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芳

晨間談話在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作用。通常而言,晨間談話能夠使教師及幼兒相互了解,獲得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使師幼之間的感情得以有效提升。教師能通過談話了解幼兒學習及生活中的需求,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培養。由此,在傳統教育基礎上,幼兒園教師需要對幼兒園晨間談話活動予以有效落實,并優化談話方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對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是幼兒溝通能力有效構建的重要基礎,并且是自身溝通能力的主要應用。由此,進一步為幼兒構建較為輕松且自由的語言溝通環境,對幼兒的成長來說極為必要。這樣能夠促進幼兒與他人進行溝通,使幼兒具備想說、敢說的溝通意識,獲得自我認可。因此,在早操開始前的10到20分鐘時間,教師可以與幼兒圍繞某一話題進行探討,選擇的話題應當具有較為優質的雙向性特征。在進行晨間談話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各類語言交流對相應的信息進行有效獲取,并整合與內化,提升口語能力。
第一,晨間談話需要作為幼兒當天集體活動的初始內容,結合某一話題,對相應的課程內容進行共同探討,并得到其他同伴的關注。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及兒童均可得到較為良好的情感溝通機會。
第二,晨間談話能夠使幼兒養成傾聽他人的良好習慣,并且讓兒童對對話中的重要信息進行有效收集。
第三,在談話過程中,幼兒可以隨意表達自身觀點,對自主表達能力進行有效探索。
第四,通過相應的談話,教師可以指導幼兒有效提升自身生活觀察能力,構建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豐富自身情感,提高幼兒收集各類知識信息的能力。
第五,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了解相應的交際規則,讓幼兒意識到別人講話時需要認真傾聽,不能插嘴,要等他人將觀點表達完之后再發表自己的看法。
第六,晨間談話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的成長變化,讓幼兒有效分享自身學習經驗,并使幼兒的個人經驗逐步轉變為集體經驗。
在晨間談話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所提出的創新性需求及相應的要求開展各類有效的主題活動,或者針對幼兒自身所面臨的問題,讓幼兒對自身的看法進行有效探究。相應的話題能夠提高幼兒的參與意識,并使幼兒發揮主人翁的作用。
(一)晨間談話是相應活動多樣性的有效體現
晨間談話可以從個體幼兒入手,也可以從集體談話入手。在談話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需要使整體教育活動具有多樣性,相應的談話要體現計劃性。教師需在日常教學中對與幼兒特征相符的談話內容進行有效選擇,根據相應的問題設計談話內容,將發現的問題進行整體呈現。談話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需要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組織幼兒進行有效交流,使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識到需要培養諸多良好習慣。第二,對各類普遍性的問題予以有效解決。中班幼兒自身管理能力及意識相對較弱,在參與集體活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諸多與集體活動相脫節的問題。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規范性談話,對普遍性問題予以有效解決。例如,在區域游戲開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幼兒爭搶角色或者爭搶各類游戲素材的情況。此時,教師應當通過談話的方式組織幼兒對角色扮演及應用素材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討論,在交談與溝通過程中,使中班幼兒對他人的想法有所了解,并且能夠針對游戲中存在的各類不足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使幼兒的協作協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三,在晨間談話中,教師可以將諸多主題活動及生活中的趣事進行有效結合,將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與準備工作作為討論的話題,通過分析各類主題活動的設計情況,使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第四,在幼兒對各類熟悉的事物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具體活動中,教師要有效開展豐富幼兒詞匯語言的各類游戲,如成語接龍、唐詩宋詞背誦等,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豐富語言知識。此外,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個性化特征,對相應的活動內容進行有效設計。教師可以適當采取針對性談話,與性格內向且不愿發言的幼兒進行有效互動,并開展表揚式談話;與自控能力相對較差且活動能力相對較強的兒童進行約束性談話,使針對性談話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
(二)晨間談話的形式具有高度靈活性
在晨間談話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相應的主題進行有效創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其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談話,防止晨間談話成為簡單的說教式談話。

晨間談話在具體應用中具有多變性,內容具有豐富性。教師需利用晨間談話,使中班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吳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