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范楚平,唐迎元,張峰華,何立
腺病毒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常見,是嬰幼兒肺炎中較為嚴重的類型,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癥多、病死率高等特點[1-2]。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腺病毒肺炎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由小氣道炎性反應及纖維損傷所致,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3-4]。如何對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進行個體化預測,是當前醫學關注的重點之一。有研究顯示,列線圖能夠將各個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整合,以實現可視化個性預測臨床事件發生的風險[5-6]。基于此,現分析兒童腺病毒肺炎的臨床資料及其發生BO的危險因素,旨在建立個體化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輔助臨床篩選高風險患兒,并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策略,以提高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20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呼吸科診治腺病毒肺炎患兒170例為研究對象,男93例,女77例,年齡14~26(18.91±2.69)個月。給予規范治療后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10個月隨訪,隨訪時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并根據BO的相關診斷標準[7],將腺病毒肺炎患兒是否發展為BO分為BO組(43例)和非BO組(127例)。BO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15~23(19.14±2.87)個月;非BO組男66例,女61例,年齡14~26(18.69±2.54)個月。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審批號:2015-LZ005),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腺病毒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8];②年齡<3歲;③患兒監護人選擇在本院接受治療者;④臨床資料齊全者。(2)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器官移植史者;②患腺病毒肺炎前已診斷為BO者;③患兒監護人不愿參加本次研究者。
1.3 觀測指標與方法
1.3.1 臨床資料:由2名護齡>5年經驗豐富的護士和醫師對患兒資料進行收集,包括性別、年齡、既往喘息病史、院內感染、入院24 h內胸部X線片累及范圍、熱程、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
1.3.2 實驗室相關指標檢測:(1)入院24 h內采用一次性無菌吸痰管經鼻腔插入7 cm左右達到咽部以下,負壓吸取深部分泌物2 ml,30 min內送檢并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型號7500,美國ABI公司)檢測腺病毒載量。(2)患兒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其中3 ml離心后獲得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白介素-8(IL-8)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試劑盒均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剩余血液2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日本SYSMEX公司,型號XE-2100)測定白細胞計數(WBC)。

2.1 2組臨床資料比較 2組患兒性別、年齡、院內感染比例、胸部X線片累及范圍單側大于50%比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O組患兒既往喘息病史比例、熱程、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均高于非BO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腺病毒肺炎患兒臨床資料比較
2.2 2組實驗室相關指標比較 BO組腺病毒載量、IL-8水平均高于非BO組(P<0.01),而2組CRP、WB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腺病毒肺炎患兒實驗室相關指標比較
2.3 兒童腺病毒肺炎后發生BO風險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BO是否發生(1=發生,0=未發生)為因變量,以表1~2中P<0.05者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既往有喘息病史、熱程長、住院時間長、呼吸機使用時間長、高腺病毒載量、高IL-8水平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2.4 個體化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列線圖模型建立 根據上述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應用列線圖在線網站繪制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結果顯示,既往喘息病史為13.3分;熱程每增加2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2.8分;住院時間每增加2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1.8分;呼吸機使用時間每增加1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4.6分;腺病毒載量的對數每增加5,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5.0分;IL-8每增加50 pg/ml,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10.1分;相對應的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上升,見圖1。

注:BO.閉塞性細支氣管炎;IL-8.白介素-8圖1 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
2.5 列線圖模型的驗證 作列線圖模型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ROC曲線,評估列線圖模型區分度。ROC結果顯示,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AUC為0.854(95%CI0.785~0.924),表明列線圖模型區分度良好,見圖2。繪制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列線圖模型的校準曲線并進行Hosmer-Lemeshow擬合優度檢驗,評估列線圖模型的準確度,校準曲線為斜率接近1的直線(見圖3),表明該模型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與實際發生風險一致性良好,Hosmer-Lemeshow擬合優度檢驗χ2=1.182,P=0.997,表明該列線圖模型具有較好校準度。

注:BO.閉塞性細支氣管炎;ROC.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圖2 列線圖模型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ROC曲線

注:BO.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圖3 列線圖模型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驗證
BO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臨床表現為持續咳嗽、喘息、呼吸困難、運動耐受力差等,給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帶來嚴重影響[9-11]。腺病毒肺炎是導致BO發生的常見疾病,因此對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危險因素進行探究,以早期預防具有重要作用[12-15]。大量研究顯示,列線圖能夠將Logistic回歸結果圖形化,進而個性化預測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的風險[16-17]。本研究結果發現,既往喘息病史、熱程、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腺病毒載量、IL-8水平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影響因素。基于上述6項影響因素,建立列線圖模型,有利于直觀地分析各危險因素的不同水平對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影響程度,以篩選出兒童腺病毒肺炎后發生BO的高風險患兒,改善患兒預后。
李娟等[18]通過對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既往喘息病史、呼吸機使用時間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發生BO的獨立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既往有喘息病史、呼吸機使用時間長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發生BO的危險因素,且患兒呼吸機使用時間每增加1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4.6分的權重,既往喘息病史增加列線圖模型評分13.3分的權重。但是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不同的是,本研究認為熱程長、高腺病毒載量也是影響兒童腺病毒肺炎后發生BO的危險因素,且腺病毒載量的對數每增加5,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5.0分的權重,熱程每增加2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2.8分的權重,可能與炎性反應增加有關。廖蔻等[19]研究發現,高腺病毒載量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腺病毒載量的增多,可能增大了肺炎的嚴重程度,導致炎性反應的增強,進而增加BO發生的風險,且熱程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吳星等[20]研究發現,IL-8參與腺病毒肺炎后BO的形成,且BO的形成與患兒的住院時間有關,推測可能由于IL-8水平升高導致細胞免疫功能紊亂,進而導致BO的發生。本結果顯示,住院時間長、高IL-8水平是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且住院時間每增加2 d,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1.8分的權重,IL-8每增加50 pg/ml,列線圖模型評分增加10.1分的權重,這可能與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有關,推測可能是由于腺病毒肺炎主要以稽留熱和弛張熱為主,若發熱時間長,則說明患兒癥狀越嚴重,其炎性遞質也隨之加重,導致免疫系統和炎性遞質的激活,造成多器官系統的免疫損傷,而高炎性反應狀態下也將會導致機體出現持續高熱的狀況,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引起BO的發生[21-22]。此外,本研究還對列線圖預測模型進行了驗證,ROC結果顯示,該模型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AUC為0.854,表明該列線圖模型區分度良好,校準曲線為斜率接近1的直線,Hosmer-Lemeshow擬合優度檢驗表明該列線圖模型具有較好校準度。
綜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既往喘息病史、熱程、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腺病毒載量、IL-8水平這6項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構建預測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與準確度,但要實現對兒童腺病毒肺炎后BO發生風險更全面的篩查,還需進一步臨床研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曾平: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范楚平: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論文審核;唐迎元: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論文修改;張峰華:進行統計學分析;何立:課題設計,論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