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
STEAM課程理念屬于現今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教學方法,與以往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教學模式存在差異,它對跨學科綜合性教育理念更關注。STEM為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與數學(Mathematics)的統稱,后又在其中添加了藝術(Arts),使得該詞匯成為現今的STEAM教學理念。相較于STEM而言,STEAM教學理念所牽涉的領域更寬、知識范圍更廣,同時,即便該理念牽涉到五大學科知識,也并非五大學科的隨意疊加,而主要是注重相互間的融合教育,促進幼兒在跨學科知識學習中實現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升。STEAM課程理念在美國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與中國推行的素質教育同等重要,經STEAM教育理念的引導,3D打印機、機器人等技術均被引進校園。幼兒正處于思維、能力與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應該注重拓展幼兒見識,挖掘幼兒潛力,故而應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引入STEAM課程理念來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
第一,我們知道美國的教育事業搞得相當出色,而STEAM教育理念在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我國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幼兒美術教育地位日漸提高,要求幼兒美術教師落實好備課工作,進行美術課件準備以及作品制作,但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讓教師無須刻意進行美術作品制作,而是鼓勵其在課堂上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作品創作,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確保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激發,同時又能兼顧到幼兒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美術是一門以藝術為主的學科,更加追求創作中的創新性,通過創新得到優質的美術作品。將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促使其從小樹立創新意識,養成正確的美術發展觀念。STEAM教育理念對幼兒的設計性、探索性、獨立性以及合作性方面均較重視,將該教育理念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更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利于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也可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一)整合學科資源,拓展幼兒視野
學科融合屬于一項系統性、復雜性工程,美術學科教學期間需對美術教材展開深入分析,對多學科知識進行統籌規劃,注重其在相關知識點中的融合,使教學設計能與工程、科學、技術、數學之間存在接軌點,實現學科資源的有效整合。而STEAM教育理念不但關注學科資源契合度,同時倡導追求教師教法與幼兒學法的契合度,教師教得輕松,給予幼兒更多啟迪,并且幼兒能從中進行問題挖掘、分析與解決,促使幼兒視野在問題探尋過程中得到拓展,讓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以展現。
教師可在美術教學中融入STEAM教學理念,挖掘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契合點,引導幼兒進行美術作品創作與知識學習。如一次性紙杯是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教師可鼓勵幼兒收集一次性紙杯,同時鼓勵幼兒結合紙杯形狀制作小物品,其中部分幼兒將杯子底部挖個洞、牽根線,再把兩個紙杯用線相連,制作土電話(見圖1),制作過程中可引導幼兒進行土電話傳聲的科學小知識學習;部分幼兒把紙杯底部完全戳穿,對杯面進行裁剪,進行手鏈制作(見圖2),在手鏈上畫上(或粘貼上)自己喜歡的圖形,涂上喜歡的顏色,極具藝術感,這些都展現了STEAM教育理念多學科融合在美術教學中的價值。


(二)鼓勵幼兒積極動腦,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STEAM教育理念倡導美術課堂教學不要“紙上談兵”,要引導幼兒自己動手進行多樣化作品制作,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手操作起來和腦充分運轉起來,將腦子里的創造在實際行動中實現。
例如美術泥工活動捏茶壺,教師先給幼兒展示捏好的茶壺,并給幼兒講解茶壺的構成、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后教師再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捏茶壺。茶壺制作過程中,幼兒自主思索如何將壺嘴安在壺身上以及怎樣找準壺嘴的安放角度通常是比較困難的,為了讓幼兒得到有效鍛煉,教師務必在此過程中給予鼓勵和引導,讓幼兒自己思考或相互討論,并通過不斷的嘗試逐漸找到壺嘴和壺身的連接方法以及壺嘴的位置等。當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成功捏出好看的茶壺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給茶壺做裝飾、做造型等。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想象力,還能有效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藝術審美能力與動手創作能力。
(三)注重課堂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幼兒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力。現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在這種背景下,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STEAM教育理念中,不管是技術、科學,還是藝術、數學、工程均和生活密切相關,而生活中的各行各業,由于競爭力加劇,都要求不斷創新,因此,在具體教學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時,應注重課本內容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
如在美術教學中可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幼兒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講講這個樹干的形狀像什么,那個枝丫的形狀像什么等,再讓幼兒發揮想象將這些畫出來,而在畫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所畫的圖形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物體,如果在其中添加一點點內容,又將變成其他什么物體,幼兒開動腦筋,進行物體形狀創新,確保所畫物體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有的為圓形涂上了幾種顏色,使其變成了皮球;有的為皮球畫上了幾點線段,后面填上一條曲線,變成了西瓜;有的在上面畫上另外兩個小圓,變成了米老鼠等(這些又將STEAM教育理念中的藝術、數學等知識靈活結合起來),對這種以創新能力來展現求異思維的行為均應給予鼓勵,這些都是幼兒智慧的結晶。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激發幼兒想象力
幼兒時期是幼兒們想象力培養的黃金期,而幼兒本就擅長天馬行空的想象,這是他們的優勢。STEAM教育理念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幼兒的各種優勢,善于引導幼兒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這樣不僅能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開發,也能較好地保留幼兒自己的思想個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某個物品的制作或某個作品的繪制不能為幼兒設置過多約束和規范,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體驗與情感自由地表達觀點。
如在美術拓展課中,可提前交代家長為幼兒準備一卷膠帶、一包牙簽、一管膠水和四個塑料瓶(囑咐家長將這些材料放在袋子里妥善保存,避免幼兒因好奇打開材料弄傷自己)。教師鼓勵幼兒根據帶來的材料進行自由創作,不給予形式、題材、表現方式上的限制,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部分幼兒進行了彩色塑料瓶剪裁,并在旁邊配上牙簽,利用畫紙完成了剪貼畫的粘貼,部分幼兒將塑料瓶修剪后進行美麗塑料花制作,部分幼兒將塑料瓶、瓶蓋充分利用起來,并與牙簽聯合起來制作了一輛小汽車(見圖3)。活動中幼兒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思考每種材料在所構成的物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如圖3中的瓶蓋是圓形,而圓形瓶蓋能滾動前行),這樣他們才能掌握更多知識。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先擬定主題,然后給幼兒一張白紙,讓幼兒圍繞主題根據自己的想象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美術作品創作,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都不做限制,這樣STEAM教育理念則得到了更靈活的應用,也激發了幼兒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體悟到美術世界的獨特魅力,為下階段美術學習奠定基礎。

幼兒正處于想象力、思維力與創造力培養的關鍵階段,作為教育者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幼兒打開創造大門,引導幼兒去探索、去發現、去挖掘,不斷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讓幼兒能在廣闊的天地里充分發揮想象,實現從無到有、從潛在到真實的突破。而美術學科屬于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類學科,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密切相關,故而美術學習并非讓幼兒在課堂上按照規定的要求畫一畫、涂一涂,而是應該引導幼兒進行綜合文化知識學習。而STEAM課程理念剛好與該要求相符,將其應用于幼兒美術教學中有利于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廣大教育工作者后期有必要繼續大膽致力于該方面的探索,總結更多可行策略,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幼兒后續的知識學習與成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鹿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