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桃
相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等由多因素介導、受生活環境影響較大的慢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針對大部分病因不明、發病機制不清楚的慢性病,臨床又缺乏確切有效的治療手段。許多慢性病一旦患上便可能讓患者終身服藥,不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隱患,還將給患者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增加醫療負擔。
我國傳統中醫一直提倡“治未病”的思想,即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為指導,對疾病采取早期干預,防止其發生,阻止病情加重乃至惡化。現代流行病學也提倡“預防為主”的醫藥衛生管理理念。由此可知,針對不同慢性疾病的特點采取早期預防工作,是保障個人健康、減輕家庭及社會醫藥負擔的重要舉措。其中健康教育是慢性疾病早期預防及治療中一條可行性強、適用面廣、效果好的重要途徑。本文將為大家解讀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及實施方式等,希望能夠提高人們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幫助人們合理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為預防慢性疾病提供知識借鑒。
健康教育是在衛生工作者及相關政府組織領導下的一種社會性的教育活動,其目標人群不單單是患者,同時也包括健康人群,其主要目的首先是為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知識指導,對他們進行疾病治療、藥物應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慢性疾病的治療效果。其次是對患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進行生活指導,使他們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會造成嚴重后果,促使他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最后,健康教育旨在通過淺顯易懂的教育方式將相關的衛生知識傳授給人們,使人們在科學的衛生知識指導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個人身體健康水平和區域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減輕社會醫療衛生負擔。因此,對人們進行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于人類健康的定義,即一個人要保證完全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功能的健康。故健康教育的涉及面也不單單是保證個人身體、生理功能的正常無損傷,還包括了人們心理健康的干預和個人社會功能的完整等多方面的指導工作。因此,我們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如何保持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習慣進行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人們心理情緒調節方面的指導,促使人們合理、有效地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緩解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避免出現心理問題。
(一)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實施制度
我國正逐步建立并完善由基層社區醫院到區縣級再到省市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多層醫療衛生制度,縣及縣以上健康教育部門都配有專業的健康教育工作者,能促進各個區域和機構制訂更加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推動健康教育活動的進行,為加強人們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掌握健康方面的知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加強健康教育意識的培養
人們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識,要從小培養。兒童時期,孩子的健康意識較弱,但是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在學校課堂內設置健康教育課程,能使孩子盡早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進他們掌握健康知識,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從小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另外家長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家庭健康教育來實現。家長自身要重視健康教育,要進行健康知識以及健康教育方式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也能影響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識。
(三)加強醫務人員對健康教育的重視和執行
人們在進行身體檢查以及慢性疾病治療中,需要醫務人員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指導。因此醫院可以通過發揮醫務人員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可以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幫助人們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一方面避免慢性疾病的發生,降低發病率,另一方面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導,促進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由于醫護工作者經過了長時期的專業教育并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他們在與患者長期的交流中更加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身體狀態,掌握著更多的臨床病例資料,能更加詳細、合理地進行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健康知識的傳授,也具有良好的公信力,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建立方便、快捷的健康教育平臺
第一,醫療機構可以通過公益診療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目前針對社區、村的基層健康教育講座活動逐年增加。這種入社區和村組的義診和健康教育活動,是在相關部門倡導下,由基層醫療組織主動與上層醫療組織合作的一種社會公益性活動。一方面能夠通過為人們進行體檢、病情診斷的方式,對地區人群的整體健康水平進行評估,指導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能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節約人們的時間,促使人們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第二,我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由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到三甲醫院的分級診療制度,這為人們進行身體檢查、疾病治療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使患者得到及時診斷,治療效果得以提升,醫療機構更加方便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可促進健康教育在社區人群中的普及,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第三,政府可以通過建立網絡咨詢平臺對人們進行健康教育,方便人們在發生健康問題或者想要了解健康知識的時候,隨時向醫務工作人員進行咨詢,在醫務人員指導下,提高人們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降低慢性疾病發病率,提高人們的健康狀況和區域人群的整體健康水平。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化的推進,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電視、手機、電腦等接觸不同健康知識的途徑增多。慢性病患者可以通過網絡輕松地找到與疾病相關的各種知識,這其實是慢性病患者的一種自我健康教育過程。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線上問診,向名醫咨詢疾病的治療和日常護理,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參加健康大講座。需要注意的是,網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各種錯誤信息,容易給人造成誤導,這就需要醫務人員及時對人們進行健康教育引導,提高人們的自我辨別能力。
健康教育對于個人健康乃至社會醫療衛生意義重大,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人民飽受慢性病折磨的背景之下,健康教育是防治慢病的有效途徑。人們可以通過到醫院就醫、社區義務服務、社會健康教育體系等多種途徑接受健康教育,以減少慢病發生、控制慢病病程,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為我國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