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清 王際娣
在北緯18度線以南,位于海南省三亞、陵水、樂東三市縣的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我國唯一一個擁有獨特的熱帶氣候,可以實現農作物加代繁殖的育種基地。每年冬春時節,海南三亞等地會迎來數千名育種科研人員,進行南繁加代育制種工作。在這里,可以讓一個品種的育種周期縮短三分之一至一半,因此,海南南繁基地也被稱作中國育種的“孵化器”、“催化劑”和“加速器”。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便有大量科研人員匯聚于此。新中國成立以來繁育出的種子,超過80%都經過南繁的洗禮,其發展對我國種業安全的影響十分關鍵,事關14多億華夏百姓的“飯碗”問題。對此,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支持南繁種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亦對南繁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沿著田埂走進“超優千號”超級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并與袁隆平等農業科技人員親切交談,了解水稻育制種產業發展和推廣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對南繁基地的囑托、對農業科研的重視,讓育種科研人員們備受鼓舞。
在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規劃展示中心,一進門的首塊展板上記錄著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三亞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調研時的講話:“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小康》記者了解到,由于海南省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地理資源,發展熱帶特色農業一直是海南省的強項。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對海南省發展熱帶特色農業有過重要指示,同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考察工作時指出,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南繁硅谷”的建設得益于中央出臺相關政策對種業的支持,2015年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出臺了《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劃定26.8萬畝科研育種保護區。《規劃》的出臺將種業繁育事業推上一個全新的發展局面。

2021年7月22日,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省長馮飛在三亞調研南繁產業發展并召開座談會。圖為沈曉明(右二)一行實地調研海南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建設運營情況。圖/宋國強
僅在土地流轉方面,對科研人員來說也是突破性解決了科研用地難流轉這一難題。同時也讓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高標準落實國家南繁規劃有了根本遵循。
《小康》記者了解到,目前三亞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完成26.8萬畝科研育種保護區,并建成了18.75萬畝高標準農田;崖州灣科技城正抓緊建設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重大科技平臺。
此外,基本建設完成的南繁科技城為南繁種業發展提供了平臺,其規劃面積約4.02平方公里,以南繁科技產業為核心,圍繞動植物育種科技、國際種業交易、種質資源產權交易、種業知識產權交易、熱帶特色農科等方面,打造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的國家南繁科研基地與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劃面積約0.5平方公里,將引入全球動物、植物、微生物種質資源,具備檢驗隔離、戰略儲備、產業應用、國際貿易交易等功能。
高標準的農田,眾多的實驗平臺,完善的設施以及對種業制度創新的探索吸引了眾多實驗團隊落戶三亞。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份400多家南繁單位在海南設立穩定的科研育種基地,包括數十名院士在內的8000多名科技人員活躍在南繁基地,為種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在“南繁硅谷”建設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搶抓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機遇,集成放大各種優勢,夯實種業底部支撐,著力推動南繁科研育種由季節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種子研發轉變,由單純育制種向種業全產業鏈轉變,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協同轉變,由南繁事業向南繁事業與產業并舉轉變,一座肩負全新使命的“南繁硅谷”正在三亞崛起。
2020年2月24日,擔任南繁科技城建設省級推進領導小組組長的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南繁硅谷”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動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以下簡稱“中轉基地”)建設。
沈曉明指出,南繁科技城規劃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南繁育種這項常規工作的基礎上,南繁科技城是南繁硅谷的主要載體。要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南繁事業向南繁產業轉變,加快南繁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市場主體引進培育,以“一體兩翼”空間格局加快推進南繁科技城建設。要進一步強化產城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合一”理念,推動產學研聯動,堅持以種業為重點、以熱帶農業為基礎、以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為紐帶,實現全產業鏈發力、關聯產業協同發展。
沈曉明強調,人畜共患病在全球的流行對規范動植物進出口口岸、提高檢驗檢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南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可以實施雙重屏障隔離,腹地小、潛在風險小,具有建設中轉基地的明顯優勢,中轉基地建設也符合海南自貿港開放創新理念。要以中轉基地建設帶動種業貿易、動物貿易、模式動物等產業發展;千方百計在全球格局下進行謀劃,推動跨境檢驗檢疫服務、種業離岸貿易等產業發展。
2021年7月22日,在三亞調研南繁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沈曉明指出推進“南繁硅谷”建設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具體行動。“南繁硅谷”內容是南繁,落腳點是硅谷,任務是“一城、兩地、三園”建設。要著力于擴大開放,在全球格局中找準定位,大力引進國際知名種業企業和科研機構。要著力于產業化,創新商業模式,培育南繁服務外包研究型企業,加快種業貿易中心建設,服務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動南繁產業發展。