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婷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繪本教學在促進低年級學生藝術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求美術教師充分關注到繪本教學藝術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特點,探索“繪本閱讀+美術手工造型能力培養”這種跨學科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研究能力。本文主要從將繪本轉為手工造型的研究展開系統的論述。
【關鍵詞】繪本;手工造型;研究與探索
將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去粗取精、優中選優。同時,利用情境式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心理的持續健康成長。當然,在選擇繪本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想動態,選擇合理的繪本,并引導學生將其轉化為手工造型。具體而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將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繪本情境式教學模式的充分應用
教師在引導學生將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中,要通過發揮影像作品和圖像作品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在教師為學生營造的繪本場景中進行學習,實現有效的轉化。現代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廣闊的場景和更豐富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地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的創設,通過創設生活情景為學生的繪本學習帶來更豐富的形式和更多樣的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在前進的引導之下能夠與繪本中的人物和教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對繪本有更深刻的認識。
以《米莉的帽子變變變》為例,通過創設繪本情景,以米莉生日為她挑選一頂特別的帽子作為本課導入,播放動畫繪本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繪本的圖畫中米莉根據不同場景而變化出的不同的帽子,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如果自己是米莉又會變化出怎樣的帽子呢?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將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為學生的繪本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精讀繪本
創設問題情境是運用連環畫、闖關游戲和交互式問答等方式精讀繪本,通過精讀繪本,學生能夠在制作手工造型的過程中有依據可循。當然,教師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結合教育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一些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文本的細讀與精讀,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和對繪本的理解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發掘繪本中豐富的教育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驅動下,對繪本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與解讀,從根本上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當然,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之下,讓學生進行文本的精讀與細讀,從而使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學生頭腦中的經驗能夠得到轉化,進一步為學生帶來知識面的拓展與延伸。當然,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應當關注到繪本中的德育意義,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引領之下,感受到繪本的深刻含義,使學生在閱讀繪本并將繪本故事與手工作品相結合的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升華。
例如,在《米莉的帽子變變變》這個繪本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善于觀察和感受周圍的事物。在繪本的講解開始之后,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文本的細致閱讀,并通過多媒體設備創設問題情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制作手工模型,通過生活廢棄物裝飾帽子,引導學生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觸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一繪本中既能夠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培養起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三、自主創編繪本,實現繪本教學的針對性
在以往的繪本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對國內外的優質繪本進行篩選并應用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然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要關注到繪本教學對學生的針對性,要讓學生在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高水平的發展。為此,教師可以制作有中國特色的繪本教材,讓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下,獲得繪本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培養起對繪本的興趣。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都是教師可以選擇和應用的繪本素材,教師在編訂繪本時就應當關注到這一特點,通過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更加地積極主動。在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本校教師就選擇了自主編訂繪本的形式,讓學生將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從而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例如,《十二生肖過大年》就是本校教師自編自選的繪本,這一繪本從整體上來看,選擇了中國特色的水墨畫形式,繪本的主要人物包括十二生肖,同時,通過十二生肖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中國春節的各種習俗有深刻的了解。在將這一繪本轉化為手工造型的過程中,教師選擇讓學生剪窗花,寫對聯,同時制作十二生肖的卡通人物。借助這種形式,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地積極主動,通過小組合作和互相交流的方式實現了手工品的制作,對春節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四、通過繪本劇,實現繪本表演
繪本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通過繪本的觀察與學習實現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充分提升。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繪本劇就是其中的一種。通過繪本劇表演,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發,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繪本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的過程中,也能夠讓班級內的氣氛更加積極活躍。
在進行繪本劇表演時,教師也可以調動學生頭腦中儲備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讓學生根據繪本的內容進行改變,通過對繪本的改變,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力,并將自己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融入其中,教師也能夠了解到學生的興趣所在,從而在日后的繪本選擇中有依據可以遵循。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到學生的生活,以生活情境為依據實現學生知識經驗的拓展與延伸,并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就要以鼓勵與表揚的態度讓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高水平的提升,以便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繪本的內容,擊破重難點,從多個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姚穎.繪本課程教學的融合與創新——記第二屆全國小學繪本課程與教學研討會[J].小學教學研究,2018(25):12-14.
[2]姚穎.中國當代小學繪本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10):94-99+121.
[3]朱玉函.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29(2):71-75.
[4]袁小紅.小學繪本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學刊,2013(21):175-176.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