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青
“發散思維”是針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多方探求問題答案的思維過程,發散思維又稱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三個特點。發散思維屬于創新思維,現代化技術手段對于發散思維培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一、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
信息技術是高中生喜歡學習的一門學科,他們雖然對這種技術有過一定的了解,但利用率不夠。另外,受傳統思維習慣的影響,同學們總是認為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對作文常見的思維方式雖然了然于胸,思維卻展不開,無法向深層開發。因此,學生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與創新的做法,作文立意、表達都過于平常。從而導致寫了許多次作文,但卻難見思維深刻、立意頗新的文章。因此,我們要在信息技術輔助作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勇氣與精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角度和新意。這樣才會打開思維路徑,讓思維真正發散開來,從而讓作文變得豐富多彩,可見作文教學最終還是思維教學,其中發散性思維直接影響著思維的進一步提升。
二、發散性思維還要打開思維的寬度,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
學生思維狹窄與其知識的廣度深度有關系;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及其思維方式,也會讓學生的思維產生固化。要改變這種狀況還需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師在作文教學上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信息技術使學生占有的資料無論是在種類還是形式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極其便利地打開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其思維短時間內發散開來。
三、突破思維障礙,使學生思維四通八達,會變通,會發散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可以使思維教學由抽象變具體,由枯燥變生動。我們作文時就是要讓學生大膽發言、大膽表現,而這一切又來源于思維的靈活與暢達。我們在作文教學,尤其是議論文教學中要敢于突破思維的單一性、僵化性,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逐漸形成超乎尋常的構思。例如,在進行作文輔導時,講到分論點設置,學生一般喜歡并列式分論點;但這種分論點最大的特點是思維老套。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以中心論點為原點,向四周擴散。同時,我們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用多媒體來畫圖,這樣學生會快速地打開思路。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認識到作文思維教學也可以這樣有趣,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發。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對培養其創新思維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很有幫助,這就是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的靈活使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