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生動的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實現集體教學活動的目標。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注意力時刻會被周圍的新鮮事物所吸引,缺乏專注力,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增加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合理運用教學語言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幫助幼兒培養更強的專注力、思考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提升幼兒對學習的渴望和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有效發揮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作用。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工作中,每個幼兒教師都應該積極鍛煉自己的教學語言運用,從幼兒的角度來分析教學內容。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同時也是思維的工具,經過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積淀,語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且語言也有著不同的運用方式。對于教師而言,語言是主要的教學工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句話對于幼兒園集體教學有著更為明顯的影響。在幼兒園集體教學過程中,因為幼兒的理解力較低,注意力經常不夠集中,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合理運用教學語言,將本來比較復雜的語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幫助幼兒投入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
(一)教師對教學語言的理解程度不夠
一部分幼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對教學語言的理解程度不夠,沒有依據不同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語言來幫助幼兒開發興趣。很多教師有一個共同的錯誤認知,認為教學語言僅僅是“語言”。其實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工具也是一種教學語言,只不過這類教學語言較為獨特且少見,教師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發揮起作用。工具是活動開展之前就需要幼兒教師準備好的,而在選用工具的時候,教師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考慮“什么樣的工具是幼兒感興趣的?什么樣的工具是幼兒使用過程中比較安全的?什么樣的工具能夠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這些都是教師在準備工具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滿足這三個要求的工具能夠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最大化地發揮教學語言的作用。實物教學工具和玩具類教學工具更容易滿足這些要求。幼兒的年齡決定了他們還處于一個具體形象的思維階段,無法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聯想,所以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很難理解,只會對自己親眼見過的事物深信不疑。動態的事物對于幼兒的吸引力才是最大的,有時候教師在介紹某種動物的時候,活生生的動物比圖片的吸引力更大,所以幼兒教師需要更加重視教學工具的準備,這樣才能發揮教學語言的最大效果。
(二)教師對日常的教學語言運用不夠重視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引導者,真正活動的主體是幼兒。幼兒教師雖然對教學語言有一定的認識,也能夠合理運用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但是他們卻忽略了自己的日常行為對于幼兒的影響。一些幼兒教師不在幼兒園集體活動的時候就不采用教學語言去引導幼兒,導致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受到良好的指引。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

(一)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分析教學內容
優美的教學語言是幼兒成長路上的火炬,也是開啟每個學生智力大門的鑰匙。教師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要從幼兒的角度分析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教學語言、肢體語言及合適的工具,最大化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語言的運用,也是每個教師基本功的體現。
(二)合理設計問題引入活動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提問非常重要。大多數時候,一個好的問題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的思考和探索。幼兒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非常淺顯,充滿懸念的問題會讓幼兒產生好奇的心理,所以教師要通過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增加幼兒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開始前,幼兒教師可以先利用這種懸疑式的教學語言,讓幼兒對接下來的活動產生興趣,并且讓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培養幼兒探索知識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漂亮的圣誕襪》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來導入當天的集體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先提出這幾個問題:(1)你們喜歡圣誕節嗎,為什么?(2)你們猜猜圣誕老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是放在哪里的?幼兒聽到禮物的時候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后續的集體教學活動效果,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更高的專注力。
(三)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回應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靈活應對課堂中發生的各類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幼兒,要了解幼兒,尊重幼兒,多聽聽幼兒對教學有幫助的信息,并進行有效回應?;貞臅r候,教師可以多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讓幼兒在后續的集體教學活動中勇于動手,有更多的信心,能更好地去表現自己。這樣的回應策略很容易激起幼兒的表現欲,提升幼兒對集體教學活動的興趣,最終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運用能力會直接影響幼兒以后對于語言的運用,如果教師經常采用幼兒無法理解的詞匯和語句,幼兒就會逐漸失去對于集體教學活動的興趣,導致幼兒無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可以長遠影響幼兒的學習。教師需要對教學語言進行不斷探索,將更有代表性、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帶入集體教學活動中,幫助每個幼兒學到更多知識,提升教學效率,讓幼兒有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