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8日,由中國通信學會衛星通信委員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衛星應用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衛星通信學術年會”在京召開。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衛通”)科技委主任、衛星通信委員會主任委員姚發海主持開幕式并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為大會致辭。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領導和專家,以及衛星通信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和媒體代表約200人參加了會議。
本屆學術年會交流研討了最新的高通量衛星通信、低軌衛星通信、移動衛星通信與衛星物聯網等技術,探討各種新應用,并就面向6G的通信架構、5G與衛星通信融合、低軌星座系統間干擾等熱點問題進行討論。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翟立君博士在報告《面向6G的天地融合架構技術》中提出,天地一體、泛在服務是6G的重要發展愿景,他分享了對IMT-2030(6G)推進組新發布的《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中關于星地一體融合組網表述的一些重要觀點。南京郵電大學衛星通信研究所所長張更新在《5G/6G時代衛星通信展望》的報告中回顧了移動通信的演進歷程,并對6G時代的智慧網絡、深度覆蓋、全息通信、泛在連接等新概念進行詮釋,分享了全地形覆蓋、應急通信、物聯網等多個5G/6G時代衛星通信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納入新基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國際低軌巨型星座開始投入運行,衛星互聯網建設成為衛星通信領域發展焦點。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工程研制的加速,一些關鍵技術和實際問題亟待解決。大會邀請了來自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科第五十四所、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天津大學、中國衛通等單位的技術專家,帶來了低軌星座系統間干擾、太赫茲技術應用、深空X射線通信、區塊鏈傳輸應用、我國衛星通信標準化等各方面的精彩報告。
本次會議還邀請了國內知名的衛星通信設備商代表和高校青年學者進行報告分享,助力解決基礎研究與產業落地的轉化瓶頸,加速有前景的新產品、新技術產業化落地。在“衛星通信新技術、新業務”專題討論環節,現場氣氛活躍,與會代表積極發言,為我國衛星通信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