培育工匠精神的課程。
二是教學活動中對工匠精神的融入也缺乏針對性,通過座談了解到學生對工匠精神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口號標語或教師提及,在形式上屬于被動的插入式,而沒有專門針對性的用一個專題或一個活動來體現工匠精神,即便是一些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活動也更為側重技術技能的比拼,對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學習作用甚微。
三是教師隊伍缺乏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在與高職院校教師座談的過程中發現,超過半數的教師并未在企業或一線進行過專門的掛職鍛煉,對工匠精神的認同度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對實際工作的需求并不了解,特別是對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只是局限在榜樣和模范人物的事跡宣傳,真正在行業中對工匠精神的認識顯得十分單薄。
2.3 企業缺乏對工匠精神的必要引導
在調研中發現,多數房地產企業在招錄大學生時,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要求較模糊,間接導致了大學生對工匠精神的忽視,這一點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
一方面,企業用人機制偏差,企業在用人中更多的是在專業技能方面的考察,而在道德品質方面的考察不夠全面。
另一方面,企業在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作用發揮不明顯,理論上工匠精神的培育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可以從學校和企業兩方面發力,達到更好的效果,但實際上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常常缺位,或者說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的關系中沒有得到進一步加強,造成很多大學生認為工匠精神并不是企業十分看重的必要品質。
此外,除上述影響因素之外,不容忽視的還包括社會環境對工匠精神的影響,職業院校學生本身處于就業的弱勢,長期以來形成的就業壁壘十分明顯。
3 房地產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養對策
3.1 優化頂層設計,將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方案
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應著眼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將工匠精神精準融入到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計劃中,并結合房地產相關專業特色進行有針對性地融入。房地產行業基本特點在于用工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技術層面要求高、心理素質過硬,同時還伴隨有項目工期長的特點,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有較高的個人素養作為基本從業條件,而工匠精神恰好是這一系列要求的集中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工匠精神的內容滲透到課程標準、教學計劃、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全方位地感受工匠精神對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引領,同時在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心理輔導等課程中明確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自然而然地將工匠精神作為成長成才的必要品質。
3.2 發揮主渠道優勢,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特別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中作為大學生啟迪人生的重要課程,可以適時地將“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尋找房地產行業的模范或榜樣,挖掘其工匠精神的內在價值,進而找準與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契合點,引導大學生將工匠精神作為出彩人生的必要精神品質。
3.3 立足房地產專業課程,將工匠精神注入教學實踐
專業課教師必須正確定位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將“工匠精神”不失時機地插入到教學實踐中。一方面,在教學中,包括教學目標、內容、過程及考核評價各環節都要體現出工匠精神的價值導向,特別是一些實踐教學環節,要結合房地產行業特點和大學生自身的學習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活動,將工匠精神融入其中。
3.4 完善校企合作機制,發揮職業院校行業辦學優勢
可以將工匠精神有機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框架之中,在結構上建立以“學生+指導教師+企業導師”的三合一育人模式,其中學生必須通過對企業的調研,盡可能全面了解企業用人需求。此外,為了強化校企合作的實際效果,企業還應該對合作院校的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進行關注,重視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把人才培養、選拔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
3.5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多渠道弘揚工匠精神新風尚
校園文化建設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特別是房地產行業辦學更應緊密結合行業優勢和背景,利用學校的文化建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雙管齊下,在原有的硬件基礎上添加二維碼鏈接視頻資源,使學生從感官上有更為強烈的體驗感。此外,利用校園廣播、公眾號、網絡學習平臺等途徑全方位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圍,還可以通過學生社團等組織開展弘揚工匠精神的主題活動,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培養是房地產職業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在要求,更是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必修課”,但僅憑職業教育一方面的努力是艱難的,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社會認同、體制機制、行業規范等多方面通力配合,使工匠精神蔚然成風,進而實現人才強國的戰略規劃。
參考文獻:
1.張堯.“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
2.金銀琴.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高教學刊·高職論壇.2019.11
3.趙慧.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路徑研究.職教論壇.2017.17
4.李杰 張鵬超.構建高職院校全方位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職教發展研究.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