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楠
2020 年11 月2 日下午3 時30 分許,嫌疑人張波趁母親劉維華外出不在家之際,將正在臥室玩耍的張某甲、張某乙雙腿抱住,將二人一起從次臥室飄窗窗戶處扔到樓下,致使張某甲當場死亡,張某乙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兩條鮮活的小生命就以如此慘烈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而鄰居報案后,張波還坐在小區樓下的地上嚎啕大哭,他的內心此時正為所有人上演了一出大戲。
張波是在2017 年8 月17 日與陳美霖結婚的,婚后分別于2018 年3 月生下了女兒張某甲、2019年1 月生下了兒子張某乙。2019 年4 月左右,張波開始隱瞞自己已婚有子女的身份追求網絡戀人葉誠塵。同年底,葉誠塵得知張波有子女,仍繼續與張波來往。
2020 年2 月,張波才與發妻陳美霖協議離婚,雙方約定女兒張某甲歸妻子撫養,兒子張某乙在6歲前歸張波撫養,6 歲后歸妻子陳美霖撫養。
于是,張波在離婚后帶著兒子張某乙與母親劉維華一道生活在重慶市南岸區騰龍大道50 號錦江華府小區4 棟15 樓4 室。這起慘絕人寰的兩幼童墜亡案就發生在這里。
一切都要從葉誠塵這個網絡戀人說起。自她認識張波后,葉誠塵曾多次表示自己和父母不能接受張波有小孩的事實。兩人自2020 年2 月左右,在長壽區見面時便共謀殺害張波小孩。
隨后,葉誠塵還通過與張波多次面談、微信聊天等方式共謀殺害兩個小孩的方法,并商定采用意外高墜的方式殺害張某甲及張某乙。
同年6 月,葉誠塵還多次通過微信催促張波作案。同年10 月,張波、葉誠塵商定以給張某甲買衣服為由,將張某甲接至家中預謀殺害。計劃因為陳美霖一直在場而被阻斷了,而這個殺人計劃在2020 年11 月2 日被精準實施了……
這起案件的背后不能不引發我們從理性心理分析層面的沉思:婚姻中,什么樣的伴侶最危險?
縱觀這兩年上熱搜的家庭案件,像這樣冷冰冰的數據太多太多。
每一次的案件,都代表著一條鮮活的生命。多少人帶著對人生的期待和夢想步入婚姻,又一次次被狠狠擊碎。
婚內伴侶的種種反常表現,大多只會被解讀為冷漠、不靠譜、脾氣差,根本不會有人會把最親近的人往那個極端方向去想。
確實,沒有一種辦法可以百分百識別一個人,但我們可以提高警惕,留意反常表現。

兩幼童的生父張某和其女友葉某塵
對伴侶的異常行為要更加敏感,尤其是涉及到債務、保額、一方收入非常高而另一方最近陷入經濟危機的情況時。比如:
●情緒是否穩定,吵架時是否習慣威脅要打要殺,甚至動手動腳;
●經濟情況是否正常,有沒有欠債、擔保他人,或者有長期多筆不知去向的消費;
●婚內缺乏責任感,可能聊騷、外遇、出軌,對孩子漠不關心,爭吵時推卸責任,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逃離家庭。
心理咨詢師蘇珊·福沃德曾提出6 種關系中暴力的“危險信號”:
①對方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理應左右你的人生和一舉一動;
②為了取悅他,你放棄對你來說非常重要自己在乎的活動,斷絕與親朋好友的來往;
③對方瞧不起你的觀點和感受,貶低你的成就;
④一旦惹他不快,他會沖你放狠話,或者躲到一旁生悶氣;
⑤你變得漸漸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說話,一遍遍地想著說辭,深怕一句不慎惹他動怒;
⑥他說翻臉就翻臉,讓你無所適從。
如果你曾經,或多次感到悲傷、焦慮或不舒服,可以多從這6個方面留意一下。
做人不能壞,但一定不能心軟。
陳某曾說,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可能她早就離了。
如果你也遭遇過類似的情感困境,不要為了孩子而心軟。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單親家庭中成長,比在冰冷的環境中更好。
最后,在這件事上,不應該著眼性別對立,男女互換,最應該去譴責的必然是施暴者本身。
可能很多人會因此對婚姻產生恐懼,但這真的不能怪婚姻。
人性之惡本身就是存在的。
回顧以往的新聞,閨蜜殺人、合作伙伴殺人的案件其實也不少。這和結不結婚無關,和對方的人格是否健康、品行是否正常有關。
同時它提醒著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
如果發生什么意外狀況,首要事件是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
勇敢尋求朋友、親人的幫助,以獲得相關機構以及社會方面的支持。
及時拍下視頻、照片等證據,聯系自己的朋友、家人找安全的避難地方,尋求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對于一切違法犯罪的事件,相信警方,追查到底。
如果這些關系給你造成太多傷害,也可以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在專業人士的支持下走出陰影。
希望有些人可以懂得,我們步入婚姻,沒有賦予伴侶控制自己、控制孩子的權力。
本刊在此也提醒施暴者:收一收人性中的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