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武
胰腺癌是一種治療困難、高致命率、預后效果差的惡性腫瘤。當前,治療胰腺癌的最佳方法是手術治療。腫瘤位置、大小以及病理組織學分級影響著患者的預后情況,其中胰腺癌復發的主要預后不良影響因素包括術后淋巴結陽性、腫瘤切除邊緣陽性以及CA19-9水平上升等。針對胰腺癌患者具體病情采取合理規范的綜合性術后輔助藥物治療,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增加患者生存期。
(一)單藥化療
術后應用5-氟尿嘧啶進行輔助治療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期,而吉西他濱(GEM)單藥在術后輔助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吉西他濱(GEM)作為基本胰腺癌術后輔助藥物,有著一定的耐受性、安全性。因此,運用5-氟尿嘧啶與吉西他濱(GEM)進行對照輔助治療發現,GEM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對胰腺癌術后患者進行12期GEM輔助治療之后將不會再對化療效果有所影響,有助于患者術后機體的恢復,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二)聯合化療
胰腺癌術后輔助治療聯合化療在胰腺癌患者術后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不過聯合化療藥物方案對亞洲人群毒性耐受能力進行驗證。醫生可依據胰腺癌術后在輔助治療的三期臨床試驗中,GEM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方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FOLFOX方案進行臨床輔助化療試驗。由于胰腺癌術后治療藥物具有一定的成熟性,新型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也將同其方案一起加入術后輔助藥物研究之中,以達到改善患者病情、達到改善預后的作用。
當前,輔助靶向藥物治療已經為腫瘤治療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常見分子靶點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以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1等基因。由于靶向藥物治療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胰腺癌主要表現為胰腺導管結締組織增生,導致大量細胞外基質出現,pamrevlumab是局部胰腺癌靶向治療中較有前景的藥物,可有效殺滅腫瘤細胞。
(一)主動免疫
1.全細胞疫苗。腫瘤全細胞疫苗在腫瘤特異性抗原體還未明確的條件下,有著一定的獨特性優勢。人類癌細胞系中衍生出免疫調節細胞因子一旦被遺傳改造轉變為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可以加快樹突狀細胞分化生長。胰腺癌患者術后接受全細胞疫苗聯合化療輔助治療,可以增加生存率。超急性胰腺癌疫苗是胰腺癌細胞株經過輻射處理制成的,進而觸發超急性免疫細胞排斥反應,進一步引發細胞毒作用,以此滅殺胰腺癌細胞。故而,全細胞疫苗聯合單藥GEM以及5-氟尿嘧啶放療,可以提高65%的患者一年內生存率,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長。
2.腫瘤多肽疫苗。應用腫瘤細胞內異常蛋白制備多肽以及腫瘤表面抗原多肽疫苗,日本臨床2期試驗中GEM聯合肽雞尾酒疫苗OCV-C01應用于胰腺癌患者術后切除之中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肽雞尾酒疫苗OCV-C01接種之后可誘導KIF20A表達陽性患者毒性T淋巴細胞分化生長,可以延長患者存期。肽雞尾酒疫苗OCV-C01源自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KIF20A以及VEGFR2表位肽等,可以發揮胰腺癌術后輔助藥物治療作用。
(二)去除免疫機制
胰腺癌患者術后輔助治療包括靶向治療、化療、單用抑制劑治療、聯合治療等,其中聯合治療延長了胰腺癌患者生命期,且消除了胰腺癌晚期免疫治療無效的弊端,在胰腺癌術后輔助藥物治療中應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EM等可以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期。
胰腺癌是由于腺管導管上皮病變而引發的消化道高度惡性腫瘤,其有著預后差、治療難、致命性高等特點。當前,胰腺癌術后輔助藥物治療還未找到一個統一標準,除了應用單純化療之外,GEM化療或者5-氟尿嘧啶在臨床上也有著廣泛的應用,立體定向放療可以有效預防胰腺癌術后局部復發。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胰腺癌術后高轉移以及高復發的特點,使用何種輔助藥物治療已經成為惡性腫瘤研究的重點問題。研究表明,切除胰腺癌應用GS新輔助化療聯合GEM能夠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改善其預后。胰腺癌術后藥物治療需開展多種藥物對照,以保證藥物治療方案應用的成效,通過尋找胰腺癌敏感靶點的基因檢測以及分子生物標志物等方式進行治療指導。醫院應在輔助化療基礎上,對免疫治療、靶向藥物治療以及聯合靶向治療等方式進行有力探索,應用適合患者自身的輔助藥物治療方式來進一步防止病情復發,改善其預后情況。
(作者單位:四川省安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