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拉

【摘要】數感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數學教師實施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系統而科學地培養、提升學生的數感。從某種意義上講,開展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感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或缺少數感培養教學的意識,或缺乏開展數感培養教學的經驗和方法。本文利用教學科研活動,結合教學實踐,探索有利于提高師生對數感培養教學的認識的方法,探索有利于提高學生數感能力的數學教學活動;通過小學低段數感類課堂教學的開展與反思,初步形成數感類課堂的教學模式,形成關于小學低段數感類課堂教學方面可借鑒、可參考的成果資源。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感培養;教學改進
語文有“語感”,音樂有“樂感”,數學有“數感”。那么,現階段小學生的數感情況及小學教師數感教學情況如何呢?有哪些優勢和不足?該如何改進教學呢?在平時的教學或學生的練習中,常常會出現“兩地的距離是5分米”“我媽媽的身高160千米”之類的笑話,學習過程中,學生看似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理解這些數量關系或數量單位的意義。有些簡單的問題和簡單的計算卻會出錯,學生缺乏對算理的理解,缺乏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思考的意識,缺乏實踐經歷和體驗經驗。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也常常發現,面對同一個數學情境,有些學生反應敏捷,思路清晰;而有些學生抓耳撓腮,就是想不出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狀況?教師對數感的解讀及投放在課堂上的教學策略引起了筆者的反思。社會的大環境、家長對子女成長超預期的的期盼、課程改革的高標準要求,均需要以提高學生數感為切入點,以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本文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認真規劃、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在本校、跨校開展了課題研討活動和數感相關研討課,不斷反思并及時總結經驗和典型案例,理性分析、歸納,輔之以課堂觀察,了解、比較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發展。通過近一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總結出數感培養的一些教學策略,以求最大化解決學生數感培養的問題。
一、小學低段學生數感教學調查分析
(一)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利用問卷星開展“小學低段學生數感培養的調查問卷(教師版)”問卷調查,了解小學低段學生數感培養的教學現狀。調查過程客觀嚴謹、調查數據真實可靠,為后續的教學改進提供了實踐依據。
“小學低段學生數感培養的調查問卷(教師版)”通過問卷星面向深圳市龍崗區一線小學數學教師發放,回收有效問卷25份。通過對有效問卷的統計與梳理,得出的主要結論有:A.教師重視“數感”的教學,對“數感”的認識和理解比較到位;B.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能利用多種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感”;C.教師們普遍贊同“創設情境”“開展活動”“估算”等教學方式,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感”,一致認為“引導——發現“的教學模式更適合數感的培養;D.對于數感,教師們最大的困惑,以及目前小學低段學生數感培養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改進方面,主要指向:數感啟蒙、數感教學方法、理解算理和加深體驗。
(二)學生數感水平初測與復測
利用比較權威的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龍崗區期中質量檢測試題作為學生數感水平初測,收集測試數據,分析、掌握小學低段學生的數感現狀。利用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龍崗區期中質量檢測試題作為學生數感水平復測,收集測試數據,對比、分析初測與復測數據,了解數感培養實驗教學的效果。
學生數感水平初測對象為2019-2020學年深圳市龍崗區五和小學一(2)班51人、一(3)班49人。其中一(2)班為控制班,采取較傳統的教學方法;一(3)班為實驗班,數學課堂著重數感培養課堂的構建,復測對象與初測對象一致。實驗前,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的學業成績與智力因素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三個班級使用的教材均為北師大版,練習冊為深圳市統一的配套練習《知識與能力訓練》。本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
實驗班與控制班的每一節課都認真備課,但在實驗班級執教時,更注重課堂上創設情境,讓“數感”類知識更有趣;課堂注重學生算理和計算方法的掌握,注重估算能力的培養,提倡和鼓勵算法多樣、活學活用,學會利用“數感”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提高數感。在課前準備、課前練習中,嘗試開展數數、口算、計算等活動;數學課堂注重與數感相關活動的教學;繼續開展“月計算競賽”活動;課后布置適量的“數感”培養類作業,如口算、速算、計算游戲等,并與傳統課堂進行對比,進行深刻反思。
初測和復測得到的主要數據有:
從以上兩個表格的數據來看,實踐證明數感培養的教學實驗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具體從表1中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實驗班的數學成績相對控制班來說進步比較大。從表2具體的各分數段的人數和優良率來看,實驗班的優秀率提高較為明顯,這說明實驗班大部分的學生數學數感水平有所提高。通過教學改進實驗,學生逐漸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理解能力,能自覺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從70-79分數層來看,兩個班前測和后測的人數改變不大,這說明數感培養教學實驗對他們來說效果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個別學生本身數學基礎薄弱,又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課堂上缺乏自控能力,不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到靜下心來學習和練習等。從合格率來看,實驗班和控制班前測和后測的合格率都沒有改變,這表明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較好、知識內容難度不高。從標準差來看,也能說明這個別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提升不明顯,也說明通過數感培養的訓練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并不能一朝一夕就會取得顯著的效果,需要師生與家庭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和長期的堅持。
二、數感教學改進建議
(一)激發興趣,培養數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方面,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才能使學生在計算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并從內心喜歡計算,為數感的有效培養提供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