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婷
[摘 要]基于“業財融合”背景下,對傳統財務會計轉型進行研究,闡述“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分析“業財融合”下傳統財務會計轉型要點,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完善業財融合制度、優化部門組織結構、重建會計業務流程、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等優化會計轉型的途徑,其目的在于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并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傳統財務會計;會計轉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145
所謂“業財融合”指的是,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通過運用科學、有效的信息化技術,實現資金流及信息流等多方面信息數據的共享,促使企業更好地落實相關決策及規劃方案。但是縱觀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現狀可看出,傳統財務會計都是以事后對會計信息開展核算與監督的形式為主開展工作,這種工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傳統財務會計的轉型,就需要對“業財融合”加大重視。基于此,針對“業財融合”下傳統財務會計轉型的要點開展以下分析。
1 “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脫穎而出,提高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對財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加大重視,若是一直運用粗線條的財務管理模式,只會被市場淘汰。以某環保公司為例,該公司簽了1億元的合同,但是發票并不是按照合同總額開的,而是按照進度以及雙方約定的某種狀態開具的,開票金額為8000萬元,實際收回4000萬元。根據會計準則,按照發票數額記賬,總貨款按照發票計為8000萬元,收回4000萬元,對方還欠 4000萬元,但老板堅決不認可,認為合同額為1億元,應該欠本企業6000萬元,財務賬上少了 2000萬元。癥結在于會計根據準則是按照發票8000萬元入賬,實際業務是1億元,兩者不是一一對應。若是實現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僅能推動企業戰略目標實現轉型,還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而且“業財融合”能夠把相關的管理機制融入業務管理中,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持,促使企業實現更加精準的轉型。[1]
1.2 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企業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需要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大成本費用核算和效益管理力度,目的在于使其相關內容得到良好發展。尤其在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降本增效已經成為企業在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傳統財務會計轉型中借助“業財融合”,還能充分體現成本費用的支出情況,進而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觀察費用變化的途徑,促使其能掌握費用變化的原因,并引導全體員工樹立節約成本的意識,最終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2 業財融合下傳統財務會計轉型的要點
要想在業財融合背景下轉型升級傳統財務會計,則需要企業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做好以下幾點工作,分別是注重傳統財務會計觀念轉變、注重協調業務與財務的對接、注重“角色”提高服務質量等,只有充分掌握工作轉型要點,才能有效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與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2.1 注重傳統財務會計觀念轉變
相比較以往的財務會計工作而言,只對會計信息的核算加大重視,并且主要以會計報表的方式,向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有關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等相關信息,但是業財融合背景下,對財務工作提出的要求卻是從價值判斷角度,針對企業的業務開展預測,同時還要把預測的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給業務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掌握,其目的在于給業務部門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2]除此之外,傳統財務會計轉型還需要從過去為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從而向企業內部的各業務者和管理者提供具有全面性的會計信息轉變。
2.2 注重協調業務與財務的對接
在業財融合發展背景下,需要把會計語言逐漸轉化成為商業語言,其原因是商業語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讓業務和財務有效結合。與此同時,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效引導財務人員融入業務中,從而為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相關的參考意見和解決方案。此外,還要正確引導業務人員深入分析財務部門,并提出關鍵性的支撐需求,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只有保證財會人員和業務部門之間開展有效交流,才能從業務角度思考問題,進而針對整個流程節點開展有效審視。
2.3 注重“角色”提高服務質量
要想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保證傳統財務會計實現轉型,就需要注重“角色”的轉換,進而提高服務質量。角色分別指以下三種:第一,應做好業財融合的主導者。從根本上有效把握相對應的業務流程和內在規律,并對其開展深入分析;第二,應做好制度設計的參與者。從根本上掌握制度設計背景,并從財務情況開展分析,確保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規范性;第三,應做好價值創造的引領者。則需要保證相關財務工作中的問題得到控制,在掌握核心的基礎上,注重監管營銷和物流等領域。[3]
3 業財融合下傳統財務會計轉型的具體措施
基于傳統財務會計工作現狀,要想推動傳統財務會計實現轉型,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分別是:完善業財融合制度、優化部門組織結構、重建會計業務流程、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等。通過以上途徑入手,不僅能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還能促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3.1 完善業財融合制度
在業財融合發展的背景下,要保證企業實現業財融合,就需要對完善業財融合制度加大重視,通過針對企業員工制度約束的方式,把責任落實到每名員工身上,進而規范員工的行為。同時,還應當創設健全的績效考核機制體制,借助績效考核機制的創建,評價企業內部業財融合的工作進程和發展現狀。此外,企業還應當對創建獎勵激勵機制加大重視,科學利用該績效體系,調動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并在績效考核評價中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獎勵,促使員工能夠全身心投入業財融合工作中,進而促進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