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7月3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下稱SEC)主席加里·詹斯勒發布聲明稱,鑒于中國市場最近的事態發展以及中國公司可變利益實體(下稱VIE)結構的整體風險,已要求增加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
對此,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8月1日的答記者問中回應稱,已注意到SEC的有關聲明,特別是對上市的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兩國監管部門應當繼續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就中概股監管問題加強溝通,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為市場營造良好的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
加里·詹斯勒在聲明中闡述:在中國的許多行業中,公司不得擁有外資所有權,也不能直接在中國境外的交易所上市。為了在此類交易所籌集資金,許多中國運營公司都采用VIE的結構。在這種安排下,一家中國運營公司通常會在開曼群島等其他司法管轄區設立一家離岸空殼公司,向公眾股東發行股票。
該空殼公司與這家總部位于中國的運營公司簽訂服務合同和其他合同,然后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等外匯交易所發行股票。對于美國投資者而言,這種安排為這家總部位于中國的運營公司創造了“風險敞口”。
因他擔心普通美國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持有的是一家空殼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一家中國運營公司的股票,所以他已要求中概股赴美IPO要在顯著位置清楚地披露:是否獲得中國當局批準在美上市,VIE架構公司上市主體與運營實體的關系,“中國運營公司、空殼公司發行人和投資者面臨中國政府未來行動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會嚴重影響運營公司的財務業績和合同安排的可執行性”等信息。
近一個月,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受到重挫。據平安證券的研報統計,6月30日至7月30日,標普美國中概股50指數下跌了20.1%,同期標普中國A50指數和標普中國500指數僅分別下跌12.8%和9.4%。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概科技企業股價下跌最為顯著,“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涵蓋美國上市的中概互聯網企業)和恒生科技指數整月分別下跌22.0%和16.9%,而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A股科創50指數分別漲1.2%和0.2%。
從6月底中國對滴滴開展的網絡安全審查,到7月下旬針對學科類教培機構的大力整肅,引發了市場對中國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擔憂。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前述答記者問中強調,“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金融對外開放的力度會不斷加大。”
他表示,“一直以來,我們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依法合規選擇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企業不管在哪里上市,都應當符合上市地、運營地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當前,中國主管部門對有關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目的是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在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中國證監會將與有關部門密切溝通,進一步統籌處理好投資者、企業、監管等各方關系,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景,他判斷“是可預期的,是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他稱,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一大批優秀企業蓬勃發展,資本市場的優質投資標的不斷增多。只要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是好的,質量是高的,生態是不斷改善的,自然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