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良 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
衡重式擋土墻是利用自身衡重臺上部的填土重力而使墻體重心后移,以抵抗土體側壓力的擋土墻,亦是重力式擋土墻的一種。由于其上部衡重臺的存在,衡重式擋土墻重心后移,基礎底部應力改善明顯,具有開挖量小、回填量少、自身材料省、工程造價低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工民建、水利、交通運輸等護岸、護坡工程(見圖1)。

圖1 衡重式擋土墻典型斷面圖衡重式碼頭典型斷面圖
衡重式碼頭利用衡重式擋土墻原理,墻身為衡重式擋土墻,在擋土墻頂部增設系船柱、外立面增設護舷等靠船設施,以方便船舶靠泊作業。衡重式碼頭在內河、山區河流碼頭中應用非常廣泛。
該內河四級航道建設工程,全長約380km,共包括11個基地(見圖2、圖3)。

圖2 1#基地斜坡道地質剖面圖

圖3 11#基地斜坡道地質剖面圖
山區內河水位變化迅猛,水位變幅大,部分基地設計高低水位差均接近于20~30m,因此均采用斜坡道碼頭;從減少土方開挖及土方回填、節省工程造價考慮,斜坡道碼頭大多根據山勢地形“依勢而建”,碼頭高程、地質持力層也因勢變化,基地碼頭主體結構高度從4~13m不等,因此碼頭主要采用衡重式結構。
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以下同(見表1)。

表1 設計水位表
1#基地:工程區域土層自然而下依次為①層圓礫、②層粉砂、③層含礫粉質粘土、④層卵石、⑤層漂石。④層卵石埋深5~10m,地基承載力為500kPa,可作為地基持力層。
2#基地:工程區域土層自然而下依次為①素填土、②層圓礫石、卵石、③層含礫粉質粘土、④1層強風化片巖、⑤2 層中風化片巖。④1層強風化片巖埋深1.5~6m,地基承載力為400kPa,可作為地基持力層。
4#基地:工程區域土層自然而下依次為①層粉質粘土、②層強風化泥巖、③層中風化泥巖。③層中風化泥巖,地基承載力為600kPa,可作為地基持力層。
11#基地:工程區域土層自然而下依次為①漂石層、②層殘坡積粉質粘土、③全-強風化粉砂質頁巖、④層中風化粉砂質頁巖。④層中風化粉砂質頁巖,地基承載力為800kPa,可作為地基持力層。
1#基地、2#基地、4#基地、11#基地設計船型(見表2)。

表2 設計船型主尺度表
斜坡道坡度和寬度根據《碼頭結構設計規范》(JTS167-2018)第9.2.2條確定。本工程根據各基地現場情況,按照雙向汽車道并考慮汽車吊機的作業空間,1#基地、2#基地、11#基地斜坡道坡度取8%,4#基地斜坡道坡度取9%,斜坡道寬度取15m。
斜坡道坡頂高程、坡底高程應分別能方便設計船型在設計高水位、設計低水位時的靠泊作業。靠泊船型船舶干舷在0.5~1.7m之間,因此斜坡道坡頂高程、坡底高程分別按照設計高水位、設計低水位加上1.0m確定。考慮到各基地地形條件等各不相同,斜坡道坡頂高程根據各基地情況綜合確定。
1 # 基地:斜坡碼頭頂高程812.94m,底高程798m。
2 # 基地:斜坡碼頭頂高程815m,底高程798m。
4 # 基地:斜坡碼頭頂高程812.5m,底高程783m。
1 1#基地:斜坡碼頭頂高程511m,底高程484.7m。
斜坡道碼頭設計荷載主要如下,
(1)永久荷載:自重、土壓力等。
(2)船舶荷載:系纜力、撞擊力、擠靠力等。
(3)均布活荷載:20kPa。
(4)水流力:水流流速3.5m/s。
(5)流動機械荷載:16t汽車吊機、20t載重汽車。
(6)地震力。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當設計高低水位差在20~30m時,內河、山區河流碼頭結構型式以斜坡式碼頭為主。因此,1#基地、2#基地、4#基地、11#基地等碼頭結構型式均采用斜坡道碼頭(見圖4)。

圖4 衡重式碼頭墻身標準圖
1#基地基礎持力層為④層卵石,地基承載力為500kPa;2#基地基礎持力層為④1層強風化片巖,地基承載力為400kPa;4#基地基礎持力層為③層中風化泥巖,地基承載力為600kPa;11#基地基礎持力層為④層中風化粉砂質頁巖,地基承載力為800kPa。持力層埋深較淺,因此1#基地、2#基地、4#基地、11#基地碼頭結構型式均采用重力式結構。
斜坡道碼頭大多根據山勢地形“依勢而建”,碼頭高程、地質持力層高程也變化較快,由于碼頭主體結構高度從4~13m不等,考慮碼頭設計及施工等因素,碼頭設計為標準斷面。當墻體高度<6m時采用梯形重力式結構,當墻體高度≥6m時采用梯形重力式結構是不經濟的,因此當墻體高度≥6m時,采用衡重式結構。
以11#基地斜坡道M1+212斷面為例(墻體高度11.44m),對衡重式結構、梯形結構的經濟性進行比較(見圖5)。

圖5 11#基地斜坡道M1+212斷面圖(衡重式結構方案)
碼頭結構斷面采用衡重式擋墻結構,基礎底寬5.023m。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中風化粉砂質頁巖)后,現澆C25塊石混凝土墻體,墻體后方回填10~100kg塊石棱體,面層做法為150mm厚級配碎石、250mm厚6%水泥穩定層、250mm厚C30砼路面。墻體前方設置350kN系船柱和DA-A400×2000型橡膠護舷(豎向布置)、D300×1500型橡膠護舷(橫向布置)。擋墻上部前沿設護輪坎,間斷式布置,護輪坎高300mm,寬度400mm。擋墻以下2m開始設置φ100PVC 排水管,縱橫向間距均為2 m,坡度10%,排水管后設500×500×200mm倒濾包。前沿護腳采用現澆C20砼,護底采用鋪設400g/m2土工布一層、拋填200mm厚二片石墊層和400mm厚漿砌塊石護底,護腳和護底總寬8m。碼頭結構斷面采用梯形重力式擋墻結構。基礎底寬8.5m,其它與衡重式結構相同(見圖6)。

圖6 11#基地斜坡道M1+212斷面圖(梯形重力式結構方案)
梯形重力式結構基槽開挖、墻后塊石棱體、墻體C25塊石砼分別比衡重式結構多出30.4%、65.2%、5.7%,延米造價增加13.4%。在設計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衡重式結構具有開挖量小、回填量少、造價低等優點(見表3)。

表3 衡重式結構與梯形重力式結構斷面工程量對比表
衡重式碼頭多為漿砌塊石或現澆混凝土塊石砼結構,施工方法多為搶抓枯水期干地施工或者填筑圍堰干地施工,也有采用水下立模澆筑混凝土的。
(1)當設計高低水位差在20~30m時,內河、山區河流碼頭結構型式以斜坡式碼頭為主。
(2)由于山區河流碼頭靠泊船型基本較小,干舷高度較小,斜坡道坡頂高程、坡底高程分別按照設計高水位、設計低水位加上1.0m確定。考慮到地形條件等因素,斜坡道坡頂高程根據各基地情況綜合確定。
(3)斜坡道碼頭大多根據山勢地形“依勢而建”,碼頭高程、地質持力層高程也變化較快,由于碼頭主體結構高度從4~13m不等,考慮碼頭設計及施工等因素,碼頭設計為標準斷面。
(4)工程位于山區內河沿岸,最冷月平均溫度也在0℃以上,因此衡重式碼頭墻身混凝土結構無須抗凍。根據統計資料,該地區碼頭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基本為C20、C25。由于體積較大,必須摻入塊石。
(5)由于內河山區河流水位變化迅猛,洪水期水位暴漲暴落,水位變幅大,因此衡重式碼頭墻后必須考慮設置排水設施,以減輕剩余水壓力的影響,降低工程造價。
(6)對于山區河流碼頭,水流流速很大,系纜力和擠靠力主要由水流力和風荷載疊加起控制作用;撞擊力主要由船舶靠岸時的撞擊力,無需考慮靠泊船舶在橫浪作用下產生的撞擊力。
(7)山區河流河床橫斷面多呈“V”、“U”字型,在陡峻的地形限制下,河床切割很深、河槽狹窄、岸坡陡峭、坡頂臺地較高,而縱剖面又通常比較急、陡,坡度變化劇烈。因此碼頭基礎前沿必須考慮適當的防護措施,防護設施應設置在沖刷線以下,沖刷深度按照《堤防工程設計規范》有關規定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