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紅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丹棱是大雅文化的發祥地,地處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是成渝經濟區成都城市群“一核三軸一環”節點縣、全省重點經濟開發縣、天府新區協調區,將打造成德眉資同城化交界地帶先行先試示范區。
翻開丹棱的歷史畫卷,起筆不凡,落畫精彩。這座積淀千年文化歷史的地方,生態是它的最好資源,文化是它的獨特標簽,區位是它的有利條件,文旅基礎是它的有力抓手。
在丹棱的發展歷程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是高頻詞。在這個西部丘陵縣的發展中,流淌著無數順勢而為、借勢而進、造勢而起、乘勢而上的基因。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丹棱縣主動站位成都都市圈,錨定美麗經濟示范區標高,加快建設大雅幸福新家園,一體推進城鄉收入均衡化、服務全域化、治理同城化,努力破解城鄉結構二次元,共繪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丹棱是中國桔橙之鄉,全國最大的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因地制宜發展桔橙產業,壯大這項首位產業成為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重中之重。
經過50余年持續發展,丹棱縣以“不知火”為主的優質晚熟柑桔面積18萬畝,總產值30億元,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從業果農更是高達8萬余人。
我們一手抓品牌創建。連續9年赴成都、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推介丹棱桔橙,“不知火”實現從賣難到買難,從論斤賣到論個賣,地理標志區域品牌“丹棱桔橙”,5次登上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品牌價值為50.65億元。
同時,我們著力農業農村改革,通過有效的制度供給和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助農增收致富,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1.71∶1,城鄉收入差距遠低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有個形象的說法,丹棱農民有“兩雙鞋、兩輛車、兩套房”,即下地穿膠鞋、進城穿皮鞋,務農摩托車、城里小轎車,鄉下住洋房、城里住樓房。
我們另一手抓強鏈補鏈,拓展現有生態鏈、產業鏈、價值鏈。幸福古村是丹棱縣鄉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一步一景,所見即所景;田園如畫,宛如畫中人。
初夏的幸福古村,美麗觸手可及,它既有新農村該有的活力、生機與發展,又有鄉村自帶的閑適、恬靜與悠然,是丹棱縣“生態美”帶動“經濟美”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在鄉村旅游的帶動下,幸福古村成為聞名全國的田園綜合體示范樣板。去年,該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度超過4萬元,成為領跑全國的佼佼者。
同時,我們持續加大對外開放,深化區域合作。成都市蒲江縣是丹棱同城發展的攜手者,蒲丹兩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產業相似,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中唯一中心鎮毗鄰的伙伴。
兩縣積極謀劃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并以桔橙產業為切入點,在文旅、政務、項目等方面相通融合,不斷加強兩地溝通交流,共同擦亮兩地川果的金字招牌,共筑交界地帶發展夢,構建出“1+1>2”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幸福是丹棱最大的底色。
老舊小區升級改造作為丹棱縣重點民生工程,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安居樂業。
多年前,老舊小區衍生出的諸多問題,是小區居民期盼解決的痛點問題。
近年來,丹棱縣搶抓國家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機遇,統籌規劃,扎實推進85個老舊小區改造,全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同時,圍繞構建15分鐘生活服務圈,分期分類建設集“黨建+服務、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于一體的社區鄰里中心,建立以黨組織領導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多元服務聯合保障。
安全飲水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丹棱縣是典型的丘陵縣,境內無大江大河、無外來水源,水資源匱乏。
為解決縣域內百姓的安全飲水問題,丹棱啟動了全域飲水安全項目,實現了丹棱全縣人民同飲青衣江水的愿望,同時正在籌備建設以黑龍灘為水源的備用水源,讓百姓們從“有水喝”到“水好喝”升級,切實提高百姓的幸福感。
城鄉面貌改善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丹棱縣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改善城鄉面貌,城市品質得到顯著提升,“美麗宜居鄉村”達標率達88.9%,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2%。
丹棱也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為2019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激勵縣,并成功創建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森林覆蓋率達57.68%。
今年,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丹棱縣“‘一元錢破解農村垃圾治理難題”改革案例,入選縣級典型案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公共服務能力,丹棱縣著眼“四化”服務(親民化標準服務、集約化教育服務、多元化養老服務、就近化醫療服務),實施四個全域(全域自來水入戶、全域天然氣貫通、全域四好農村路、全域農村公交化),讓人民群眾幸福感更可持續。
下好“先手棋”,以法治保平安。平安城市是保障群眾安全感的前提,丹棱縣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打造平安城市建設的“丹棱模式”,全面實現“一村一警務助理”,全省唯一實現村級遠程調解系統全域覆蓋,是全國首批信訪“三無”縣、四川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下好“關鍵棋”,以創新解難題。丹棱縣不斷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大力整治“奇葩證明”,精簡非必要證明事項32%,清理廢止證明事項34項,全縣最多跑一次事項達96%,入選四川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
創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城鄉治理注入新的內涵,煥發新的活力,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丹棱縣幸福古鎮如詩如畫。
同時,丹棱縣堅持“群眾有難,一網統管”思路,建立以“網格+執法+包?!睘槁窂降某青l治理體系,探索鄉村新型治理之路。
“網格+執法+包?!睓C制將城市劃分為45個小網格、四大片區,加強“小網格”“大片區”的力量配備,采取“1+1+4+N”模式,按照“權隨責走”原則,在各社區配備1名警務助理、1名片區網格員、4名綜合執法人員和N名輪駐執法員,落實“網格+片區”聯防聯控巡查機制。
通過網格“一日雙巡”發現問題、控制增量與片區聯巡處理問題、減少存量相結合,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片區”,有效解決了城鄉執法基礎弱、力量散、效率低的難題,提升了城鄉綜合執法的覆蓋面和融合度,城區糾紛數、舉報數、報警數分別同比下降37%、34%和21.3%。
城鄉融合是丹棱的必經之路,共同富裕是丹棱的必然追求。當前的丹棱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美麗經濟示范區·大雅幸福新家園”,讓人民群眾共享更多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