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鵬
[摘 要]為了推動和指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2012年以來財政部先后印發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多個文件,形成了全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如火如荼的工作格局,而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重要的組成部分,理應被事業單位重視起來。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151
文章以“現狀分析—對策研究”為主線進行整體布局和分析。首先,文章介紹了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其次分析了事業單位建立內部審計部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過建立內審部門及明確職責,探索建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建立的方向。
通過文章的研究,筆者希望通過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建立的探索來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出完善內部審計對事業單位財政資金與專項經費的保護與利用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現狀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普遍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通常沒有設立內審部門,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無法保證。政府審計通常更加專注其行政約束和審查的職能,在新形勢下,對審計工作應有更高要求,內部審計的重點必然將會轉移。
事業單位如果不順應發展的潮流,抓住工作的重點,就可能顧此失彼,內部控制和風險預估是事業單位審計的薄弱點。以往的審計方法和內容在新形勢下無法滿足事業單位業務發展的需求,除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外,還會造成審計計劃不周全、審計覆蓋不全面等問題。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通常不是專職審計人員,其專業素質、職業責任感的客觀因素,使得過去的審計偏差較多,既浪費單位人力財力,又會得出錯誤的審計結論。因此,內部審計部門的建立對多數事業單位來說勢在必行。
2 內部審計部門的建立與職責
2.1 建立內部審計科
2.1.1 必要性分析
(1)建立內部審計科是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其有效運行的必要保障。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從單位內部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的全過程通過穿行測試、重新運行等手段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體系的運行效果起到監控的作用。
(2)建立內部審計科可以滿足內部控制的需求?!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中要求,符合條件的單位需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作為控制活動的重要手段,能夠滿足事業單位持續監督的內控需求?!兑幎ā诽岢?,單位對無法滿足輪崗條件的關鍵性崗位,需要內部審計部門或崗位采取審計等控制措施。
(3)建立內部審計科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如何保證財政資金安全,如何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為保護國有資產成立內審部門對于事業單位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4)建立內部審計科是推進事業單位逐漸轉型為企業的基礎。一些事業單位因具備一定的創造價值的能力,隨著機構改革的持續推進,其最終的方向勢必是轉型為企業。成立內審部門強化內部控制,可以為單位今后面向市場奠定管理基礎。
2.1.2 可行性分析
事業單位一般具備成立內審部門的基本條件。大多數事業單位現有實際人員情況,相較于業務規模,財務科實際工作相對不飽和,且一些事業單位具有多名高級會計師。組建內審部門,需要一名科長及一名審計員,通過適當的重分工可以同時滿足單位財務工作和審計工作的需要。
2.1.3 必要條件
(1)確保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內部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了事業單位應該設立單獨的內部審計部門,以充分保障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管職能。國家規定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應該由該單位的主要領導人直接負責,并且組織開展工作:一方面是利用領導者的權威性來保障內部審計的執行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沒有獨立性的內部審計機構都將是無法對事業單位的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監督和提供服務。
(2)引進先進審計手段。審計部門應該引進先進的審計理論和手段,完善審計系統,改變工作方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隨著與審計相關的軟件開發問世,計算機已然成為審計工作重要的輔助工具,通過大數據和抽樣統計的各類分析方法,不僅能極大提升審計的效率,還能豐富審計的內容和參數,更加全面地對各項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得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2.2 內部審計科的主要職責
2.2.1 制定審計計劃并開展審計工作
內審科應根據單位年度工作計劃和事業開展目標制定年度審計計劃。在計劃的制訂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單位年度重大目標的進展情況已經存在的問題。審計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年度審計范圍、重要性的確定及依據、風險評估過程與結果、審計時間安排、內外部專家工作成果利用等。年度審計計劃階段的調查內容包括:以前年度審計報告及后續審計執行情況、內部控制運行記錄、內部控制穿行測試情況、財務會計資料、重大合同、重大會議記錄等。
內審科主要審計程序為控制測試和實質性審計程序。在進行控制測試時,審計人員需要通過詢問工作人員、檢查文件記錄、觀察業務流程、通過重新測試了解內部控制流程是否有效等。在進行實質性審計時,應采用分析、詢問、觀察、檢查、函證、重新計算等審計方式對單位財政收支及業務活動的合法性進行測試。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內審科應注意審計工作底稿的記錄。
2.2.2 編制審計報告
事業單位審計報告正文部分應突出審計結論及審計范圍、審計重點、審計依據、審計建議等內容,附注應包括對發現問題的具體說明、改進建議及可行改進措施。審計報告的編制過程為:審計人員通過修訂年度審計工作底稿初步形成報告,再由審計科長進行修訂,報黨委書記批準,院長簽字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