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垂
“我設計了一個大的桃心,在桃心中間是黨徽,黨徽下面是一個盲文的愛字,象征著黨永遠在我心中。我還在下面加了一些小的桃心,象征著黨不僅僅在我心中,也在千千萬萬人心中。”美工課堂上,學生蔣明迪說。
學生學黨史、感黨恩,在心底種下紅色種子……北京市盲人學校結合學校現有課程設置,把黨史作為學生日常教育的鮮活素材,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以學科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課程化。
北京盲校把握視障學生特點,貼近學生需求,調動多感官,即視覺(不同視障程度)、觸覺、嗅覺、味覺、聽覺,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將黨史學習教育滲入教學每個環節。
6月21日,北京盲校“‘黨史進課程·五感潤紅心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系列之美工、體育主題黨史課開課。在原有教學模塊基礎上,美工課以“摸黨旗、做黨旗、講黨旗、感黨恩”為主題,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們參照黨旗、黨徽等標志,利用紙漿、陶泥、紙藝等展開創作。
體育課堂上,學生們將黨史教育融入其中,以“溫黨史、身心兼修、魂魄并鑄”為主題,提升體育課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學生體能素質,通過創設長征情景,模擬“過雪山草地”“飛奪瀘定橋”“炸敵人、送軍糧”等歷史過程,使學生在充滿趣味的體育游戲中了解和體驗紅軍長征,學習不畏艱辛、團結一心、敢于拼搏的革命意志。
北京盲校緊抓教師隊伍主力軍、課堂教學主陣地,讓所有教師、課程都承擔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黨史學習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在全校開花結果,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在音樂課堂上,以“學唱一首紅色歌曲”為主題,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深入賞析、反復演唱、拓展延伸,充分挖掘紅色歌曲的育人元素,讓學生對歌唱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信息技術課上,以“今天我來講黨史”為主題,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視頻編輯軟件、編程軟件制作紅色主題作品,回顧崢嶸歲月,感受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英雄壯舉。
在思政課上,利用豐富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加強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
組織黨員教師以學生語言、視角和思想,采用更適宜、更科學的方法,利用不同材質創作可觸摸的紅色繪本小故事、設紅色故事專柜,便于視障學生理解、學習,以創新方式方法搭建“紅色課堂”
采取校園廣播、國旗下黨史微課堂、每天晨讀一個黨史小故事、課外活動等形式,緊扣紅色資源,以黨史學習教育,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鮮活豐富的地方黨史內容融入活動中,寓教于樂,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親身實踐,了解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用黨的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