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聰,周建月,王婉君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輸血科,廣西 南寧 530007)
健康者血清冷凝集素效價在4 ℃時一般不超過16[1],其在0~5 ℃時反應最強,一般在25~30 ℃時凝集強度減弱[2]。MNS是第2個被發現的血型系統,其復雜性僅次于Rh血型系統[3]。抗N抗體通常是自然產生的,與抗M抗體比較相對少見,免疫型抗N更少遇到,抗N抗體臨床意義不大,除非其在37 ℃時反應[4]。本院采用一系列免疫血清學實驗技術證實了1例患者產生免疫球蛋白M(IgM)性質的抗N抗體,該抗體引起室溫下全自動血型分析儀在使用微柱凝膠卡進行血型鑒定檢測時出現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病例介紹 患者,女,67歲。2020年3月以胃體息肉樣隆起病變待查收入院,無輸血史,有妊娠史,有30多年乙型肝炎史,對蝦、鱉過敏。臨床診斷為腸息肉,行腸鏡息肉切除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3.87×109L-1、血紅蛋白132.3 g/L、血小板計數165.6×109L-1。該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抗凝靜脈血標本初次在全自動血型儀微柱凝膠(卡式)血型鑒定中(室溫立即離心)結果:正定型表現為B型Rh(D)陽性,反定型表現為A1紅細胞4+、B紅細胞2+(O型),自身對照陰性。
1.2檢測儀器及試劑 全自動血型分析儀Microlab ATAR Line:Microlab ATAR IVD型(瑞士哈美頓博納圖斯股份公司);醫用離心機:TO-A型(長春博研科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免疫血液學用離心機:KA-2200(日本久保田株式會社)。ABO、RhD血型定型檢測卡(批號:20191105)、不規則抗體檢測試劑盒(人紅細胞)(批號:20200201)、抗人球蛋白檢測卡(不規則抗體篩檢)(批號:20191201)、BX-1型樣本釋放劑(批號:20200101),均為長春博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產品;抗 A抗 B血型定型試劑(單克隆抗體)(批號:20190305)、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紅細胞試劑盒(批號:20205305)、RhD(IgM)血型定型試劑(單克隆抗體)(批號:20191805)、樣本釋放劑(2-ME)(批號:20197702)、抗M和抗N(單克隆抗體)(批號:20191107),均為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產品;Hungary(匈牙利)進口REAGENS譜細胞(批號:732003)。
1.3檢測方法 對患者的EDTA-Na2抗凝靜脈血標本采用鹽水試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膠技術進行ABO、RhD血型鑒定、不規則抗體篩查、抗體鑒定、抗體效價檢測、抗體類型檢測,方法均按照《免疫血液學》[5]操作規程或試劑說明書操作。
1.4檢測結果
1.4.1患者血標本在不同溫度條件下ABO、RhD血型鑒定、MN血型檢測、不規則抗體篩查實驗檢測結果 在室溫和4 ℃條件下正定型為B型,反定型為O型,Rh(D)陽性,自身對照出現弱凝集現象,不規則抗體篩查為陽性,MM血型;在37 ℃條件下正反定型相符,表現為B型Rh(D)陽性,不規則抗體篩查為陰性。見表1。

表1 不同溫度條件下檢測結果
1.4.2患者血漿與譜細胞抗體鑒定結果 在室溫和4 ℃條件下抗體鑒定結果為抗N,在37 ℃條件下鹽水試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膠法抗體鑒定結果均為陰性。見表2。

表2 患者血漿抗體鑒定結果(鹽水試管法)
1.4.3吸收放散試驗(試管法)檢測結果 采用O型N抗原陽性和陰性2種壓積紅細胞在4 ℃條件下吸收患者血漿30 min,生理鹽水洗滌4次,將洗滌后的壓積紅細胞按BX-1型2-ME使用說明進行放散試驗,分離出放散液后分別在室溫、4 ℃、37 ℃條件下進行抗體鑒定試驗,結果O型N抗原陽性細胞的放散液在室溫、4 ℃條件下檢出抗N抗體,在37 ℃條件下未檢出抗體;O型N抗原陰性細胞放散液在室溫、4 ℃和37 ℃條件下均未檢出抗體,結合抗體鑒定試驗證實患者血漿中存在抗N抗體。
1.4.4患者血漿抗體效價及抗體性質檢測結果 在室溫條件下抗體效價為16,在4 ℃條件下抗體效價為32;經2-ME試驗處理后患者血漿與N抗原陽性細胞在室溫和4 ℃條件下均未出現凝集,結合37 ℃條件下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為陰性,抗體性質鑒定為IgM型。見表3。

表3 抗體效價檢測及2-ME試驗(鹽水試管法)
本例患者近期無輸血史,可認定為天然產生的抗N抗體,如表1所示,該抗體在室溫和(或)4 ℃條件下干擾了ABO血型鑒定中的反定型結果并使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但在37 ℃條件下又使ABO血型鑒定結果正反相符和不規則抗體篩查陰性的現象。
據文獻報道,河北省漢族人MN血型3種類型比例分別為MN血型為30%左右,N血型為23%左右,M血型為50%左右[6],而檢出抗N抗體的文獻報道不多,屬少見抗體,本例為本院首次檢出,如表2所示,其引起ABO血型鑒定正反定型不符的現象與文獻[7-8]報道基本一致。
如表3所示,患者血清經2-ME處理后與譜細胞中7號細胞并沒有反應,可判斷該抗體為IgM性質的抗N抗體,室溫效價為8,4 ℃效價為16,與王民權等[7]報道的檢出IgM抗N,室溫效價為16基本一致,但比徐秀云等[8]報道的檢出IgM抗N抗體常溫效價小于或等于1,4 ℃效價為4略高。抗N抗體在37 ℃時通常不起反應,如果交叉配血和不規則抗體篩查或鑒定中不在室溫和(或)4 ℃條件下檢測,抗體通常不會被檢測出來[9]。然而,通過多次輸血可以產生具有免疫活性的抗N抗體,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也有導致新生兒溶血性疾病的文獻報道[10]。因此,對N抗原陰性或已存在抗N抗體的貧血患者非緊急情況輸血時仍需尋找匹配的紅細胞輸注。
總之,影響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因素有很多,如為不規則抗體的影響,輸血科能鑒別出該抗體的種類及其血清學特征,對保證輸血相容性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臨床輸血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