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幼兒教育不應側重于文化知識的教學,而應從幼兒成長角度出發,注重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利用各項教學活動引導幼兒積極成長。每年“五一”期間,幼兒園都會舉辦一些活動,教師可借助此活動滲透品格教育。
在對幼兒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幼兒性格、品格方面的培養缺乏關注,這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應結合活動內容,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中出發,有效滲透品格教育,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品格教育又稱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品格、學習成績、生活成長有著積極影響。品格教育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幼兒時期處于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教師應擔起品格教育的重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品格教育。
一些幼兒園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了文化知識教學,比如語言課程、數學課程等,卻忽視了幼兒的品格教育;一些教師的品格教育方式單一、陳舊,講授過程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一)合理規劃“五一”勞動節活動,將品格教育納入教學計劃
幼兒教師應增強品格教育意識,將品格教育納入日常教學計劃,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品格教育的滲透。
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中,教師除了考慮教學主題、勞動目標,還應將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品格教育目標納入教學計劃。比如在組織班級大掃除活動中,教師可為幼兒們分配包干區,分別負責整理桌椅、掃地、為教室里的花草澆水等。在活動中,教師應肯定幼兒的勞動成果,讓幼兒意識到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讓幼兒明白勞動的益處,進而讓幼兒愛上勞動。教師應鼓勵幼兒幫助勞動任務較多的同學,讓其形成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教師要提高品格教育滲透的意識,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設置品格教育的目標。這有利于品格教育的滲透,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使其形成優良的品格,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利用多元化的勞動節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品格
教師可通過日常活動增進對幼兒的了解,發現幼兒的不足。教師應打破常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們盡情展現自己。教師通過觀察了解了幼兒的現狀,以此確定品格教育的方向與內容。
教師可組織多元化的勞動節活動,比如可利用班級大掃除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合作互助的良好品格;可利用親子勞動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體諒父母、幫助家人、關愛家人等。對于班級大掃除活動中愛偷懶的幼兒,教師要及時糾正其行為;對于親子勞動活動中愛發脾氣的幼兒,教師要與其家長多溝通引導幼兒合理排解情緒。
通過舉辦多元化的勞動節活動,可以讓幼兒們體驗不同的勞動活動,認識周邊的勞動者,感恩為自己成長辛勤付出的父母,感恩為城市清潔付出的環衛工人,明白勞動的光榮,并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積極參與勞動。
(三)利用“五一”勞動節實踐活動,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幼兒教師是幼兒們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對幼兒有著直接影響。教師應注重提升個人品格及個人魅力,注重日常言行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中,教師應積極示范。在打掃教室時,教師要為每個幼兒做好示范,讓幼兒更好地完成勞動任務;在親子勞動活動中,教師可以分享自己小時候與父母一起勞動的故事,讓幼兒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品格。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多與幼兒家長交流,讓家長們知道榜樣作用對幼兒成長發育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幼兒溝通,在各個方面樹立榜樣,積極影響幼兒。
以“五一”勞動節為契機,教師可以安排勞動節活動。教師可與幼兒進行談話,讓幼兒明確了解“五一”勞動節的相關知識。比如“這是誰的節日,是如何來的。”另外,教師要教幼兒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帶領幼兒觀看勞動者的宣傳片,讓幼兒知道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還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在班級中舉辦一場勞動比賽,看誰疊的衣服最整齊等。通過勞動讓幼兒們認識到勞動的不易,學會感恩,提高幼兒的品格素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提升自身品格出發,注重言行,用陽光燦爛的品格感染學生,用積極向上的性格引導學生,陪伴幼兒成長,保持耐心、愛心,讓每一個幼兒形成良好的品格習慣。
(四)組織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幼兒愛生活的良好品格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對幼兒進行勞動習慣及興趣的培養,使幼兒在內心埋下勞動的種子,讓幼兒能積極勞動,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前,教師需要為幼兒設計相關活動,可開展“勞動塑造品格教育”活動,讓幼兒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真實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其中包含以下幾點。(1)自我服務勞動:在節日當天,我們要組織幼兒進行勞動活動,活動的主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要自己穿衣服和鞋襪,學會疊被子以及梳頭發等,不要麻煩其他人。(2)爭做勞動小健將:在節日當天,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挽起袖子,拿起拖把和抹布等拖地、擦桌子、擦椅子等。(3)環保小衛士:幼兒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中,組織幼兒在幼兒園外面的草地撿垃圾,讓其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通過勞動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幼兒形成愛勞動、愛生活的積極態度,讓幼兒養成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讓幼兒明白勞動人民的不易,學會感恩,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養成良好的品格。
(五)教會幼兒熱愛勞動,提升幼兒品格教育水平
現如今,一些孩子缺少勞動意識。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幼兒的生存技能。幼兒教師要積極培養幼兒的勞動觀念。例如午餐的時候讓幼兒吃完飯后自己將餐具收拾干凈,午睡起床后要幼兒自己疊被子和穿鞋襪,進而積極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加強幼兒的勞動意識。
幼兒園教師可以借助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幼兒一起動手勞動,并引導幼兒認識到勞動最光榮。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認識到勞動的不易,讓其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家長做家務并學會感恩,進而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品格。
綜上所述,幼兒在幼兒園期間品格的養成很關鍵,這就需要教師擔負起責任,積極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品格。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翰林河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