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玉林市玉州區太陽小學為例,論述踐行“陽光教育”理念的策略:培育“陽光教師”“陽光學生”,營造陽光校園文化環境,構建陽光德育主題活動等,點亮孩子的心燈,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陽光教育 太陽小學 心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7-0072-03
近年來,玉林市玉州區太陽小學得益于當地大興教育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東風,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學校秉承“讓教師和學生陽光共成長”的教學理念,以“踐行陽光教育”作為主題,以“聚焦教學變革,培養陽光教師”作為切入口,以“培養陽光孩子”為目標全方位推行教育教學,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傳承并創新教學文化、踐行陽光教育,用心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做陽光的教育,點亮太陽小學學生的“心燈”。以下,筆者以玉林市玉州區太陽小學踐行陽光教育的實踐為例,探討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陽光教育”理念的生成
陽光教育就是用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的教育。學校從校名“太陽小學”提煉辦學理念: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用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陽光溫暖、光明、無私、博愛,是世界上最純粹、最美好的東西,它驅除陰暗,照耀四方,讓人心曠神怡;它沐浴萬物,讓世界充滿向上和生長的力量;它坦蕩無私,播撒著快樂與博愛的光芒。玉林市玉州區太陽小學正如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充滿了希望與光明。“陽光之心”代表陽光健康的教師,也是指引方向的舵手;“陽光之人”,代表朝氣蓬勃的學生;“陽光教育”成為太陽小學的文化特色,致力于打造陽光校園。學校的發展愿景需要教師的認同與支持,只有學校的價值追求成為師生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學校才能形成“陽光文化”,并成為支撐學校現在及未來發展的競爭力。為此,學校廣泛征求教師的建議,發放“我是這樣理解‘陽光教育的”意見征詢表,由此衍生了“太陽小學校風、校訓、學風征集”“太陽小學校徽的設計與解讀”活動。(如圖1、圖2所示)
開展征集活動,目的是讓教師在參與活動中了解學校文化的基本內涵,明確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從而認同學校“陽光教育”的價值理念。活動得到教師們的高度關注,教師從不同角度和立場闡述自己對陽光教育的理解,并最終確定了學校“陽光教育”的文化理念。
二、培育“陽光教師”
學校開展以“陽光教師”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如“陽光教師探討”“陽光心理的鍛造”“教師思想品德”等,保證教師在思想上的一致性,以提升教師的認知水平。
首先,要確立“陽光教師”的發展目標。學校需要給予教師一定的鼓勵,塑造教師健康向上的性格,從三個發展層面確立創建“陽光教師”團隊。第一個層面旨在對教師加以培養,通過專家引導、課題實踐以及教研等方式,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及科研水平,讓教師通過磨煉成為名師及學科領頭人;第二個層面旨在培養學校骨干教師,針對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利用創建平臺的方式,推動教師更新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對當前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教學技能有所掌握,從而適應教學信息化及新課改的要求,使其盡快成為學校中堅力量的一員;第三個層次旨在培訓新手教師,針對教學經驗不足,但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新手教師,學校可以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幫助新手教師盡早成為合格的教師。
其次,要創建“陽光教師”發展性評測體制。針對教師評價,需要重視教師內在精神的成長及教師教學的個性化,運用自身評測、上級評測、學生評測等眾多評測方式,以及利用問卷調查、聽課的形式,進行自身評測與他人評測、動靜結合評測等。
再次,展開“陽光教師”培訓工作。學校加大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力度,深入激發教育工作人員的內在動力,給予教師一定的引導,讓其合理進行人生規劃。實行校本培訓,全方位提高教師團隊的總體素質;著力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推動教師的專業水平邁向更高的層次;創建教師溝通平臺,充分展現教師的風采。
三、培育“陽光學生”
在“做陽光學生,彰太陽品質”的理念指引下,太陽小學從四個方面培養學生健康自信的品質,促進學生快樂地成長。一是實施“陽光之星”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體質鍛煉、養成教育、學科學習、特長發展等方面實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評價,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心。二是組織“國旗下講話”,在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環節,學校領導在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三是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學校搭建平臺以活動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我校結合傳統節日舉辦豐富多彩的科技、體育、文藝等競賽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增強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創造力,同時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增長知識,激發全體學生積極上進的熱情與學習的主動性。四是引導全校學生共同參與班級文化建設。每個班級的小小圖書角由學校統一規劃,圖書則由學生自己提供并自行管理,學生在圖書漂流活動中分享知識、增進友誼;學生自主設計教室內外展臺:“班級風采”展示各班自主設計的班風、班級標志及班級制度,“成長足跡”里記錄著學生的點滴進步與成績,“我的舞臺”則是學生搭建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在每學期全校“書香教室”和班級文化大展示活動中,全校師生人人參與、精心設計,班班有特色、年年有新意,充分展示了師生們的才藝。
四、營造陽光校園文化環境
學校積極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走進太陽小學,整潔優雅的校園、高大氣派的教學大樓、錯落有致的綠色景觀、平坦的運動場與操場,營造出和諧與陽光的校園氛圍;漫步校園里,處處洋溢著“陽光教育”的溫暖,給人一種身心愉悅之感。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學校陽光環境文化建設可以由四大板塊構成。
(一)向陽而生·朝氣蓬勃
學校確立陽光標志物,如向日葵代表著追逐光明、追逐夢想、心懷希望、充滿能量,無懼困難險阻,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卡通形象是陽光活潑、熱愛足球的陽陽(男孩)和陽光雅致、書畫兼修的珠珠(女孩)。
(二)陽光燦爛·品牌綻放
學校運用太陽、向日葵、彩虹等元素,以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打造太陽小學的陽光形象,對外直觀彰顯學校的品牌特色;以現代風格、太陽、向日葵作為主元素,以地域元素作為底紋,設計理念文化墻,對校內師生進行文化宣傳、潤澤無聲;對來訪客人進行價值輸出,增強品牌認同感。師生笑臉墻以現代風格進行創意設計,展示太陽小學陽光教師、陽光學生的笑臉,展現學校陽光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全校師生的熱情。由此,采用主題文化墻的形式,進一步展示玉林市地域人文、玉林民風民俗、節日文化等內容,增強學生對家鄉與國家的了解,培養學生愛國愛鄉的情懷。
(三)溫暖如陽·多彩潤育
陽光校園的氛圍在于環境、色彩、元素的巧妙搭配及綜合運用。太陽小學陽光環境的改造升級,需要運用陽光主色裝飾建筑物外觀,打造一個色彩鮮明、現代風格的校園環境,從而實現理念文化到環境景觀的一體化。圍繞“向陽成長·德智齊芳”的主題,學校選用太陽、樹苗、文明禮儀、科技創新、珠心算等元素設計浮雕文化墻,打造學校特色文化景觀;采用文化展板形式,展示太陽小學七彩課程,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樓梯設計作品展框,展示學生書畫作品,為學生多元成長、個性發展創設平臺;教學樓走廊從一樓到四樓圍繞“向陽成長·陽光心態”“向陽成長·陽光品格”“向陽成長·陽光素養”“向陽成長·陽光精神”進行文化布點,通過文化展板、文化墻,展示愛國勵志、美德、學科、禮儀四個方面的文化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綠化帶設計了學校卡通形象珠珠,與足球小子形成呼應;教學樓和綜合樓外面的活動場地,采用算盤珠子元素配以陽光色彩,設計創意樹圍椅,既滿足學生課間休憩的需要,也體現了太陽小學的珠心算課程特色。
(四)陽光向上·追逐陽光
學校圍繞“向陽成長·陽光文化”理念設計陽光長廊,展示《三字經》《弟子規》二十四孝、儒家文化、二十四節氣、五十六個民族文化、學校特色文化等內容,讓每一面文化墻都成為一首動人的詩、一幅吸睛的畫,讓文化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學生日常行為,涵養學生的精神。如在足球場入口處設置大理石石障球,并以彩繪方式將其繪成足球,加上旁邊擺放著足球小子(陽陽)的卡通形象、附著運動標語,很好地彰顯了太陽小學足球特色,也營造了良好的足球運動氛圍,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五、構建陽光德育主題活動
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是實現人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又是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將德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在少先隊伍建設上,學校選拔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健全學校的大隊部組織機構,加強了少先隊陣地建設,成立少先隊升國旗儀式護旗隊和紅領巾護學隊,發揮中隊委員的帶頭作用與值勤作用,同時豐富了少先隊員的校園生活。在習慣養成上,一二年級以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為主,三四年級以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自律習慣為主,五六年級則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理想追求。在課程的建設上,我校充分挖掘教師資源,每學期初,由教師根據自己的才藝特長申報可以勝任的校本選修課程。到本學期,我校已開設珠心算、籃球、書法、足球、經典誦讀等5門校本課程,使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自我價值,使其更加自信。在傳承經典上,學校開展“經典誦讀”——創建書香校園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改善了學生的閱讀狀態,激發其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縷陽光,一片天空。用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讓每一縷陽光都可以照亮一片天空,讓每一縷陽光都可以讓知識沉甸,讓每一縷陽光都可以折射出絢麗的彩虹。陽光映著笑臉,陽光呵護著花朵,陽光伴隨著幼苗成長。“陽光教育”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學校在追逐陽光的大道上風雨兼程。教師行走在有陽光、有責任、有擔當的教育道路上——用“陽光教育”點亮每一個孩子的心燈,照亮他們的美好明天。
【作者簡介】陳桂基(1980— ),女,漢族,廣西興業縣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任職于玉林市玉州區太陽小學,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