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剛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我國民營資本的規模越來越大,民營資本也進入了各行各業,通過投資的方式來獲取更大的利益。目前,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經濟現象,怎樣管理這部分民營資本,讓其發揮最大的價值跟效益,從而推動醫療市場的發展是值得研究與深思的重要問題。文章介紹了民營資本與醫療市場的基本特征,闡述了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前需要把握的關鍵因素,分析了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的困難與對策,希望文章有助于醫療市場民營資本投資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民營資本;醫療市場;投資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71
民營資本是指私有企業或者個人擁有的資金,除掉國有企業資本與外企資本后的社會資金,都可以視為民營資本。民營資本多集中于傳統制造行業,行業的科技水平一般較低,行業提供的服務或制造的產品附加的產品價值通常較低。
醫療市場是指借由醫療衛生資源、醫療設備以及醫學技術來幫助病人治理病癥,為患者提供保健服務、治療服務的專業性市場,其能夠理解為醫療需求方與醫療服務方進行醫療服務產品交換關系的總和。醫療服務關系著國民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它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義。醫療市場是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無法以市場的形式單獨存在,這就彰顯了醫療市場對經濟市場的依賴性。醫療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由商品、貨幣、市場主體、交易場所、服務價格五個要素構成。醫療市場中商品是指醫療服務產品;貨幣是充當產品服務供需雙方的支付媒介;市場主體是指居民、政府以及企業單位等;交易場所是指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是政府以及醫療機構制定的收費標準。
1 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前必須把握的關鍵因素
1.1 資本定位的目標性
醫療行業與房產、汽車等行業有較為顯著的區別,醫療行業的公益性更強,其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具備非營利性的特點。因此,進入醫療市場的民營資本應該清楚地知道,投資帶來的回報可能并不可觀,而且獲得投資收益的時間可能較長。西方很多國家的醫療機構建設通常是由政府與社會共同出資和規劃。總之,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投資人應該清楚資本的用途與定位,了解醫療機構的公益性特點,權衡利弊收益,制定投資決策。醫療機構在獲得民營資本的支持以后,也要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體現自身的責任與擔當,落實救死扶傷的理念,積極樹立、強化自身的社會公益機構品牌形象。
1.2 功能定位的規劃性
無論是怎樣的投資,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追求利益。民營資本追求利潤的定位同醫院公益性定位是存在矛盾與沖突的。所以,在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之前,醫療機構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制定出投資人投資收益規劃,具體明確地告訴投資人能夠獲得的短期收益、長期收益等,對民營資本的功能定位進行統籌規劃,具體安排。另外,有關民營資本的利用也要落到實處,細細琢磨,計算預測每一份民營資本投資可能產生的收益,例如計算出用于醫療機構品牌建設、科室建設、儀器購買、醫務人員培訓等各方各面的民營資本產生的預期收益,讓民營資本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投資作用和功能價值,在推動醫療機構發展建設的同時,保障投資人的收益,加深雙方的合作,從而促進醫療市場的健康發展。
2 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存在的困難
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需要克服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政策環境的不完善致使很多醫療機構難以留住和引進出色的醫療人員,醫療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醫療人員身兼多職與多點執業的情況有待改善;第二,社會民眾對于民營醫院缺乏信任,很多民營醫院權威性不夠,對醫院的醫療技術、醫療服務持懷疑態度,民營醫院在社會的品牌形象較為一般;第三,民營醫療市場的秩序不規范,很多民營醫院存在收費價格過高、收費不透明的問題,民營醫院也很難取得醫保、新農合等定點醫院資格;第四,民營醫療機構在土地規劃建設、金融貸款、稅收減免、發展政策等方面獲得的支持較少,國家將大部分資源都傾斜給了公立醫院。以上種種問題表明,醫療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因此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進行投資的風險也是相對較大的,這使得很多民營投資人紛紛望而生畏,一些希望能夠獲得穩定收益的民營投資人選擇投資其他市場,民營資本的自主選擇權相對較少。
為了讓民營資本在醫療市場發揮其應有的投資功能和價值,需要規范醫療市場秩序,讓民營資本有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這樣才能打消投資人的擔心與疑慮,促進民營醫院的健康發展。對此,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四方面來規范醫療市場秩序,讓整個市場環境變得成熟、健康。
2.1 正確面對醫療市場
任何行業的投資收益都是同國家政策掛鉤的。目前,國家醫療政策對低端的農村醫保同基礎醫療市場的支持力度是較大的,國家政府通過資金支持的方式來推動這些醫療機構的發展;而國家醫療政策對于利潤較大的大城市醫療市場的扶持力度并不大。所以,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必須對醫療市場進行細致調研,了解醫療市場投資規律,知曉中高端醫療市場投資收益大、低端醫療市場投資潛力大這一信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制定投資決策。只有正確面對醫療市場,才能避免由于信息差異而造成的投資片面性。
2.2 關注高端醫療人才
民營醫院醫生的醫療技術與醫德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因此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醫院出臺相應的規定來鼓勵高端醫療人才進行多點執業,鼓勵公立醫院的骨干醫師、醫療教授多到民營醫院進行講授、交流、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醫療人才引進政策與培訓政策,解決民營醫院高端醫務人員匱乏的問題。
2.3 加強政府政策引導
政府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經濟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制定政策與細則的方式來保障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所能獲得的收益,保護投資人的權益,規范醫療市場秩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為其大開方便之門。鼓勵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加強合作,鼓勵雙方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民營醫院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